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作者:管仲
第 33 章
失傳
形勢解第六十四
山者,物之高者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之高行也。
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婦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則祈羊至
。主惠而不解,則民奉養。父母慈而不解,則子婦順。臣下忠而不解
,則爵祿至。子婦孝而不解,則美名附。故節高而不解,則所欲得矣
,解則不得。故曰:山高而不崩,則祈羊至矣。
淵者,眾物之所生也,能深而不涸,則沈玉至。主者,人之所仰
而生也。能寬裕純厚而不苛忮,則民人附。父母者,子婦之所受教也
,能慈仁教訓而不失理,則子婦孝。臣下者,主之所用也,能盡力事
上,則當於主。子婦者,親之所以安也,能孝弟順親,則當於親;故
淵涸而無水,則沈玉不至。主苛而無厚,則萬民不附。父母暴而無恩
,則子婦不親。臣下隨而不忠,則卑辱困窮。子婦不安親,則禍憂至
;故淵不涸,則所欲者至;涸,則不至,故曰:淵深而不涸,則沈
玉極。
天覆萬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治之以理,終
而復始。主牧萬民,治天下,蒞百官,主之常也,治之以法,終而復
始。和子孫,屬親戚,父母之常也,治之以義,終而復始。敦敬忠信,臣下之常也。以事其主,終而復始。愛親善養,思敬奉教。子婦之常也,以事其親,終而復始。故天不失其常,則寒暑得其時,日月星辰得其序。主不失其常,則群臣得其義,百官守其事。父母不失其常,則子孫和順,親戚相驩。臣下不失其常,則事無過失,而官職政治。子婦不失其常,則長幼理而親疏和。故用常者治,失常者亂。天未嘗變其所以治也,故曰:天不變其常。
地生養萬物,地之則也。治安百姓,主之則也。教護家事,父母
之則也。正諫死節,臣下之則也。盡力共養,子婦之則也。地不易其
則,故萬物生焉。主不易其則,故百姓安焉。父母不易其則,故家事
辦焉。臣下不易其則,故主無過失,子婦不易其則,故親養備具;故
用則者安,不用則者危,地未嘗易,其所以安也;故曰:地不易其則
。
春者,陽氣始上,故萬物生。夏者,陽氣畢上,故萬物長。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