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1 / 1)

('

是以,咸阳的命令出了关中,最先便在赵,魏两地实行了。

赵,魏两地,迎来了数次大型杀戮。

对魏地影响最大的杀戮,是书同文的后续。

始皇帝要求言简体字制者杀,教习他人学问者杀,书非简体字者杀。

魏地是个什么地?是一个出治世之才的风水宝地。

吴起、孙膑、商鞅、张仪、乐毅、范睢、信陵君魏无忌等等等等,这些大才不管最后是为哪一国效力,最初都为魏国效力的。

这么一个培养出无数大才的战国尖子班,上面突然下达命令,不让学习了。

原来的魏文不让写了,去写简体字。除了农医等对生活有用的书之外,治世明理那些杂七杂八的书都不要看了,全交上来一把火烧掉。

闹呢?!

魏地炸锅了。

本地世家贵族不干了。

他们联合起来,暗中抵制,阳奉阴违。

始皇帝外派过去的秦国贵族乐了,小样,以前天下没一统让你们暂时看管一段时间。现在这里被陛下封给我等做领地,你们还敢扎刺?弄不死你!

正愁没有堂皇理由清除当地贵族的秦国贵族像打了鸡血似的,极力打击魏地本土贵族。

魏地本土贵族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好些也是有官位的。始皇帝没有外派之前,魏地一直是本土贵族为官。

外派的秦国贵族来了之后,虽然名义上是领地之主,但强龙难压地头蛇。这些本土贵族联合在一起,分封贵族也就勉强占了上风。

这一点上风,便是成百上千条人命,许多本土贵族在这场战争中丢失了性命。

但是,和本土贵族相比,不识字,不懂文的魏国百姓更惨,他们死的人要更多。

书同文理论上不会对百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实际上,这场只应该波及到魏地贵族的风波,让魏地百姓谈书色变。

魏地贵族将百姓裹挟进了这场战争。

他们引导百姓抒发对简体字的怨尤,例如这也叫字?

他们免费教导孩童读书识字,读百家书,识魏国字。

他们或是用钱,粮利诱百姓,或是强逼着百姓替他们藏下应该被焚烧的禁书,他们自己家却一本不藏。

若是分封贵族对魏地百姓网开一面,那他们就打蛇随棍上,将百姓作为盾牌挡在前面,来对抗焚书暴政。

若是分封贵族对韩地百姓大杀特杀,那么魏地百姓将对分封贵族仇视心理增大。分封贵族进一步丧失民众基础,想从他们手里夺权将更加艰难。

从秦国来的分封贵族选择的是第二种,杀。

法家在秦国根深蒂固,法家的思想深深刻入秦人之心。

面对这群亡国的魏人,对下从没有法不责众的分封贵族见一个违令杀一个,见两个违令杀一双,见一群人违令则集体坑杀。

杀得刽子手刀口卷刃,杀得城外土地尽是新土,杀得魏地之人呐呐不敢言,谈书色变,谈秦色变。

百姓是在贵族的统治之下,贵族倒霉,百姓怎么能好?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惯常强势镇压的分封贵族们对打击了本土贵族很满意,他们知道韩地百姓好些是被诱导的,是被冤枉的。

但能够被本土贵族诱导,与他们作对,这就是罪。

他们知道对韩地百姓对他们很仇视,那又如何呢?只要把本土贵族全部搞掉,这些魏人会接受,并习惯他们统治的。

商君当初行新法,死的人也并不少啊。

后面的从韩地流传过来,在魏地迅速风靡的纸,魏地死亡人数不及书同文,但也少不了太多。

这种轻便快捷易于书写,可以完美替代竹简的纸,深受魏国贵族喜爱,他们可以为了能够利用此物,再以魏地百姓之血试探一下。

在这两次杀戮中间,还夹杂一个实行和关中一样的律令——秦律的新政。

这个倒是没有给魏国带来太大冲击。

居于劣势的本土贵族在研究了秦律之后,一是觉得这种严苛律令可以让分封贵族打击力度下降。

二是觉得不需要他们引导,魏地百姓也会自发反感秦律。

他们想的很对。

魏地本来实行的律令和秦律比,那叫一个宽松无比。

换了律令,不怎么识字的魏地百姓一而再再而三的触犯秦律。他们不是故意的,他们纯粹是不知道秦律具体内容。

于是,一个又一个魏地百姓,被秦律杀死。

但因为没有贵族推波助澜,死的人数,远远不及另外两条政策。

第335章 嬴政,你怎么就不能消停点!

