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管子 > 第 108 章

第 108 章(2 / 2)

〔持絕對肯定之態度,則完全一致。至本篇雖亦引用此語,而目的則只是作為批判之對象。作者認為所謂倉廩實,衣食足,必須先解決實者與足者為何人之問題。如果社會上尚有餓餒於衢閭與賣子者存在,則政府雖彊本趣耕,發草立幣而無止,亦不能免於民猶若不足之流弊。因而提出散積聚、調高下、分并財之所謂調通民利的意見。此不僅是對《管子.牧民篇》及賈誼與《事語篇》思想之進一步的發揮,而且特別是對司馬遷對財富崇拜的思想之有力的批判。以下即進而討論散積聚、調高下、分并財之具體措施問題。

〔二〕王念孫云:有人若干步畝之數,當依《國蓄篇》作

人有若干步畝之數。

〔三〕張佩綸云:百十亦當依《國蓄篇》作若干百千之數。元材案:兩處所用數字,各有不同,不必一一據彼改此。

〔四〕丁士涵云:發草與立幣連言不詞。疑涉上文而衍。張佩綸云:發草立幣,《輕重戊篇》萊莒之山生柴,鑄莊山之金是也。元材案:丁說非是,張說尤謬。萊莒之山生柴,柴乃茈字之誤,說詳《戊篇》,與鑄莊山之金無關。發即《詩.大雅.噫嘻篇》駿發爾私之發。草即上文山林菹澤草萊之草。發草即耕發草萊,猶《商君書》之言墾草矣。此乃緊承躬犁墾田,耕發草土一段而言。立幣則緊承鑄錢立幣一段而言。文義甚明,非衍文也。

〔五〕安井衡云:若當作苦。字之誤也。戴望說同。元材案:古籍中猶若二字連用者其例甚多,用法可分兩種:一種採用雖(或非)……猶若之形式,作還是講。如《呂氏春秋?用眾篇》云:雖不足,猶若有跖。《誣徒篇》云:雖不肖者猶若勸之。《知士篇》云:今有千里之馬於此,非得良工,猶若弗取。又一種則採用猶若……而況或猶若……又況之形式,作尚且講。例如《知度篇》云:舜禹猶若困,而況俗主乎?《有度篇》云:雖貪污之心猶若止,又況乎聖人?其他《察今篇》凡三見,《審議》、《應言》、《愛類》、《壅塞》等篇各一見。《荀子.不苟篇》亦有雖作於心,見於色,出於言,民猶若未從也之言,句例與此並同。若改若為苦,便不詞矣。二氏說皆非。

〔六〕元材案:此語又見《管子.侈靡篇》。《侈靡篇》云:鰥寡獨老不與得焉。上無貧賤二字。與即本篇上文天下有慮,齊獨不與其謀之與。不與得猶言無分也。《輕重丁篇》亦有又收國中之貧病孤老不能自食之萌皆與得焉之言,則取此語而反用之。

〔七〕元材案:輕重之家又分見《乘馬數》及《山至數篇》,解已見《乘馬數篇》。

〔八〕豬飼彥博云:東當作束。丁士涵云:東乃束字誤。束車,約車也。《國策》曰:請為子約車。又曰:王為約車載百金。何如璋云:下原,成周地名。癸乙殆明輕重之數者。《漢書.地理志》:周人之失,巧偽趨利,貴財賤義,高富下貧,熹為商賈,不好仕官。周地四達,居土中,其民好言輕重,勢也。元材案:各書皆無以束車為約車之例,此東字似不必改。周下原不論其是在關中,或在洛陽,對齊而言,皆在西方。而今言東車以迎癸乙於周下原者,正可藉此說明本書著者言地理與歷史皆是隨意假託之詞。此如《山國軌篇》以梁渭陽?之牛馬可以滿齊衍,《輕重丁篇》以龍鬥於馬謂之陽為即齊之郊,《輕重戊篇》以楚為山東之強國,皆與所謂桓公之齊方位不符。竊謂本書著者似為長安人,或雖非長安人而在寫此書時身在長安,故不知不覺,往往以長安為中心耳。

〔九〕豬飼彥博云:問四二字疑衍。聞一多說同。元材案:此說是也。蓋因下文相與四坐及請問輕重之數而衍。何如璋以四因為即下三准與筴之相因,于鬯則以四因為指下文夫好心則萬物通四句而言,而曰當時癸乙四因之說必甚詳,故記人載之曰桓公問四因,並其篇名亦必當稱曰四因篇,皆非。

〔一0〕元材案:失下,解已見《山至數篇》。權與,解已見《事語篇》。重籍其民,指國內言。數欺諸侯,指國外言。

〔一一〕安井衡云:差肩,肩差在後也。癸乙為賓,故差肩而問焉。元材案:差肩又見《輕重乙篇》。差即《山權數篇》坐立長差之差,次也。次肩,謂不敢與貴賓並肩也。

第 108 章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淫乱血脉(中世纪,nph) 盛渡(nph) 臣那心机的白月光(NP) 咸鱼被迫翻身后被囚禁了 陌上远溪(NP bg 甜) 岁岁常欢愉(1v1校园H) 不做爱就会死(NPH) 快穿之做渣女的小三 明暗关系 小狐狸今天以身相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