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子不类大兄!]
“好好好,你既然一再言说看完,吾也不为难你尽数复诵,你将《孙子兵法》背与我听!”
《孙子兵法》是兵家创始人孙武所作,每一个兵家中人都逃不过去。
背《孙子兵法》对学兵法的人来说,是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考教了,项梁这个要求不只是不过分,更是太基础。
古代因为读书明智的人少,还有承载文字的竹简不方便携带书写,以及没有活字印刷术的种种缘故。导致秦朝时期书籍特别少,少到嬴成蟜在二十岁之前就把市面上能看到的书看完了。
诸子百家不管投哪一家,因为一共能看,能学的书就没有几本,背下自家经典是基操。
像李牧,王翦,蒙恬这些将领,个个都能将《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全篇复诵。
两个瞳孔同时放大,项羽像是被惊了一下。
“叔父这还不算难为羽?羽不能为也。”
“那便背《吴子兵法》,可乎?”
“不可,羽不能背。”
项梁压根就没想过侄子能背的出来,八天看过了几乎所有兵家典籍,怎么可能?
“《孙子兵法》背不下,《吴子兵法》也背不来,这便是伱所谓的都看过乎?”
孙武,兵家圣人。
吴起,兵家亚圣。
这两个人所作的兵法都背不下来,就不用提其他人的了。地基都没有打好,建不成高楼大厦。
项羽很奇怪,天生神力的少年怀疑叔父就是在故意找茬。
“羽只说羽看过,没说能复诵,羽确实是都看了一遍。”
“……你就只看了一遍,就敢说都看过?”
“羽为何不敢说,羽确确实实都看了一遍。”
项梁气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项梁以为的看过是记住,理解,而他大侄子说的看过,就是单纯的看过。
哪门学说也不能如此学习,就只是单纯地翻了一遍就说看过不再看。好的书籍不仅需要反复阅读,还需要致以实践才能知道其中真意。
像项羽这般说学兵法,然后把所有兵法随便翻了翻就说学完了,再学下去也没什么用的狂人,项梁就没见过第二个。
读得起书的人或许不爱看书,但至少知道能做书者皆是能人异士,不敢说看一遍就知道真意这种话。
读不起书的人连书都看不到,自然说不了这种狂语。
愤怒的项梁决定给自家大侄子一个大大的教训,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做人要知道谦逊!
自己解下腰带置于桌上当做城池,从怀中取出金作为守城之兵,又取出数量在金三倍的钱做攻城之兵。
给大侄子简单说明了腰带,金,钱所代表的物事后,冷冷问道:
“你要守,还是要攻。”
“都可。”
项羽满不在乎。
“狂妄!我守,你攻,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学的兵法。”
项梁冷着脸坐上座椅。
虽然心中觉得侄子攻守皆不能胜,但为了求稳,他选了守城方。
“《孙子兵法》中《谋攻》篇有言: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今攻城之兵是守城之兵三倍,汝若是细心研读,就当知为守城一方天然便占了胜理。”
项羽对叔父的教诲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掏了掏耳朵弹走耳屎,拿起一枚钱道:
“叔父可准备好了,侄儿要攻城了。”
说罢,将这枚钱径直推向象征城池的腰带。
“一个兵?神箭手射杀。”
项梁搞不明白侄子再搞什么名堂,一个兵上来能有个屁用。
“射不死。”
项羽继续推进钱。
“怎就射不死!”
项梁要气死了,你一个小兵我射不死?这是推演不是嘴炮!
“此钱为我。”
“……”
项羽给出的结实没有让项梁怒火消下去一星半点,反而越发炽盛。
这个时代还没有打仗将领冲锋在前的打法,实际上,在中国封建历史中,很少有带着冲锋的将帅。
坐镇中军大帐,用旗语指挥兵马调动,算天时,察地利,攻其不备趁其不意,这才是一位合格的将帅。
“攒射射杀。”
项梁咬着牙道。
一根箭射不死你那就一堆箭。
“马死,下马进军。”
项羽推动钱的速度慢了一半以上,但仍然再继续推进。
[攒射只能射杀你的马?你这竖子在说甚!]
愤怒不已的项梁按住侄子的手,不让这枚钱继续行进。
“你已死了。”
“我没死,箭射不死我。”
“凭甚箭不能射死你?”
“箭飞的那么慢,怎么能射死我?”
项羽很认真,拨开无语叔父按下的手。
一手继续推进代表自己的钱,另一只手将三倍于金的钱尽数前退。
“士气大振,全军出击。”
一枚钱,领着一群钱,在项梁木然的目光下一路推到了腰带前,停下。
项梁以为自家侄子终于意识到是在胡闹,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
“搭浮桥,过护城河。”
这个停顿是因为搭建浮桥要一些时间。
项梁麻了。
说自家侄子四六不懂吧,他还知道城池下有护城河,兵马为护城河所阻,需要时间搭建浮桥才能过。
说自家侄子懂吧,哪家好人能带头冲锋,说出箭矢射不死的混账话?重瞳也是人,哪有人能不被箭射死?
“叔父,你不放箭,泼金汁阻止我乎?你再这么看着,我就下你城了。”
这里的金汁不是真的金汁,而是煮的滚烫的粪水。
一百度的金汁不仅会给人带来心理不适,还会给攻城者留下大面积烫伤灼伤,带来强烈的生理不适。
项羽奇怪地看着不发一言的叔父,示意你再一动不动就输了。
“城三丈高,便算你来到城下,又如何下我之城?用云梯?”
项梁勉强说道。
“是也。”
项羽点头。
项梁有种这个侄子总算靠谱一把的感觉。
“攒射,泼金汁,投滚石。”
“举盾登城。”
“防金汁的盾牌沉实厚重,常人持之单手上城墙已是不易,怎防滚石?”
“羽举得动。”
项梁再次无语,沉默片刻。
“推云梯,砍云梯。”
“来不及了。”
最先的那枚钱过了腰带,然后在一堆金中左冲右突,将金尽数撞散,将腰带后方清出一大片区域。
“在叔父的兵推,砍云梯的时间,羽已登城,在城头大杀特杀。”
项羽抓起剩下的钱,撒在腰带后方。
“城头已失,羽之军登上城头。三倍兵力,下城极易。”
项梁很想给自家侄子一嘴巴子,你当这是玩小孩过家家呢?真正战场上你也这么打?
但想到战死沙场的大哥,看到侄子的重瞳,这手便举不起来。
“……若让你守城,遇到你这般攻城者,你如何应对?”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项梁想看看,项羽这么不讲理的打法,他自己能不能破。
“开城门,干他!”
项羽不假思索。
“无人能打过羽。”
捂着额头,项梁颤颤巍巍起身,隔开项羽搀扶的手。
[大哥,这个侄子,梁是真教不了一点!今天不想跟这竖子生气!]
…………
赵地,魏地。
是除了韩地之外,紧邻关中的两块地。秦国对这两地的管理要比楚地,齐地,燕地这三地好许多。
至少不会出现会稽郡这种通缉悬赏项梁的木牌挂在城墙上,项梁光明正大在会稽郡活的潇潇洒洒,风生水起的事。
和关中距离的这么近,被始皇帝分封到这里的贵族哪里敢阳奉阴违,惹始皇帝生气。一个个都全力以赴压制当地贵族,治理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