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孫星衍云:誰能陷陳破眾云云,《史記.李牧傳.集解》引作能破敵禽將者賞百金。
〔一六〕元材案:此又秉劍者之言也。
〔一七〕元材案:從下文故未列地而封,未出金而賞觀之,則當時並非真以百金賞之,祗是以命令預許之而已,故曰此素賞之計也。下仿此。
〔一八〕陶鴻慶云:卒字衍。文本云幾何人之長也。與上文問曰幾何人之眾也句例同。金廷桂說同。元材案:卒字不衍。當作幾何人之卒長。上文所問為誰能得卒長者。可見卒長乃一官名。《周禮.大司馬》卒長執鐃,《尉繚子.兵教》什長教成,合之卒長,臨沂漢墓出土《孫子兵法》第一九四簡亦有卒長之罪也一語(見《文物》一九七四年第十二期《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孫子兵法.釋文》)。是其證。
〔一九〕俞樾云:執將即主將也。《淮南.說山訓》執獄牢者無病,高注:執,主也。戴望說同。張佩綸云:得執將首,當作執將得首。執,囚也。或生執其將,或得其將之首。于省吾云:執即執訊獲醜之執。許維遹云:執將首,猶言獲甲首。《呂氏春秋.愛士篇》皆先登而獲甲首,《韓詩外傳》十獲甲首而獻之,《說苑.復思篇》亦有獲甲首語。元材案:當以俞說為是。此與上文誰能得卒長者,皆以得字為動詞。故下文言能得者云云,亦承此得字言之。若如于、許說,則得字為重出,如張說則下文為不接矣。
〔二0〕安井衡云:千當為十。何如璋云:千人當作十人。若千人,則四萬二千金不敷賞矣。張佩綸、陶鴻慶、于鬯說同。元材案:此說是也。壘與纍同,解已見《輕重甲篇》。
〔二一〕安井衡云:外,出列迫敵也。張佩綸云:外字涉下
外為名而衍。郭沫若云:外即能字草書之誤。蓋原本作能,別本誤為外,校書者不察而並存之。元材案:安井說是。
〔二二〕元材案:廓然,又見《輕重丁篇》,空虛之貌。《漢書.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
〔二三〕元材案:惕然,驚懼貌。猶言為之一驚。
〔二四〕安井衡云:識,志也。吾何以記志此受賞者以責其成功哉?戴望云:識,職之借字。顏昌嶢云:戴說非也。此言上文所素賞之人各自誇其能者,吾何以識之以責其後效耶?元材案:
第 112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