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只有一个女儿,在没有留下儿子继承血脉姓氏的情况下毅然选择自宫,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
他有无数次能杀了始皇帝,但那不是他想要的。杀了始皇帝,秦国依旧崩不了。
有那么一帮平定六国的老臣在,有那么一位在野不在朝的长安君在,始皇帝死,秦国无非是换一任秦王,秦国依旧屹立不倒。
就如同当年秦武王举鼎猝死,天下都以为秦国失王局势动荡,是最好的进攻机会,是秦国由盛转衰的。
先前名不见经传,仓促继任的秦昭襄王以白起为帅,杀得天下莫敢言语。让五国国君齐聚秦国,号为西帝无人言不妥。
王,秦国向来不缺。
赵高很早的时候就明白,想要秦国崩塌,单纯的刺王杀驾没有用。
在保证不了下一任秦王是个草包笨蛋,能够听从己令,昏招跌出。就像是秦国用离间计让赵王自斩李牧,自毁长城,自毁自国的情况下,他赵高会比任何人都忠心。
他视始皇帝为君。
他视始皇帝为父。
待时机一到,他视始皇帝为仇寇!
咸阳城外的一处荒地下,有一床锦被。锦被外是两个死不瞑目陪葬的太监,锦被里是细腰不足一握,被赵高勾起嘴角,含笑而亡的胡姬。
这块荒地上没有标识,要不了多久,土壤就会腐蚀掉那迷人外貌,让红粉变骷髅。
大楚的亡国公主胡姬埋得简单,死的轻巧。这样默默无闻的死去,不是为了赵高,而是为了崩塌大秦帝国。
对于亲子嬴胡亥,胡姬但凡有一点感情,也不会让嬴胡亥放纵到这个年岁,启蒙都没有启过。
要不是怕始皇帝盛怒牵连到六王宫中的楚王宫,大秦帝国十八公子早就被其生母亲手掐死了。
有些人想要亲子继承王位,继承这个大一统的帝国,成为天下之主。管他是秦还是楚赵郑魏的,坐天下的是我儿子就行。
大楚亡国公主不是如此想。
她想念“既含睇兮又宜笑,予慕予兮善窈窕”描述中巧笑嫣然,热情奔放的楚女。
她想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描述忠心系楚人,敬神爱人的大巫觋。
她想念“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的尊神礼巫,
她想念楚国,想念楚国的一切。
这个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楚国好,没有哪里的人比楚人强。
她是骄傲的,楚人也是骄傲的。
这份骄傲不是凭空而来,是打出来的,是在被排挤中燃起来的烈火!
楚人祖先是黄帝的孙子颛顼帝高阳,高阳的孙子重黎是一名火正,负责处理国家政事。
重黎得到帝喾的赏识,被赐予祝融的称号,这也是楚国图腾的由来。
楚国的祖先是正儿八经的华夏后裔,自称蛮夷的楚国,比大多数诸侯国都根正苗红。
商周大战,楚人跟随周武王姬发伐纣有功。但是因为楚人曾和苗人通婚,导致中原各诸侯国一直对楚人有偏见,认为其不是华夏正统,楚人遂迟迟不被封国。
一直到周昭王时期,楚人才勉强立国,国土面积只有方圆五十里。周昭王邀请各诸侯国参加盟会,盟会上安排楚国国君与真正的蛮夷国君鲜卑一起烧火。
楚国国君又羞又怒,骄傲的楚人怎能咽下去这口恶气,回去后就断了周天子的朝贡。
周昭王命令诸侯攻打楚国,只有区区五十里弹丸之地的楚国,让周朝各国看到了楚人的顽强与不屈,两次攻打楚国的军队都大败而归。
周昭王发布诏书,称楚国不上贡之大罪。
楚国回复道:“周天子视我为蛮夷,蛮夷哪有给周天子上贡的。”
这是楚国第一次自称蛮夷。
既然尔等都说我是蛮夷,那我便是蛮夷,尔等不愿与我楚人为伍,当我楚人稀罕与你们共事?