在用性命为新律法交了学费之后,魏地终于趋近平稳。百姓战战兢兢谈书色变,本地贵族只敢在暗中说着秦人欺人太甚,明面上却不得不服从管教。

有几个野性难驯的贵族受不了这等委屈,竖起反旗直接造反,被秦军强势镇压,连个水花都打不起。

他们的头颅被挂在城头示众,震慑诸多心有不甘的人——反叛者,下场就是枭首示众。

魏地消停了。

但这消停只是暂时,就像是把一锅沸水盖上盖子,表面看上去平静无常。实际上在盖子底下,是比先前沸腾更剧烈的开水。

或许这盖子一辈子也不会被冲开,但也或许下一刻,盖子便会被冲的飞上九天,碎成无数碎片。

而邻着魏地的赵地,比魏地还惨。

虽然都是被鲜血所浸染,但赵地与魏地却有很大不同。

焚书这种事自不用说,赵地也是一般反抗,死了不少人,以百姓居多,天下的贵族一般黑。

但对魏地相对来说没有造成太大伤亡的新律令,对赵地的造成的伤亡却是巨大无比的。

在崇尚自由,开放的赵地,严苛的秦律在此不是水土不服,而是水火不相容。

不需要贵族引导,民风彪悍的赵地百姓自发就反抗剧烈,甚至不乏有对秦国分封贵族行刺杀之举的。

自长平之战后,秦赵就是世仇,秦人对赵人的仇恨一直很大。

这导致虽然赵国是六国中第二个被平定的国家,但是这里依旧对秦国归属度极低。

秦律的颁发,就像是一丁点火星,点燃了赵地这个炸药桶。

无数自恃武功高强的赵人想要替天行道,无数赵国贵族暗中施以援手照应。

短短三日,八个被分封在赵地的领主死了,其中三个全家还被灭了满门。

消息传回咸阳,始皇帝怒了。

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始皇帝阴着脸从长安君府赶回咸阳宫。

不久之后,整个咸阳城响起了浩大而悠扬的洪钟大吕之音,这是要群臣立刻参加朝会的声响。

群臣听闻立刻心中一凛,久不召开朝会的始皇帝突然召开朝会,必然是有要事大事。纷纷放下手中活计换上官服,急奔咸阳宫,再奔咸阳殿。

这场朝会开得快,结束的也快。

始皇帝不顾相邦姜商的反对,一言而决,点了小将赵佗,领一万秦军去往赵地平叛。

按理说这点事私下叫赵佗去章台宫就行,一样达到目的,没有召开朝会的必要。

但散了会,没有一个秦官如此言说。他们明白,始皇帝这是在敲打世家贵族了。

施行秦律是世家的建议,始皇帝听从以致赵地生出这么大的乱子。虽然双方都知道这种事情的发生有很大可能,但当真发生时,一手促成这个局面的世家慌了。

甘罗散会后将出主意的司马伊大骂一顿。

脑子怎么长得?怎么能把这事办的这么糙?让陛下的怒火烧到我们身上?

年轻的赵佗率领一万大秦锐士出了函谷关,在赵地打了一个转。再回到秦国时,这一万锐士几乎人人爵升一等。

赵国,血流成河。

韩,赵,魏都是从晋国分出来的,身在韩地的嬴成蟜很快便知道了赵国的这场战争。

这让他的脸色很不好看,独自坐在堂上自言自语。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