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页(1 / 1)

('

刘盈道:“大兄急着去齐地,他的使命不轻……不只是他,如意他们也都是一样。您老人家打下了江山,日后传到我的手里,还要他们扶持。”

刘邦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啊,自己这几个孩子,自然是要和和睦睦才好。

刘邦满心感慨,“盈啊,你们都还小,乃公要打起精神才是。”

刘盈长出一口气,“您总算想起正事了。”

刘邦哼了一声,“你这个竖子,太上皇走了,朕追思太上皇,难道不应该吗?”

刘盈点头,“应该,应该,您说什么都应该!”

刘邦不屑冷笑,“你别当我真的不知道,天下这点事,都装在乃公心里。萧何可是同意改革官制了?”

刘盈点头。

“那还不错,算他知趣……当然了,你的凌烟阁也有功劳。”刘邦道:“相府这边动了,太尉府那边,你打算怎么办?”

刘盈微微一怔,随后道:“阿父,我打算将边军,郡国兵,武学,武将考评升迁,悉数交给太尉统领。”

刘邦绷着脸道:“也就是说,除了京城禁军,都是太尉做主?”

刘盈道:“我以为大汉必须有一支强兵在手,才能维护统一,震慑蛮夷!”

刘邦想了想,才说道:“你这话也有道理……但是你要记着,别让韩信统兵太久,他这个人啊……把握不住!”

刘盈眉头微微挑动,用力颔首,“孩儿谨记于心!”

刘邦终于点了点头,然后道:“友和建都小,抱他们回去,别冻着了。”

刘盈笑着答应。

刘邦拍了拍屁股,在太上皇的院子里转了一圈,而后长叹离去。

他不光是大汉的天子,还是这几个孩子的阿父。

哪怕最大的刘盈,也不过是个半大孩子罢了。

朝堂的那些家伙,还要自己摆弄才行。

又过了两天,宣室殿,群臣聚集。

萧何跟张良站在最前面,他们手里捧着官制改革的方略。

萧何主动站出来,“陛下,臣老迈昏聩,无论心力还是体力,难以支撑繁重政务……更何况百官尽数为陛下臣子,如今诸曹官吏,却在相府,如同臣之家臣,很不妥当,臣斗胆谏言,请陛下改丞相府为政事堂,诸曹直接承接政务,不必尽数决于臣一人。”

萧何说完,没有人附和。

相反,众人都是一阵长久的沉默。

毕竟任何权柄上的改变,都会牵连无数。

更何况这种公然改变相权的举动,不亚于一场剧烈的地震,刘邦扫了一眼,还是把目光放在了叔孙通身上。

“你精通礼法,也应该知晓官制大事,有什么谏言?”

叔孙通刹那之间,感觉自己仿佛被放在火炉上的肉块,身前背后,无数刀枪,要把自己穿透变成筛子。

该怎么办?

到底要怎么说?

“启奏陛下,臣,臣思前想后,觉得周设六官,最是缜密……然秦变周法,以丞相取代三公,总揽天下政务,又设太尉负责军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僚,执掌风宪……虽有三公之名,却又失去了三公之实。”

刘邦皱眉头道:“你这意思,说的是秦制不好?”

叔孙通忙摇头,“臣,臣没有……臣想起太子的话,秦能统一天下,必是做对了什么,或许官制也有可取之处……总之,还请陛下圣裁!”

“哼!滑头!”

刘邦扭头看向刘盈,“太子,你怎么说?”

刘盈笑道:“阿父,叔孙先生提到了周之六官,又说了秦之三公……我想请问,这六官为何?”

叔孙通忙道:“天官冢宰,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地官司徒,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抚邦国。春官宗伯,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夏官司马,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秋官司寇,帅其属而掌邦禁。冬官司空,帅其属而掌邦造。”

刘盈笑道:“先生果然博学,这六官之制,天官治国,地官安邦。春官执掌礼法教化,夏官负责征战,平定四方。秋官执掌刑罚,处置违法之徒。冬官负责营建宫殿,城池河工……周人为何以天地春夏秋冬区分六官?”

叔孙通怔了下,道:“天官辅佐天子,地官治理百姓……春季祭祀先祖,夏季兴兵,秋季掌刑罚,冬季闲暇,可以发动百姓,营建宫殿。”

刘盈笑道:“这就是了,在周朝,做事是要分季节的。可是到了春秋战国,礼坏乐崩,时刻都要征战,有时候一场大战,旷日持久,已经不是以月来计。为了总揽事权,必须设置丞相,又为了总揽兵权,才设了太尉。叔孙先生,你以为我说的可对?”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