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作者:管仲
第 36 章
成,故曰:怠倦者不及也。
以規矩為方圜則成,以尺寸量長短則得,以法數治民則安;故事
不廣於理者,其成若神;故曰:無廣者疑神。
事主而不盡力,則有刑。事父母而不盡力,則不親。受業問學而
不加務,則不成。故朝不勉力務進,夕無見功,故曰:朝忘其事,
夕失其功。
中情信誠,則名譽美矣。修行謹敬,則尊顯附矣。中無情實,則
名聲惡矣。修行慢易,則污辱生矣。故曰:邪氣襲內,正色乃衰也
。
為人君而不明君臣之義以正其臣,則臣不知為臣之理以事其主矣
,故曰:君不君,則臣不臣。為人父而不明父子之義以教其子而
整齊之,則子不知為人子之道以事其父矣。故曰:父不父,則子不
子。
君臣親,上下和,萬民輯,故主有令則民行之,上有禁則民不犯
。君臣不親,上下不和,萬民不輯,故令則不行,禁則不止;故曰:
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言辭信,動作莊,衣冠正,則臣下肅。言辭慢,動作虧,衣冠惰
,則臣下輕之;故曰: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儀者,萬物之程式
也。法度者,萬民之儀表也。禮義者,尊卑之儀表也。故動有儀則令
行,無儀則令不行;故曰:進退無儀,則政令不行。
人主者,溫良寬厚,則民愛之。整齊嚴莊,則民畏之。故民愛之
則親,畏之則用。夫民親而為用,主之所急也;故曰:且懷且威,
則君道備矣。
人主能安其民,則民事其主如事其父母,故主有憂則憂之,有難
則死之。主視民如土,則民不為用,主有憂則不憂,有難則不死;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