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又想起温白秋一时慌乱无措。
和岳王果真把所有人从头到尾批了一遍。大家早已习惯,也不多和他啰嗦。
晏笙依计划跟在严烨身边保护皇帝。
蔺泊舟随意挑了个侍从跟在身边,帮忙取猎物。拔得头筹对他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毕竟他都比不过蔺意晚。
不过女眷们不参加狩猎活动,他姐此刻正百无聊赖的和其它小姐们聊天。
皇帝箭术也不精,猎物没碰到却碰到了暴民。按理讲这里不可能有平民,更别说装备精良,埋伏在内的。
严烨与晏笙没等人近皇帝的身便已将人砍伤,其他侍卫也纷纷反应过来。有几个人自尽了,余了两个活口。
“带走。”严烨立即下令。狩猎也因这场闹剧被迫暂停。
不知是不是刻意排演,那个人没过多时便招供了,说是南襄王主使。
南襄王平日里不求名利也无甚权势,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世家圈套。这是柿子捡软的捏,要将他们逐个拉下马的意思。
其余三王自然知道这是在杀鸡儆猴。晏笙因着这场闹剧直接升为了皇帝的近卫。下午一切又回归常态,在正午大肆巡检后,狩猎继续。
到日暮时,蔺泊舟勉强拿了个第三,也不算差。他依靠原计划提出要求,为他姐姐与严烨求亲。有世家来阻拦,但因这事真正的决定权在皇帝手里,他一高兴就允了。
婚期定在了年后,顺利的叫人吃惊。
夜宴上,乐师们所奏的乐曲果真翻新,有一首正与温白秋所记录的相仿。他又想到于巫山时的情景,独属于村庄与冬日的温柔。
那声“泊舟”真的叫的他魂都要被勾去了。
不过,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他还有江山要取。看世家的样子是不想多耗了。其他几个王,都是无力反抗的。
和岳王自负而又不通谋略,膝下仅一个娇生惯养的儿子,估计被拿来当垫背的都搞不清怎麽回事。
至于敬陵王,他年轻时比狐貍还要狡猾上几分,可他的年龄是蔺泊舟的四倍,膝下无子。再得意的人也要服老。
南襄王嘛,今日便不再为王。新立的人定是世家傀儡。
可若是任世家独大,不提四王,百姓也要起义。今年收成极佳人民都谈不上温饱,更别说荒年。
世家之中本来最得意的是晏家,太子死后,他们家被衆世家推出来顶锅,只留下晏笙一人为蔺泊舟所救。现下最大的阻碍是秦忠。
七日后便是除夕,本来狩猎放在除夕前两日,四王仅在那两日加上除夕在京城短聚,现下四王在京的时间延长了不少。
秦忠很莫名其妙的敬了蔺泊舟一杯,蔺泊舟恰在想怎麽对付他,心中突然惊了一下,但面上却还算是淡定,表情甚至称得上严肃的回敬了他。
“现在所奏正是王爷家乡的曲儿吧?臣虽不同音律却也能感觉到那是块极好的地。”
他对家乡的定义就只是“地”?蔺泊舟觉得秦忠是在挑衅又或者是暗示。
他今日宴散时没直接回王府而是到了温白秋那儿。
不知蔺泊舟是否预见了什麽。他很认真的对温白秋说:“我若回边疆去,你就好好在这里等我回来,好吗?”
温白秋面上没什麽别的表情只是正常的回答:“在下既为王府的乐师,自然会安守本分的。”
“我很快就回来。”
蔺泊舟心里这样想。
“王爷,您上次着人修琵琶后留在这了数十把琵琶未取。”
蔺泊舟听到这句不禁想起那位老师傅对他说的。这把琵琶可是皇宫中都见不到珍品。就算他给了蔺泊舟那麽多他还算满意的作品也抵不上那一件。
“等我再回京时便来取。若是没回来,你就收着吧。”
温白秋没说什麽有意义的话,全是寒暄。
快到除夕,街上热闹极了。蔺泊舟和蔺意晚閑来无事,随性逛了逛集市。这几日边疆来信,都是他母亲亲手写的,她身体似乎好了些。
不能陪陪他老人家还挺遗憾的。
“姐,你瞧这簪子如何?”
“你知道我不喜欢这些。找骂。不如这个。”蔺意晚随手挑起把精巧的刀在手中挽了个花。
他瞧见有买手镯的,心想着温白秋若戴上肯定会掉下来,他太瘦了。
“诶,你刚刚簪子不是给我挑的吧,之前看上的那个姑娘?”
“真没有啊,姐。只是想到你要出嫁要学着打扮一下。”
蔺意晚没回话,她犹豫了会儿说:
“行吧。”
两人简单看了下有些什麽饰品,準备再另找匠人打套新的。
嫁妆是早已备好的,离大婚的日子还有四十多天,除夕后等他们回边疆便该开始下聘了。三媒六聘三书六礼是一项不少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