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乎听他府里的下人提起过,”萧天乐秀眉微蹙,眸光紧跟着一亮,“杜郎好南州风味,爱吃赤豆元宵。”
宋离眼里笑意更甚:“离姐姐恰好会这道点心,天乐妹妹可想学?”
“当真?!”萧天乐掠至她身前,拉着她袖子就要起身,“姐姐教我!”
宋离极喜她天真烂漫的小性子,不仅不怪,反而笑着牵起她的手:“不忙,家中没有红豆,等明日……”
“现在便去!”她眸光灼灼拉起宋离,一边晃她衣袖,一边道,“现下还没休市,今日去可好?”
宋离转头看向外头天色,神色无奈摇摇头:“也好,听人说晚照亭观日落极美,现下正能一见。”
“走!”
“宋姑娘——”两人不及出门,小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宋离回身一看,却见庭中老槐忽地一颤,小四飞身落定在她面前。
“宋姑娘,”他朝宋离拱手行礼,担忧道,“东市人多口杂,不如让我……”
“不必。”萧天乐大手一挥,大喇喇道,“小四莫忧,我二人只是去买些赤豆,去去便回。再者,晚照亭畔夕阳景可不能让你代赏。”
不等他应声,萧天乐牵起宋离,扬长而去。
第五十四章
“离姐姐,这玄青东市怎的如是热闹?”
晚照亭前天幕灼火,宋离两人驻足而望。
宋离闻声回眸,朝萧天乐道:“玄青河在此变道,北上之舟在此泊岸,博雅之士往来渡口,久而久之才成今日之东市。”
“如此说来,东市多字画文墨?可有奇石古籍之类?”萧天乐眸光湛亮,拉着宋离道,“离姐姐,你方才说杜郎爱文墨丹青或许胜过美酒佳酿,此话言之有理,我们去东市里头瞧瞧,可好?”
宋离神色迟疑,又不忍拂她兴致,叮嘱道:“东市里鱼龙混杂,进去后不可随意与人搭话,紧跟在我后头,可好?”
“好。”萧天乐眸光盈盈,连连颔首,“若相中何物,我定告知离姐姐先,然后再上前。”
*
“苏黄米真迹——”
“唐摹《兰亭序》——”
“宋公墨宝——”
“……”
东市十里声嚣如往昔。
宋离护着天乐挤进摩肩接踵的人潮。行出不多时,一道清悦如林溪的声音破开芸芸嚣嚷,悠悠落入她耳中。
“此乃宋文公真迹?”
听见“宋文公”三字,宋离陡然停下脚步。
“离姐姐?”萧天乐不明所以,下意识顺着她的视线抬眸望去。
前方不远处,一平平无奇的古物摊前围着三三两两看热闹的人。
摊主生得贼眉鼠目,听来人开口,他双眸滴溜一转,忽地背转过身,窸窸窣窣掏了半晌,再转过身时,袖中俨然多出一本古笺,却只露出半寸,好似生怕人看清。
开口之人是个气度不凡的公子哥,循她两人的目光往外去,那人身形修颀,很是打眼。他一席缥色长衫配龙纹腰封,两枚玉坠垂腰间叮当作响。握着玉扇的五指白皙且修长,一看便知是个手不能提的公子哥。
宋离侧过头嘱咐萧天乐稍待,提步朝他走去。
不出片刻,宋公的《诗文帖》已从摊主袖中递至公子手上。
那公子眉心若蹙,瞧得十分仔细,加之摊主口吐莲花,不多时便动了心,收起笺本就要掏出钱袋。
“宋公笔法紧劲严整,有遒媚风姿。公子手上这笺本,似乎并非宋公亲笔。”
公子动作一顿,下意识抬眸看向来人。
东市里少见女子流连,更不提来人容颜之清绝。
他收起笺本,拱手作揖道:“小生赵……”
“谁家女子不知礼数?”
赵公子话没说出口,摊主已拂袖起身,横眉冷目瞪着宋离,恶狠狠道:“姑娘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你读过几本书,练过几年字?年纪轻轻便敢妄议宋公笔墨,若非宋公文墨,这后头的文公跋文又从何而来?”
赵公子取出笺本,翻至跋文页,快速扫看一遍,又翻转书页至宋离面前。
宋离抬眸瞟过,而后轻一颔首,抬头朝摊主道:“将真跋附于伪本之后,此种作伪之法,若是在青州,总角小儿亦知一二,先生当真要我细说?”
那摊主眸光骤寒,阴沉沉盯着宋离,半天不吭气。
赵公子下意识拦住宋离身前,正欲开口,却见摊主箭步上前,一把夺过他手里的《诗文集》,骂骂咧咧夺路而去。
文册真假不言而喻。
“小生赵珏之,见过姑娘。”
宋离正欲唤天乐上前,闻言动作一顿。
宁王世子赵珏之心性豁达,颇好古风,此言观着不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