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作者:管仲
第 34 章
物莫虛至,必有以也,故曰:壽夭貧富,無徒歸也。法立而民樂
之,令出而民銜之,法令之合於民心,如符節之相得也,則主尊顯,
故曰:銜令者,君之尊也。人主出言,順於理,合於民情,則民
受其辭,民受其辭,則名聲章,故曰:受辭者,名之鉉也。明主之治天下也,靜其民而不擾,佚其民而不勞;不擾,則民自循;不勞,則民自試,故曰:上無事而民自試。
人主立其度量,陳其分職,明其法式,以蒞其民,而不以言。先
之則民循正,所謂抱蜀者祠器也,故曰:抱蜀不言,而廟堂既修。
將將檻鵠,貌之美者也。貌美,故民歌之。德義者,行之美者也
。德義美,故民樂之。民之所歌樂者,美行德義也。而明主檻鵠有之
。故曰:鴻鵠將將,維民歌之。
濟濟者,誠莊事斷也。多士者,多長者也。周文王誠莊事斷,故
國治。其群臣明理以佐主,故主明。主明而國治,竟內被其利澤,殷
民舉首而望文王,願為文王臣;故曰:濟濟多士,殷民化之。
紂之為主也,勞民力,奪民財,危民死,冤暴之令,加於百姓。
憯毒之使,施於天下;故大臣不親,小民疾怨,天下叛之,而願為文
王臣者,紂自取之也,故曰:紂之失也。
無儀法程式,蜚搖而無所定,謂之蜚蓬之問。蜚蓬之問,明主不
聽也。無度之言,明主不許也。故曰:蜚蓬之問,不在所賓。
道行則君臣親,父子安,諸生育;故明主之務,務在行道,不顧
小物;燕爵,物之小者也;故曰:燕爵之集,道行不顧。明主之
動靜得理義,號令順民心,誅殺當其罪,賞賜當其功。故雖不用犧牲珪璧禱於鬼神,鬼神助之,天地與之,舉事而有福。亂主之動作失義理,號令逆民心,誅殺不當其罪,賞賜不當其功,故雖用犧牲珪璧禱於鬼神,鬼神不助,天地不與,舉事而有禍;故曰:犧牲珪璧不足以享鬼神。
主之所以為功者,富強也,故國富兵強,則諸侯服其政,鄰敵畏
其威,雖不用寶幣事諸侯,諸侯不敢犯也。主之所以為罪者,貧弱也
,故國貧兵弱,戰則不勝,守則不固,雖出名器重寶以事鄰敵,不免
於死亡之患,故曰:主功有素,寶幣奚為。
羿,古之善射者也,調和其弓矢而堅守之;其操弓也,審其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