周昭王听后气急,再次召集军队。这次他御驾亲征,势必要灭亡楚国。这次战争的结果是周天子的军队全军覆没,楚国没亡,而瞧不起楚国的周昭王战死沙场。
楚国以五十里弹丸之地,将坐拥天下的周天子斩落王位,这是周王朝由盛转衰的尹始。
此战过后,不再纳贡的楚国只信奉自身,乘机吞并了许多地盘。骄傲的楚人不需要周天子赏赐封地,想要什么,他们自己来!
从此,周天子威信大失。
周夷王时,鄂国境内有许多铜矿。
在周朝,祭祀用品、士兵武器、流通钱币都是青铜用品,铜矿就是固定资产,就是钱。周夷王为了夺取矿产资源,悍然出兵进攻鄂国。为了独吞鄂国,周夷王下诏书命令各诸侯国不得参战。
在周王朝的余威下
,诸侯国无人动,唯有楚国动了。
楚国国君熊渠再次以吾乃蛮夷,拒不奉周天子诏书为由攻打鄂国。
这时候鄂国正与周夷王打得不可开交,楚国趁火打劫,占领了鄂国大部分地盘。自此之后,楚国变为了大楚。
周夷王损兵折将,还给楚国做了嫁衣,本就很是气愤。
而从鄂国退兵以后,熊渠又做了一件震惊天下的事情。
熊渠声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溢,将三个儿子封王。
天下只有一个王,就是周天子。
熊渠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封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
什么狗屁周天子,就和我儿子一个级别,我嫩爹!
周夷王一气之下卧床不起,郁郁而终。
两任周天子,皆亡在骄傲的楚国手上。
胡姬本姓熊,全名熊胡姬,继承了楚人自称蛮夷的骄傲。
这个天下若不是楚国,便是她熊胡姬的儿子为天下之主,她也不稀罕!
身为楚国王族,信奉神明,自小学习巫术的她临死之前动用巫术,试图沟通那庇佑楚人的至高神东皇太一。
然后,她以手指做笔,在锦被上写下了没有形,留不下痕,只有她自己知道的五个楚国文字。
对其照顾有加,对其甚好的叔父真的生气了,收敛了自己的一点小性子,认真道:
“学习剑法再优秀,哪怕成为盖聂那样的天下第一剑客,也不过就是能够抵挡一个人的匹夫罢了。
“至于读书,羽能够写下自己的名字就够了。想要复楚,文人不得行。
“羽要学,就学能够抵挡千军万马的事物,非如此不足以光复楚国矣。”
项梁怒气顿消,面上依旧冷着脸,抓住侄子大臂的手却是松了力。
“既如此,叔父便教你兵法,身为武安君的孙儿,莫要辱没了你大父的名望!”
“唯!”
十四岁的少年郑重点头,想要学好兵法,日后光复大楚。
八日后。
一栋外表破烂,内里奢华的房屋内。
项梁站起身,看着坐在板凳上的自家侄子满是寒意。
“你再说一遍。”
“我不学兵法了。”
“你到底要做甚!”
项梁额头上青筋暴起,都要炸开了。
圆木桌桉上,一本本兵家书籍散乱摆放着。
平民百姓难见一本的《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全部散开,看上去好像都被读过的模样。
“羽已看过这些兵书,再看下去也是无用。”
项梁胖乎乎,常年微笑的脸都要气扭曲了。
“才八天你便看完了?你如何看的?”
天生重童的少年用满是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家叔父。
“叔父你八天了还看不完这几本书?敢问你如何看的?”
砰~
项梁一巴掌拍在圆桌上,桌上的珍贵兵家典籍乱蹦乱跳。
“竖子安敢如此戏我!”
项羽不知道叔父为何生气,奇怪无比。
这几本书就这么多字,他还是边玩边看的,看完有什么值得生气的?看太快了?
“我哪里戏弄叔父?”
第334章 项羽战法,魏地惊变
眼见大侄子不知悔改,愤怒的项梁脸上肥肉气的直嘟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