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强作镇定,含笑告诉那些人,说叔父很好,只是在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等他研究好了,便会带领起义军打下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地方。
这样的话只能拖延一时,却拖延不了一世。
——更别提起义军并非叔父的嫡系,对叔父并无太多的忠心可言。
叔父的嫡系早就在衆多诸侯的围堵下死伤殆尽,而今跟随叔父的,不过是路上遇到的散兵游勇,没甚军纪与忠心。
他们之所以追随叔父,一是因为自己无路可走,是被盛军通缉的乱臣贼子,二是因为叔父威名在外,想跟着叔父奔一个好前程。
这种情况下,一旦叔父出了意外,他们顷刻间便会站出来,吞并叔父的兵力,取叔父而代之。
可悲的是,他阻止不了这些人。
他与叔父从来不同,除了模样有三分相似外,再无其他相似。
叔父骁勇善战,而他不善掌兵,叔父落拓不羁,而他心思缜密。
叔父可开江山,可坐江山,而他,却只能在太平世道里做一个守成之君。
这样的他,完全镇不住失去叔父之后的群龙无首的烂摊子。
【作者有话说】
相豫章:好大侄,快去请你婶娘!
赵修文:婶娘救救orz
姜贞的番外有点卡,先更一章赵修文的,明天继续更姜贞的~
130 第 130 章
◎政治是肮髒的。◎
前世番外5-姜贞
姜贞有些好笑。
赵修文还是辜负了相豫章对他的寄以厚望。
他太心软, 也太重情。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怎会问自己的竞争对手如此可笑的问题?
赵修文始终是赵修文,做守成之君有余, 但若做开拓之主, 便显得有些幼稚。
——再精準一点, 是他少了相豫章的狠辣,在面对亲情与权力的选择中, 他始终左右摇摆, 拿不定主意。
这大概就是聪明的普通人与野心家之间最大的差距。
若不能将权力视为第一重要的东西, 又怎能在面对抉择时毫不犹疑摒弃自己手中掌握的一切,去换取掌权天下的畅快?
当然, 以上的推测极有可能是她的一厢情愿。
被相豫章耳提面命养大的人,又怎会是一个心无杂念的普通人?
或许他的僞装远比她想象中的好, 骗过了她与相豫章, 让这对狼心狗肺的夫妻觉得他们的小侄儿单纯善良,仁厚温厚,是个值得托付百年大事的仁君明主。
所以为着这一点点的可能性,她都不可能让赵修文走到那个位置。
她的子子孙孙会因为她是母亲祖母曾祖母而祭祀她, 那麽侄儿呢?世间焉有祭祀婶娘的侄儿?更别提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侄儿?
九死一生的战乱与刀不见血便杀人的政治斗争教会她最大的道理, 是不要兵行险招, 更不要在自己有能力逆风翻盘时给对方机会。
军事家讲究一击必杀, 政治家要对对手赶尽杀绝。
很不凑巧的是, 她既是军事家, 又是政治家,所以当赵修文被相豫章推到她的对立面时, 这个被她教养着长大的男人, 他的结果已经显而易见——死路一条。
她从不吝啬自己对即将死亡之人的善意。
“修文, 起来。”
姜贞俯身,扶着赵修文手腕,想将他从地上搀起来。
这麽大的人了,动不动跪她做什麽?
在他年少之际,她尚不曾让他动不动便跪自己,又怎会在他长大之后,让他单膝跪地?
但她没有拉起跪在她面前的男人。
她在战场上受了太多的伤,身子骨已不似年轻时强健,再把话说残忍一点,是她现在早已不再年轻,相豫章已步入中年,而她也三十好几,曾经的青丝三千有了白色的痕迹,曾经的单手持剑闯天下的武功过人也只剩下在太医院的嘱咐下细细将养身体。
——现在的她,已不是曾经伸伸手便能将赵修文拎起来的姜二娘。
沖锋陷阵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姜二娘已褪去所有的青涩与莽撞,成为现在尊贵无匹的皇后殿下。
皇后殿下鲜少亲自动手去做一件事。
若这件事做不成,那便更不必去勉强。
姜贞敛袖收手,锐利眉眼轻轻挑着,斜睥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男人。
活到这般年岁,哪怕性格不豁达,也会被世事的无常磨成豁达。
——更别提她原本便通透,从不做勉强自己更勉强别人的事情。
“你若想跪,那便跪着吧。”
姜贞略整衣袖,声音懒懒,“左右我是你婶娘,担得起你的大礼。”
赵修文身体微微一僵。
细微的动作没有逃过姜贞的眼睛。
姜贞轻轻一笑,不置可否,“怎麽?后悔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