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庸才碌碌,知音难求。”宋离抬眸看他,眼底隐隐似有横波潋滟,“世间懂宋公者寥寥,他老人家在天有灵,定也愿意这书册为世子所有。”
“可,”“布谷——布谷——”
赵珏之不及开口,窗外子规忽啼。
“平叔?”宋离下意识看向窗外,而后不顾赵珏之满眼怔忪,转身朝门外道:“平叔,送赵公子回府。”
“宋,”“是——”赵珏之没来得及开口,平叔已提步而来,“公子小心脚下。”
赵珏之:……
第五十七章
“宋姑娘!”偏厅门口,赵珏之蓦然停下脚步,急切道,“之后若有鉴古品画之事,姑娘可愿同往?”
宋离眸光倏滞。
朗月清辉透过树丛落入他眸间,潋滟好似微风拂春水。
她顿然错开视线,思忖片刻,轻轻颔首道:“谢世子抬爱。”
赵珏之神情一松,蓦地扬起唇角,转身朝平叔轻一颔首:“有劳平叔。”
两人的身影融于暗夜,不多时,门外传来渐行渐远的车马声。
夜风舒卷,浮云四散,庭间老槐倏然飘落一阵青叶雨。
宋离伫立门边,不及转身,回心草香气潜门入窗,自身后环拢而来。
她眸光暗敛,默不作声。
月晖拂照门廊,院里院外只他两人相依。
“珏之的伤如何?”萧西双手环住她双肩,脑袋拱进她颈侧,唇瓣近乎贴在她耳边。
拂过颈侧的风掀起撩人心弦的痒,宋离侧身避过,依旧默不作声。
后知后觉她的反常,萧西蓦然松开手:“小月?”
“小四,”宋离却不应声,只抬眸看向庭间老槐,“茶叶。”
“为芳菲阁之事?”萧西朝小四挥挥手,又疾步绕过宋离,朝茶几方向退身而去,“看见我进门了?”
小四送来茶叶时,宋离已摆好茶具。
两人对坐无言,只烧开的一壶水汩汩冒着热气。
读懂萧西的眼神,小四轻放下茶盏,悄然而去。
宋离泡茶之姿翩然如行云。不多时,袅袅茶雾应声而起,顷刻遮去她半边容颜。
“与珏世子何干?”
缭绕茶雾里,萧西听见对座之人黯然开口。
直至热气消散,宋离的脸重又清晰出现在眼前,他眸光忽颤,沉声道:“珏之出淤泥而不染,小月不愿他染身尘埃?”
宋离举盏轻啜,敛眉不语。
许是这碧螺存年太久,只轻啜半口,萧西便觉舌尖发苦,喉口发涩。
若有选择,谁愿身染尘埃?尘世渺渺,谁又给过他两人选择?
直至盏中茶再无半点热气,他手指微曲,黯然开口:“珏之好古,吴启封亦然。”
宋离陡然抬眸。
吴启封,刑部侍郎,吴相独子。
“早些时候,齐大统领告知一些陈年往事,”不等她开口,萧西轻扣住腰间玉佩,轻道,“小月可愿一听?”
宋离眸光倏冷。
玉漏声声催,斜影寸寸长。
手里的茶水早无热气,她似全然无觉,只一动不动看着萧西,满眼怔忪。
吴子昱之罪,罄松烟墨难书其万一。
“小月,”萧西起身拥她入怀,轻道,“世 子不理朝中事,无论如何,璟哥哥保证,不会危及他性命,可好?”
宋离枕在他肩上,轻道:“吴相那边,青州案可有进展?”
叹息声倏然落下,环住她肩膀的力道忽而加大。
宋离仰起头:“出了变故?”
萧西微偏过头,沉声道:“兵部侍郎秦礼泉连夜入宫请罪,称此间事皆是他一人所为。”
“秦礼泉?”宋离眸光倏冷,“丰庆信了?”
“不信又如何?”萧西眸光黯淡,“吴相之外,朝中无人能与沈侯相抗,他又怎敢妄动吴相?”
“……吴相他,全身而退?”
萧西的目光落入虚空,眼底似有讥嘲一闪而过:“大义灭亲,忠臣之举。”
自古帝王心,不惧官贪,惧不忠。
宋离心口空悬,许久没有出声。
直至夜风又起,堂下烛影轻摇,她蓦然回神,追问道:“兵部侍郎空缺,沈侯可有动作?”
萧西轻摇摇头:“沈门与吴门皆有举荐,丰庆还没定下是谁。看如今之局势,十有八九会落到莫闻头上。”
“莫闻?”
“不记得了?”萧西撩起一缕青丝,解释道,“隐知秋义子,替丰庆做过不少事,如今已是隐知秋外最受丰庆信任之人。”
今日之沈思邈与吴子昱再如何忠心,昨日也曾易主而侍,丰庆不可能不防范。
隐知秋追随丰庆于微时,丰庆对他的信任全然不同于沈、吴两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