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乐!!!”
昔年东宫倾颓之惶恐再次席卷周身,宋离顾不得狼狈,飞扑上前,一把拥住天乐。
缥色罗衣已被鲜血染红,没入心口的箭矢只剩箭稍在外。
她双目灼痛,按住伤口的双手止不住颤抖,口中无意识喃喃:“天乐别怕,别怕!”
“姐,”萧天乐覆住她的手,奋力仰起头,疼痛至扭曲的脸上忽而掠过一丝笑意,“姐姐,别怕……”
宋离呼吸倏滞,神识回拢的瞬间,她下意识探向腰侧。
待发现换了新衣走得太急,溯阳丹并未带在身上,她的眸光猛地一颤,绝望感席卷周身,烈烈晴光凉如漫天飞雪。
“天乐别怕,天乐别怕……”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将天乐抱起身,垂眸却见天乐扣着她的手,眸光朝向芳菲阁方向。
宋离一怔,下意识顺着她的目光望向前方。
芳菲阁三字灼灼曜日。
日头不及的阴凉里站了乌泱泱一群人,此刻正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大辰朝堂之“文人风骨”让人叹为观止。
她心口空悬,怒火灼灼而起。
“杜洵!”她紧抱住天乐,面目狰狞如同困兽,“杜洵!!!”
交头接耳的文人墨客面面相觑,又齐刷刷让到门边,让出一条通路。
通路尽头,芳菲阁廊下,清秀俊雅的杜知州双肩下颓,面如死灰,似被人瞬间抽去了脊梁骨。
第六十二章
“杜洵?”
杜知州如同行尸走肉步出阴凉,挪向萧天乐。
“萧,”宋离没来得及开口,杜洵眸光倏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萧、萧姑娘。”他话不成句,嗓音嘶哑如同漫天风雪里瑟瑟迎风的枯木枝,只需稍稍一碰,便会碎落风雪碾作尘。
他下意识伸出手,奈何指尖颤抖如筛糠,迟迟落不到天乐身上。
天乐倚在宋离怀中,白皙若雪的鬓边已香汗淋漓,涣散的瞳仁已不分五色,察觉杜洵靠近,唇角非要高高扬起。
宋离忍不住撇开脸,又在她伸手的刹那一把接住,抬起通红的双眸,颤声道:“食盒里是她一早起来做的赤豆元宵,她,”她深吸一口气,“她说杜郎偏好南州口味,里头的赤豆和圆子皆是她细心挑选,她……”
她十指不沾阳春水,自小被萧家长辈捧在手心里长大,如今愿为你洗手作羹汤,起早贪黑,不曾说过一个“累”字……
宋离话不成句,眼前所见早被烈日晕染成氤氲一片。
杜洵直勾勾盯着滚落在旁的食盒,忽地捡起沾满泥尘的碗勺,俯身舀起一大勺赤豆元宵,抿入口中,细嚼慢咽许久。
待用完甜羮,他放碗勺放置一旁,而后牵过萧天乐的手,轻拢进掌中,如获至宝般一寸寸细细摩挲过她指尖伤痕。
“她,”“杜、杜郎,”宋离没来得及开口,萧天乐忽而出声。
她已上气不接下气,眸光却始终落向杜洵所在处。
“杜郎,”她的唇边忽而泛出一抹浅笑,声音细若游丝,“若有来世,让天乐先遇到杜郎,可好?”
浮云逸散,烈日晃眼。
宋离错觉自己置身冰窟,浑身上下无处不寒,无处不疼。
良久,那面无表情之人眸光一颤,好似一场大梦方醒。
他朝天乐挪近两步,伸手捋顺她散落的鬓边发,而后牵起她的手,紧贴到自己颊边,呢喃道:“萧姑娘,若有来世,换杜郎来寻姑娘,可好?”
萧天乐涣散的双眸倏然湛亮,抚过他颊边的五指微微移动,似乎想将指腹下的触感铭记于心。
“萧姑娘,”杜洵的眼底一片猩红,他拢住天乐的手,倾身凑到她耳边,哑声道,“若姑娘心意未变,可愿今生便嫁我为妻?”
中天似有灼光飞掠而过,天地万物倏忽定格在此刻。
天乐的手覆在他颊边,唇边带着若有似无、未褪尽的笑意。
一滴清泪滑出眼角,滚落颊边。
宋离恍惚听见一声轻叹。
“天乐!!!”
下一瞬,她错觉头顶烈日倏然而成绵绵针尖雨,眼前物事生出无数道重影,血腥气肆虐上涌至喉口。
“噗——”
她看见星星点点冬雪映红梅,心上高楼一夕倾塌,周遭万物倏然成烟尘……
*
“宋姑娘?!”小四找到她两人时,金乌已西沉。
他原本只是来给宋离报个平安,听平叔提起才知晓,宋姑娘两人已出门半日未归。
彼时天色不早,他作别平叔,想在回宫前去一趟齐物庄。
途经晚照亭,忽见好几个路人形色匆匆,说是芳菲阁前出了事。
他忧切明桉,不假思索直奔芳菲阁而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