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管子 > 第 91 章

第 91 章(1 / 2)

管子 作者:管仲

第 91 章

豫,干也。(《漢書.薛宣傳》兩見。)言物有干豫吾輕重之令者,則君失其筴而民失其生。二豫,謂上干君之筴,而下預民之生也。《

國蓄篇》:萬乘之國有萬金之賈,千乘之國有千金之賈。今蓄積與之相準,則蓄賈不能乘民之不給,百倍其本,而財不流於外矣。郭沫若云:吳說是也。豫即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之豫。故下文蓄與飾二者稱為二豫。元材案:以上三說皆非也。如吳、郭說,則作者乃為主張物必有豫之人矣,與原文宗旨恰得其反。張說亦不合。豫即《荀子.儒效篇》魯之粥牛者不豫賈之豫。王引之云:豫猶誑也。《周官.司市.注》曰:使定物價,防誑豫是也。豫與誑同義。《淮南.覽冥篇》曰:黃帝治天下,市不豫賈。《史記.循吏傳》曰:子產為相,市無豫賈。《說苑.反質篇》曰:徒師沼治魏,而市無豫賈。義並與此同。說者皆讀豫為凡事豫則立之豫,望文生義,失其傳久矣。物有豫者,謂富商蓄賈虛定物價以誑人,而牟取暴利也。《鹽鐵論.力耕篇》文學云: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致牢而不偽。下文又云:商則長詐,工則飾馬馬原誤作罵,據上下文義校改。飾馬,謂偽標。長讀上聲,尚也,解已見《山國軌篇》。以長詐與不豫對言,益足證明訓豫為誑之正確。

〔二三〕元材案:失筴即失計,解已見上。生謂產業,解已見《國蓄篇》。失生猶言失業。

〔二四〕元材案:二豫者,指工商相豫而言。《鹽鐵論.禁耕篇》文學云:國富而教之以禮,則行道有讓而工商不豫。工商相豫,即上引《力耕篇》文學所謂商則長詐,工則飾馬之意。操即操事,解已見《國蓄篇》。操於二豫之外,謂政府此時不能以豫對豫,在二豫之中與之競爭,而應在二豫之外,運用輕重之筴,從根本上加以解決。下文所舉蓄飾之筴,即操於二豫之外之具體措施矣。

〔二五〕王引之云:飾字義不可通。飾當作餘。蓄餘者,蓄所餘也。萬金千金百金,即所餘之數也。《輕重甲篇》曰:

蓄餘藏羡而不息。何如璋云:蓄飾即指無貲之寶言。郭沫若云:蓄與飾即上文所謂二豫。蓄謂穀粟之羡餘;飾指龜貝珠玉等重器。《史記.平準書》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然蓄與飾二者均當乘時而與令進退,故曰操於二豫之外。元材案:王說非,郭說亦有未照,何說得之。飾即《平準書》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之飾,蓄即儲蓄。蓄飾者,如上文所述立龜為寶號曰無貲,乃事先準備,以便臨時運用,作為計取丁氏所豫藏之家粟之工具。若如王氏說作蓄餘,則仍是以豫對豫,乃為操於二豫之中,而非操於二豫之外矣。如郭氏說以蓄與飾為即二豫,是以作者所謂君失筴而民失生之豫,認為即是萬乘千乘之國所不可以無之萬金千金之蓄飾矣。

〔二六〕元材案:以此與令進退,此者指蓄飾而言。此如上文先令北郭得龜之家,使其所藏之龜,成為無貲之寶,然後又令豫藏家粟之丁氏,以此無貲之寶為質而計取其粟。乘者守也(見《漢書.高紀》李奇注)。乘時,即守時,指上文國危國安之時而言。

管子輕重九──山至數

何如璋云:目曰山至數者,山有金玉可以立幣,以幣准穀,以穀權物,以物應幣,操幣以衡穀物,輕重在上,如環無端,故名為至數。張佩綸云:此篇文已錯亂。《事語篇》桓公問管子曰:事之至數可聞乎?管子曰何謂至數?乃此篇開宗語。何謂至數,當是桓公問詞。今已無由理董。就此篇析之,國會一節之前,當有准衡輕重兩節。當依《通典》取《地數篇》准衡之數一節,歸入此篇。《揆度篇》謂之國軌一節,與此篇謂之國會、謂之國簿相類。拾殘網佚,略還舊觀,未知其有當否也。黃鞏云:至數,言輕重之極致也。山字衍文。元材案:以上各說皆非也。山字非衍文,解已見《山國軌篇》。至數即善計,解已見《事語篇》。山至數者,猶言至善之理財計劃也。

最新小说: 淫乱血脉(中世纪,nph) 盛渡(nph) 臣那心机的白月光(NP) 咸鱼被迫翻身后被囚禁了 陌上远溪(NP bg 甜) 岁岁常欢愉(1v1校园H) 不做爱就会死(NPH) 快穿之做渣女的小三 明暗关系 小狐狸今天以身相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