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管子 > 第 111 章

第 111 章(2 / 2)

〔五〕元材案:狄諸侯程諸侯,不知何所取義。大抵亦是隨意假託之名詞,猶言甲諸侯乙諸侯也。

〔六〕元材案:錙,古衡名。《說文》:六銖也。重六百黍。或曰六兩為錙,見《淮南子.詮言篇.高注》。或曰下文所謂家足其所者不從聖人之意。何如璋謂泉者泉刀也。雨五尺,泉流於下也。幣在下則國貧,故辱。食謂穀也。稱之,謂如泉之流於下也。穀散則無積,故亡。張佩綸謂:食稱無義,疑當作稱貸,脫去貸字耳。李哲明(郭沫若說同)謂:稱即稱貸,言國恃稱貸而食,其國必亡。許維遹謂:泉雨疑為暴雨之訛。暴雨數臻,而水入地五尺深,言災之甚也。食稱當作饋食。皆與原義不符,故不從之。

〔二〕王念孫云:露當為雪。木勝霜雪,則經冬而不凋,故曰不受令於天。《侈靡篇》曰:樹木之勝霜雪者不聽於天。是其證。何如璋說同。元材案:以霜露連言者,漢人亦多有之。《史記.公孫弘傳》君不幸罹霜露之疾。《索隱》:言罹霜露寒涼之疾。《漢書》同。又《漢書.淮南厲王長傳》:高帝蒙霜露,沐風雨。又《爰盎傳》:淮南王為人剛,有如遇霜露行道死,……似不改字亦可通。足其所,解已見《輕重甲篇》。此蓋承上文待五穀者眾也之意而申言之。謂樹木之能後凋者即非天所能制。人民皆家給人足,則無求於人,雖聖人亦無能役使之。《侈靡篇》云:魚鱉之不食咡者不出其淵,樹木之勝霜雪者不聽於天,士能自治者不從聖人。彼作能自治,從政治言。此作足其所,則從經濟言。是其不同也。

〔三〕元材案:奪然後予者,謂善為國者必先運用輕重之筴,將人民之五穀財物及貨幣轉移其所有權於政府手中。然後通過政府之號令,或以爵祿之形式,或以賞賜之形式,或以平糶之形式,或以賑濟之形式以回歸於人民。《國蓄篇》所謂予之在君,奪之在君,《揆度篇》所謂富能奪,貧能予是也。高然後下者,謂政府應先使物價高漲,然後以平價售之於民,《山國軌篇》所謂歛萬物應之以幣。幣在下,萬物皆在上,萬物重十倍。府官以市●出萬物,隆而止是也。喜然後怒,似專指戰士而言。謂必先使其心中喜悅,方能激動其同仇敵愾之情。本篇下文所謂素賞之計,《輕重甲篇》所謂

輿死扶傷,爭進而無止,非大父母之仇也,重祿重賞之所使也,是其義矣。舉即《孟子.梁惠王篇》五旬而舉之之舉,天下可舉,猶言天下可攻而取之。

桓公曰:強本節用〔一〕,可以為存乎?

管子對曰:可以為益愈〔二〕而未足以為存也。昔者紀氏之國〔三〕強本節用者,其五穀豐滿而不能理也,四流而歸於天下。若是,則紀氏其強本節用,適足以使其民穀盡而不能理,為天下虜〔四〕,是以其國亡而身無所處。故可以益愈而不足以為存。故善為國者,天下下我高,天下輕我重,天下多我寡〔五〕,然後可以朝天下。

