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饶命!”周贴刑官哀叫,坐倒在壁根下。
校尉和力士们,一个个脸无人色,仓皇向外退。
“说!是谁出主意封夏某的店?为何?”安平沉声问。
“……我确……确是不……不知,只……只……知奉命行……行事,不……不知内……
内情。”
“你撒谎!”
“小……小官不……不敢,我……我可以发……发誓。”
“夏某知道你发誓等于是家常便饭,如果你信鬼神,便不敢做这些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你还不自尽?等什么?等那两位豪杰回来救你么?你做梦,他们已逃出半里外了,留下你替
两个枉死的冤魂抵命。”
“饶……饶命……”周贴刑官如丧考妣地叫号。
晶虹一闪,刺入他的咽喉,叫号声仍在喉间作响。
云中岳《剑影寒》
第十一章庐山历险
休看周贴刑官平时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此际面临生死关头,立时浑身发软,想自尽也
无法拔刀,只能如丧考妣地哀叫,瘫倒在壁根下。
安平只好动手,手起剑出。刺中周贴刑官的咽喉。
第一次正式杀人,他的恐惧感虽减少了许多,但仍然不免心惊肉跳;先前的激愤烟散云
消,不自觉地打一冷战。他急忙拔剑转身,看到了校刷和力士们恐惧的神色,便硬着头皮喝
道:“诸位,你们快走吧,在夏某改变主意之前,最好逃出夏某视线之外,走!”
众人如逢大赦,双腿如获神助,争先恐后奔出大门,忘命飞逃。
他久久方按下心潮,到屋后找出一把锄头,在后院掘出两座土坑,先将屋主人和樵夫的
尸体埋好,再处理周贴刑官的尸体,心中一动,开始搜寻尸体的遗物。
周贴刑官身上有不少零碎,计有一把锦衣卫专用的绣春刀,一块出入西内厂的腰牌,一
张行走山东南京江西地境的官引,两张专呈内厂的塘报卷,一些金银。之外,还有一只盛了
粉红色小指头大丹丸的玉瓶,瓶上的纸贴上写着:春露丹,天长精制。另一只金线编织的小
锦囊,里面盛了一颗鸽卵大珍珠;囊外边一面,用银线绣了五个字:白龙辟毒珠。
他不认识什么叫春露丹,却误认是药到回春的疗伤药品。至于白龙辟毒珠,他却识货,
心中狂喜。关于这颗丹的来历,他曾听京师的消息灵通大员说过。这颗珠出自广东廉州珠
池,弘治十二年出水,据说是白龙的鼻骨珠,有辟百毒的功效。
那时,由皇朝派人直领的珠池,最大的有三座,即东莞珠池、廉州珠池、雷州珠池;通
称广东珠池。朝廷派有中官驻在该地监守,数十年一采。弘治十二年那次采珠,获珠两万八
千两,是大明皇朝收获最多的一次。最差的是嘉靖五年,珠小而嫩,死了五十余名采珠人,
只采了八十两小珠,平均一条人命,只获珠两余,惨极。
弘治十二年那次采珠,廉州珠池外海白龙肆虐,死了不少采珠人。后来,也许是老天爷
大发慈悲,派雷神行雷霆一击,白龙被殛身首异处,龙身沉没,龙首漂入近海,被采珠人捞
获。这颗龙鼻辟毒球首先被监守中官吞没。然后听说辗转落人太监范亨手中。范亨在正德元
年联合司礼大监王岳、徐智,连络大学士李东阳、刘健、谢迁等一班大臣,谋除京师八虎,
却功亏一篑,被刘瑾先发制人,李东阳总算幸运,一代名臣未受惨烈的报复,其他的人则家
破人亡。王岳和范亨在遣送南京途中被杀,辟毒珠落在锦衣卫的人手中。
后来,这颗珠的事终于外泄,但不知落在谁人手中。刘瑾派人彻查,亦毫无消息。
这颗珠在锦衣卫牟斌手中,深藏了几个月。那牟斌为人不坏,他是锦衣卫大狱中唯一能
善待囚犯的人,却被刘太监发觉,认为他包藏祸心,有意买好囚犯,把他打得死去活来,囚
禁在死刑囚牢。那时,刘太监手下豢养了两个红人,一僧一道,僧是天龙神僧,道是术士俞
日明。这位术士后来唆使刘太监造反,说是刘太监的从孙刘二汉是真命天子,是金龙投胎,
却间接断送了刘太监一门老少。据说,俞日明是某一位清官的后代,父被刘太监所害,隐姓
埋名投身方士,用绝户计报仇雪恨云云。
牟斌不想死,他交上了天龙神僧,以辟毒珠为酬,请和尚在刘太监面前说好话。天龙神
僧果然不失信,救了牟斌一命,死刑改为终身监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