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人正抽着烟,身后不远处的电梯门开了,一群人气势汹汹地涌了出来。
第33章 回老家(应微博评论的加更)
云霏霏挂断电话,立刻回屋收拾,十分钟后,她穿戴整齐回到客厅,却见高驰也收拾好了。
高驰说:“我送你。”
两人赶到云山乡的时候,已是后半夜一点半了。
通往二爷爷家云山深处柳树村的柏油路好多年没有修了,路面坑洼,不是很平,面包车走得晃晃悠悠,时不时颠一下。
高驰开车,云霏霏坐在副驾,一路没说话。
十四岁那年母亲病重,在商县人民医院住院,二爷爷见不得她整天医院学校来回跑,有时候会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县城,送些亲手做的荤菜给住校的她改善伙食。
想到这,她眼睛一红。
她一直觉得自己被亲人忽视,可她未尝不是一直忽视关心自己的亲人,回来这四年,去看他的次数屈指可数,不是没有时间,而是她压根就没有这个心。
赵有志的电话打来得很及时,掐断了她即将落下的眼泪:“老规矩来。”
云霏霏说:“东西都在家,我准备准备。”
赵有志叹了口气,说:“先回来看他一眼。”
“十分钟后到。”
云霏霏到的时候,发现除了她大伯,二爷爷的大儿子在场,还有村里的古稀老人。
她明白,这些老人是来要个态度的。
赵有志正蹲在门廊抽烟,看到她走过来,没起身,眉心沉甸甸的,声音更沉:“先进屋看看,待会有事要说。”
老房子的厅堂很大,灯很暗,二爷爷枯瘦的躯体躺在厅堂正中央放置的稻草堆上,只用一床薄被遮住。
云霏霏刚入行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非要用稻草堆来安放遗体,她觉得稻草太脏,因为很多稻草都在房前屋后堆了至少半年以上,后来有人告诉她,稻草寓意落叶归根。
人死后鬼魂无法马上进入阴曹地府,在阴间也不能胡游乱逛,又不能附体,所以要铺上稻草让他暂时藏身。
当时她觉得封建迷信真的很有一套,既能抓人心,又能自圆其说,接触多了,见得多了,才发现是自己狭隘了。
尊重风俗,合理看待几千年的丧葬习俗,不要全盘否定,才是应有的态度。
云霏霏走到稻草堆前,跪下,伸出手摸进被子,握住那只干枯的手。
*
高驰把车停在池塘边,坐在驾驶座上,闭眼靠在椅背上休息,再往前二十米,拐过一棵半米粗的柳树就是云霏霏的二爷爷家。
他没跟着过去,一是因为云霏霏的一句不方便,二是因为他没有身份和立场过去,两人关系的定义,谁都没有说开。
来之前,他听云霏霏说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来的路上,他想起了母亲何玉萍病重时的一次大争吵。
争吵的焦点在到底是火葬还是土葬。
他和高源高洁选择了火葬,而所有的长辈都坚决反对,甚至引发了一场大争吵,最后是父亲拍板决定,回高家庄土葬。
土葬火葬在他看来没什么区别,他震惊于一个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居然为此选择了自杀。
正想着,车窗被敲了敲,他睁开眼,见到云霏霏站在副驾车窗外,问她:“什么事?”
云霏霏说:“你先回去,我要过几天才能回去。”
高驰看着她,没说话。
初三他要上班,年前的好几个案子还没结案,忙起来早出晚归,她过几天回去就意味着两人可能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云霏霏见他不说话,把老房子的定位发给他,掏出一串钥匙递过去,说:“这是我家的钥匙,你先去睡一觉。”
高驰没有接,他想问她对“关系”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可云霏霏先一步开了口:“等我忙完再说,可以吗?”
高驰不想现在就离开,说:“后天才上班,明天也没什么事。”
云霏霏没说话,把钥匙给他放在了挡风玻璃边上,转身离开了。
*
老房子都有一个大院子,二爷爷家的大院子种了三棵银杏树,一颗石榴树,后院还有一棵比云霏霏年纪大的梨树。
云霏霏记得小的时候,她经常拿竹竿去打梨,不挑下面的打,就挑最高的打,通常打下来掉地上摔破了,沾上泥巴就没法下嘴了,可摔破的梨往往很甜,她喜欢这个味道,更喜欢打下来的成就感。
二爷爷从来不阻止她,会帮她把沾上泥的梨洗干净。
那颗石榴树结的石榴不多,很酸,压根不能吃,偶尔几个很甜,二爷爷像是能掐会算,看一眼就知道哪个甜,会给她留一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