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管子 > 第 110 章

第 110 章(1 / 2)

管子 作者:管仲

第 110 章

朱長春評《甲》《乙》等七篇云:文議俱鄙淺,不足觀。又云:按《管子輕重》十二篇,本義盡矣,雖偽猶有可觀。所云《甲》《乙》七篇,又後之好事者借名勦說而演之。改頭換面,附根生枝,至駔賈之所不屑,兒童之所不可欺。如是能為國乎?況於霸。議既陋鄙,文亦瑣屑。脩辭者取節猶可。施之於行,遠矣。《己》集次天時,稍可觀。餘《甲》尚未謬,《乙》以下可廢。何如璋云:文乃後人所作,以釋《國蓄》輕重之數。內有三五節文義稍精,餘多重複。亦有淺妄乖事實者。元材案:兩氏皆認為《甲》《乙》等篇與其餘《輕重》諸篇不是一時一人之作,所見甚是。實則《甲》《

乙》等篇本身亦不是一時一人之作。故其中所提問題,有與其他各篇完全相同,另無發明者。亦有對其他各篇提出修正意見者。亦有同一前提而所得結論不盡一致者。此等現象,既可以看出篇與篇間之相互關係,又可以看出各篇所反映之時代精神。即以本篇第三段而論,前半節與《海王篇》鐵官之數略同。後半節提出反對山鐵國營及主張山鐵民營之意見。其為晚出,不僅表現在國營民營之區別上,而且還表現在所列生產工具種類之多寡上。其它與各篇重複之處甚多,但往往由于有一二字之不同,可以作為劃分時代之標準。正不必以其為後人所作而遂舉而廢之也。

提要:全文共分十三段,亦是每段討論一個問題,段與段間均無聯系。體例與《揆度篇》及《輕重甲篇》全同。

桓公曰:天下之朝夕可定乎〔一〕?

管子對曰:終身不定〔二〕。

桓公曰:其不定之說,可得聞乎?

管子對曰:地之東西二萬所論,此乃漢代史實之反映。既與管仲無關,亦非秦制。入正籍,解已見《揆度篇》。

〔六〕元材案:倪而是又見《輕重甲篇》。倪同睨。此處當作轉瞬即至講,極言其路之近也。

〔七〕元材案:熟穀,解已見《山至數篇》。此謂由于國之四面,面萬有餘里,路有遠近,故至有難易。有費百倍十倍之力而尚不能至者,亦有轉瞬而即至者。如此,則邊遠之民以與中央疏隔之故,不免發生疾怨之心,而離心力亦必隨之而起。邊境諸侯乘中央力之不及,招納亡人,施以恩惠,以成私威。此無他,實天子不能立壤列之制,自塞其歸命之途有以使然也。《漢書.賈誼傳》誼上疏云:今淮南地遠者或數千里,越兩諸侯而縣屬於漢。其吏民繇役往來長安者自悉而補,中道衣敝,錢用諸費稱此。其苦屬漢而欲得王至甚,逋逃而歸諸侯者已不少矣,其勢不可久。所論與此正同。

〔上云,距中央有遠近,遠者疏,疾怨上,邊境諸侯受君之怨民,與之為善,缺然不朝,正是制度疏闊,地過古制之必然結果,故作者即以立壤列之策答之。似不能謂為所答非所問也。

〔一0〕何如璋云:兼霸之壤,謂國土之最大者,殆上公之封也。張佩綸云:齊之始封侯爵,地方百里。而有負海之利,亦與兼霸之壤相准。故《小匡》亦云地方三百六十里也。元材案:此兼霸之壤與《揆度篇》所謂千乘之國,皆指《漢書.刑法志》所謂一封三百一十六里之千乘之國而言,解已見《揆度篇》。二氏說皆望文生義,不可從。

〔一一〕趙用賢云:佌音此,小也。陳奐說同。俞樾云:齊、佌一聲之轉,猶鱭魚之為鮆魚也。張佩綸說同。元材案:俞、張說是也。佌讀如訾。《後漢書.馬勤傳.李賢注》:訾與資同。《

考工記.鄭注》:故書資作齊。《管子.七臣七主篇》及《禁藏篇》貧富之不訾,《國蓄篇》則作貧富之不齊。然則佌、訾、資皆可通齊矣。齊諸侯即列侯,解已見《事語篇》。

最新小说: 淫乱血脉(中世纪,nph) 盛渡(nph) 臣那心机的白月光(NP) 咸鱼被迫翻身后被囚禁了 陌上远溪(NP bg 甜) 岁岁常欢愉(1v1校园H) 不做爱就会死(NPH) 快穿之做渣女的小三 明暗关系 小狐狸今天以身相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