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字之誤。?亦繩也。丁士涵云:權當依下文作穫。《說文》作鑊,大鉏也。渠與欋同。《釋名》:
齊魯謂四齒杷為欋。何如璋云:權乃欋之訛,《釋名》:齊魯謂四齒杷曰欋也。渠,《方言》五:杷,宋魏之間謂之渠拏,或謂之渠疏。是渠者杷之別名也。《說文》:杷,收麥器。一曰平田器。固與各械一類。李哲明云:權當為欋。矍本從瞿得聲。昭二十五年《左傳》有鴝鵒來巢。《釋文》
鴝嵇康音權。《公羊》作鸛鵒,何休注鸛鵒猶權欲。權、瞿一聲之轉,故鴝可讀權,從瞿字或從雚也。此文蓋由●誤為
欋,因又誤為權耳。渠者鋤之聲假字,古通用。《史記。孔子世家》雍渠,《韓子》作雍鋤,是鋤得為渠矣。元材案:繉當作繩,?亦繩也,王說是也。權渠當依下文作穫渠,穫即護字之誤。渠即《國語?吳語》奉文犀之渠之渠,韋昭注云:渠謂楯也。此處當作護雨用之蓑衣講。下文云穫渠當脅軻,《禁藏篇》作被蓑以當鎧鑐,即其證矣。諸氏說皆非。
〔一五〕元材案:必具二字屬上為句。謂此等農器皆農民春夏所不可少,故必具備之,庶耕芸不誤也。
〔一六〕元材案:教民為酒食二句,《禁藏篇》作以糱為酒相召,所以屬親戚也。親戚即父母,解已見《揆度篇》,故此曰所以為孝敬也。
〔一七〕王引之云:此三人者,人字衍。民之窮者有此三類,非謂僅有三人也。《孟子.梁惠王篇》: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義正與此同。張文虎云:此三人者,猶言此三等人也。張佩綸云:人當作民,承上民字,唐諱未改者。以孤鰥寡為三民,猶士農工商稱為四民。元材案:張文虎說是也。
〔一八〕俞樾云:皆就官而眾,眾當作稟。《漢書?文紀》吏稟當受粥者,師古注云:稟,給也。就官而稟,謂就官而給也。丁士涵云:眾疑衣字誤。衣下當有
第 126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