('
裴归渡将汤匙递给他,道:“好。”
随后,二人便这般一边用着午膳,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军营中与今早院中的事。提及推牌九时,二人还针对裴归渡是否擅长推牌九一事对了一番口供,经宋云提供的事例与裴归渡本人的辩驳,最终后者妥协,表示自己曾经擅长,许久未接触,运气全跑光了,策略也全无,只适合在一旁围观庄家通吃,沾沾喜气。
用过午膳后,乔行砚又吃了两块绿豆糕,正要吃第三块时,却被裴归渡擡手制止住了。对此他给的说法是:“绿豆糕寒凉,以你的身子不宜多食,浅尝即可。”
乔行砚不服气,道:“可现下是七月,天正燥热着,如何吃个绿豆糕便会引寒气入体,这不合理。”
“大夫说了,无论何时,都得有度,不可多食。”裴归渡哄道。
乔行砚心中不满,觉得应当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辩驳,是以福至心灵,联想到了别处,嗔道:“大夫亦说,我的身子不宜过分劳累,你折腾我的时候可曾手软了?”
裴归渡这下不说话了,松开了抓住对方手腕的手。
乔行砚见状轻嗤一声,拿起第三块绿豆糕便道:“混账。”
裴归渡莫名其妙迎来这麽一句也不恼,只是笑道:“临舟,这两件事当真能在一块说麽?”
乔行砚咬一口绿豆糕,含在嘴里将它化开,不以为意道:“如何不能?说到底都是影响我的身子。”
裴归渡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毕竟某种程度上,对方说的不无道理。
午膳过后,裴归渡便带着乔行砚逛到街上消食去了。
正逢七夕佳节,街道两侧皆是一片喜气美满的画面,挂画、绘本、剪纸、窗花、簪子、胭脂水粉……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能在铺子上瞧见。
乔行砚近来不太爱走动,加之礼州早已被他逛了个遍,今早又起得早,是以此刻只是兴致缺缺,挑了几个护腕簪子便起了要回府的意。
裴归渡也不怎麽喜欢逛这些东西,纯粹是喜欢同乔行砚待在一块儿,况且白日的景象不如夜间的好看。见对方眼底犯困,他便提出了回府的意见。
回府后乔行砚直奔里屋,白玉朝他奔来他也只是蹲下一把抱起,将其一并带回了屋内。待裴归渡审阅完军营中的信件后,回屋瞧见的便是一人一猫窝在被褥中休憩的模样。
乔行砚睡时将发冠脱下了,此刻他披发侧卧睡着,白玉便枕在他的臂弯内蜷成一团亦闭着双目。
裴归渡脱下自己的外裳与靴子,轻手轻脚地上了榻,他看着面前之人的睡颜,隐约可闻细微的呼吸声,他擡手拂去对方睫毛上搭着的几缕青丝,随后凑上前在对方的眼下痣上轻吻一下,与之共枕而眠。
午后时分,屋外只闻鸟鸣,屋内只见两人一猫同榻而眠,两人相拥,怀中一只猫亦安稳休憩。
番外04:祭故人
年关将至,蕲川街道两侧皆是一副张灯结彩的景象,商贩们借着最后几日将店内货品的价格提了些,打算赚完这几日的银两便关店着手準备岁暮事宜。
林氏府中的管家携三两家仆走进了一家糕点铺子,选了些上好的糕点叫掌柜的打包好,又拎着那大包小包回了府。
管家一早便领了人出门采买,奈何年关将至,每条街上的人都数不胜数,铺子内也是人挤人的,等了许久,愣是快晌午才将单子上的年货全部买齐。
管家吩咐家仆将旁的全都拿进后厨,自己却将打包好的糕点提进了内院。
现下除了林老爷,这位自京都来的小公子便是府上最得伺候的贵人,手中的糕点,就是为他準备的。
穿过一片梅林,管家瞧见亭内坐着一人,只见乔行砚着青衣,披玄色狐裘,手中捧着一个手炉,正仰头望着天边飘落的雪,像是在出神。
管家躬身将食盒递至桌上,道:“小公子,这是自秀椿街买来的糕点,都是热乎的,吃过的人都说好。老爷说你喜欢吃糕点,便要老奴备着些。”
乔行砚收回思绪,低头掀开一看,桂花糕上雕着福寿安康四字,早年他曾见林秋娘亲手做过,在乔府的后厨中。那时他閑来无事便会跟在一旁看着,等着最新鲜的吃第一口。
“外祖父呢?”乔行砚将食盒盖上,问道。
“老爷在正厅看着,府中的家仆许久未迎过岁,手中生疏,老爷怕他们处理不好,亲自盯着呢。”管家如实道。
乔行砚闻言抿唇,见管家面上带些失落,便补充道:“糕点送进我屋内吧,方才用过膳,现下腹中还是饱的,待晚些我再品品。不知这蕲川的糕点,与京都的有何区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