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作者:管仲
第 35 章
雖有小隈,不以為深,故曰:大山之隈,奚有於深。
毀訾賢者之謂訾,推譽不肖之謂讆。訾讆之人得用,則人主之明
蔽,而毀譽之言起,任之大事,則事不成而禍患至,故曰:訾讆之
人,勿與任大。
明主之慮事也,為天下計者,謂之譕臣,譕臣則海內被其澤,澤
布於天下,後世享其功,久遠而利愈多,故曰:譕臣者可與遠舉。
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偷得利而後有害,偷得樂而
後有憂者,聖人不為也。故聖人擇言必顧其累,擇行必顧其憂,故曰
:顧憂者可與致道。
小人者,枉道而取容,適主意而偷說,備利而偷得,如此者,其
得之雖速,禍患之至亦急,故聖人去而不用也;故曰:其計也速而
憂在近者,往而勿召也。舉一而為天下長利者,謂之舉長,舉長則
被其利者眾,而德義之所見遠,故曰:舉長者可遠見也。
天之裁大,故能兼覆萬物。地之裁大,故能兼載萬物。人主之裁
大,故容物多而眾人得比焉。故曰:裁大者眾之所比也。
貴富尊顯,民歸樂之,人主莫不欲也,故欲民之懷樂己者,必服
道德而勿厭也,而民懷樂之,故曰:美人之懷,定服而勿厭也。
聖人之求事也,先論其理義,計其可否;故義則求之,不義則止
。可則求之,不可則止;故其所得事者,常為身寶。小人之求事也,
不論其理義,不計其可否,不義亦求之,不可亦求之。故其所得事者
,未嘗為賴也。故曰:必得之事,不足賴也。
聖人之諾己也,先論其理義,計其可否,義則諾,不義則已。可
則諾,不可則已,故其諾未嘗不信也。小人不義亦諾,不可亦諾,言
而必諾,故其諾未必信也;故曰:必諾之言,不足信也。
謹於一家,則立於一家;謹於一鄉,則立於一鄉;謹於一國,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