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好,”她实话实说,“还好有你,若是让我来剁,恐怕一刻钟都弄不好。”
淩六郎面色不变,但觉得方才有点酸的胳膊立时就恢複原状,他又帮忙切了菜和了面,若不是孙兰莺阻拦,恐怕他都要下手包了。
“明日早上再包,现包现蒸的才好吃。”
晚上两个人便用肉臊子做了肉酱,做了索饼吃。吃完饭淩六郎留下陪她说说话,她也会问他衙署里的事情。
“原来六郎不是继续当捕头,”昏黄烛火下女郎眼眸亮的惊人,“大理寺!我只在说书先生的嘴里听过呢。”
她给他讲在老家摆摊时,总会听附近的叔叔婶婶们聊天,比如谁家郎君成亲,谁家小娘子嫁人,一点小事也会成为无趣生活的点缀。
偶尔有说书先生过来买东西,就有人让他说上一段,自家东西直接送他便是。
孙兰莺很喜欢说书先生的故事,听的最多的就是故事里大理寺侦破奇案冤案,她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候故事戛然而止,衆人哎呦喊叫不让说书先生走,但说书先生笑眯眯,只摆摆手道:“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讲解。”
孙兰莺那时候就明白为什麽茶楼客人多了。
淩六郎没有揭开她的幻想面纱,她不停的追问关于那些“奇案”,他一一作答,尽量在还原事情真相的前提下,模糊一些细节,免得她觉得失望。
……
翌日天不亮孙兰莺就起来了,这些年她早睡早起都习惯了,所以并不觉得有什麽困难,甚至激动和兴奋。
刚把竈膛的火点着,便听见不疾不徐的敲门声,光是听着节奏便知道是六郎。
“怎麽这麽早过来。”
开门之后果然是他,穿着一身褐色劲装,紧身的衣服勾勒出他的肩宽腿长,她才到他肩膀处,得仰头看他。
乍暖还寒的时节,他衣着单薄浑身却散发着热气,当真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一点都不怕冷。
孙兰莺羡慕地看他,搓了搓自己冻凉的手。
淩六郎一把握住,他手温度比刚点燃的木柴还要滚烫,两只大掌轻而易举地将她包裹住。
“过来看看你。”
话是这麽说,其实就是来帮孙兰莺。她只需要负责把馅料包好,剩下的都交给淩六郎。
待所有的蒸饼蒸熟,天色依旧灰蒙蒙。孙兰莺将四种馅料各拿了一个给他,“吃完再去上值。”
岂止是吃完去上值,淩六郎直接帮忙推车,等安置好孙兰莺他才离开。
这处地方是孙兰莺早就打听好的,而且观察了好几天,一早来了后就占了个好位置,有行色匆匆上值的人,匆忙买了两个蒸饼边走边吃。
没到一盏茶的时间就卖出去四个,孙兰莺紧绷的心情总算松懈不少。
天边泛起鱼肚白,喜笑颜开的小娘子面上染了动人的红晕。
路边的花儿开的好看都要多看两眼,更别提出水芙蓉的女郎了。
可能也因为样貌好,吸引了一些客人,还不到两刻钟,竟然卖了一半。
她低头给面前这位客人捡蒸饼,重複道:“要一个红豆一个肉的,对吗?”
“对。”
孙兰莺低着头,总觉得有几道目光落在她身上。她并不在意,觉得是因为自己脸生,大家好奇罢了。
过了一会,有个年轻的郎君朝着孙兰莺走过来,随着他靠近,他身上的麦子香气也扑面而来,光是闻味道就能判断出他卖胡饼。
“你是新来的?”那人直接问。
这人皱着眉头气势汹汹的样子,孙兰莺佯装镇定,温声问道:“是,郎君有事?”
“我没事,你要有事了。”他说。
第081章 第 81 章
“抱歉, 我并不知道这是旁人的地方,昨日去交钱时那位官爷说有空位就摆。”
原来这位胡饼郎君是来提醒她,这处位置有人在。但是昨天她还特意问过官府, 说随便没有特定位置。
“小娘子刚来吧,”胡饼郎君面相有点兇,说话声音也粗,但却是来提醒孙兰莺的。“约定成俗,谁最早占地,这里就归谁。你这一直被王家夫妇占着, 眼看着就要到他们来的时辰了,小娘子还是早早避开的好。”
能让素未蒙面的人来提醒,可见王家夫妇之兇悍。孙兰莺为了感谢对方送他一个肉馅的胡饼, 兇猛的面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 孙兰莺又往他手里送,这人才接下。
蒸饼不白送, 这人还帮忙推车,刚推走, 王家夫妇就来了,扯着嗓门不知道在喊什麽, 吓的孙兰莺缩了缩脖子。
这下好, 位置显然的地方都被占上了,她只得找角落放自己的小推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