〔一〕元材案:強本即彊本。《淮南.修務篇.高注》:彊,力也。本,與《地數篇》吾欲富本之本作國字講者不同,此處指農業而言。彊本即力農,意謂加強農業生產。《鹽鐵論.力耕篇》文學所謂尚力務本,《漢書.溝洫志》所謂令吏民勉農,盡地利者是也。節用即節約開支。《荀子.天論篇》云: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至司馬遷在《史記.自序》中引其父司馬談論墨家要旨語,更特別對此一主張予以肯定。一則曰: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再則曰:要曰彊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弗能廢也。將問題提到既是不可廢,又是雖百家弗能廢的重要地位。而本篇著者則以為專務彊本節用,不但不足以為存,而且還可以引起人民苟且偷安之心,其結果,必然將如紀(范)氏之國亡而身無所處。此處特別提出一個存字,極可注意。存與廢互為對文。證明此一段文字,不是在批判荀子,而是對司馬遷的《史記.自序》的針鋒相對的有力批判。

〔二〕張佩綸云:《說文》無愈字,愈即瘉。《爾雅.釋詁》及《詩.角弓.傳》:瘉,病也。《樞言篇》:病加於小愈。益愈謂益之疾,故其弊至於國亡而身無所處。郭沫若云:益愈即差可之意,張說殊泥。下文言紀氏之國強本節用,其五穀豐滿而不能理,乃不能理之為害,非強本節用之為害也。強本節用而能理,則可以存矣。元材案:益,《漢書.高紀.顏師古注》云:多也。愈即《漢書.淮南王安傳》王亦愈欲休之愈。王先謙《補注》引王念孫曰:愈讀為偷,故《史記》作王亦偷欲休。言偷安而不欲發兵也。此言彊本節用,雖然可以使五穀豐滿,但同時亦能引起人民苟且偷安之心,而國家又不能運用輕重之策以守之,以致粒米狼戾,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而四流歸於天下,則與紀(范)氏之國亡而身無所處者,同為亡國喪身之資而已。兩氏說非。

〔三〕元材案:紀氏當依《鹽鐵論.力耕篇》作范氏。《

力耕篇》云:昔管仲以權譎霸,而范氏以強大亡。使治家養生必於農,則舜不甄陶,而伊尹不為庖。故善為國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輕我重。以末易其本,以虛蕩其實。與此文略同。惟彼處強大當是強本之誤。《國語.晉語》載范中行氏自晉亡齊,以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當即兩文所本。各書皆無言紀氏彊本節用之事者。顧廣圻以彼處范氏為紀氏之誤,何如璋、張佩綸均以此紀氏為即左莊四年傳紀侯大去其國之紀國者皆失之。

〔四〕何如璋云:為天下虜者,強本節用則穀多,多而上不能守,則價輕,為人所泄,而穀流於天下。是我民力農而鄰國坐而食也。非奴虜而何?

〔五〕元材案:此數語,又見《鹽鐵論.力耕篇》。惟《力耕篇》僅有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輕我重兩句,本篇則於上述兩句之外,又增加天下多我寡一句。此點極重要。《力耕篇》所言輕重高下,皆只就原則言,本篇則進一步提出多寡二字,作為實現此一原則之具體措施。如果說《國蓄篇》散則輕,聚則重二句,是對《史記.貨殖傳》計然學說之發展,則本篇天下多我寡一句乃是對《鹽鐵論.力耕篇》桑弘羊學說之發展。天下多我寡者,多則輕,寡則重,物重則至,輕則去,故天下多而我寡,亦所以致諸侯之穀而來天下之財之術也。惟寡之之法,並非將現有之穀與財物盡行消滅,但須由政府設法歛而藏之,勿使其在市場中流通,即可以達其目的矣。《山至數篇》所謂:吾國歲非凶也。以幣藏之,故國穀倍重,故諸侯之穀至也。義與此同。餘已詳《乘馬數篇》。

桓公曰:寡人欲毋殺一士,毋頓一戟〔一〕,而辟方都二〔二〕,為之有道乎?

第 111 章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淫乱血脉(中世纪,nph) 盛渡(nph) 臣那心机的白月光(NP) 咸鱼被迫翻身后被囚禁了 陌上远溪(NP bg 甜) 岁岁常欢愉(1v1校园H) 不做爱就会死(NPH) 快穿之做渣女的小三 明暗关系 小狐狸今天以身相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