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该怎么让刘邦走出伤心呢?
刘盈正打算去未央宫,突然有人来报,说是陛下去了太上皇的院子,正坐在树下面发呆……刘盈也顾不得什么,直接赶了过来。
果不其然,老流氓坐在树下,盯着眼前的苗圃出神。
“阿父……阿父!”
刘盈提高了声音,刘邦怔了片刻,才勉强扭头,“盈来了……这些都是高粱侯带回了的种子,太上皇讨了一些,种在了这里。”
刘盈凑过来,看了又看,笑道:“长势喜人,阿父打算怎么办?”
刘邦道:“我……盈,你说我干脆就退位算了,就在这个院子里,种种菜,侍弄花草,说不定太上皇他的魂还没走远,也能看到我在这儿忙忙碌碌。”
刘盈长叹一声,“阿父果然孝顺,孩儿五体投地……按您这么说,孩儿也不好反对。但是我想请阿父见几个人。”
“谁?”刘邦好奇道。
刘盈转身离去,不多时他回来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刘如意,他手里牵着一个小家伙,名叫刘恢,走路尚且不稳。
随后是刘恒,他的怀里抱着一个更小的,叫刘友。
至于刘长,他居然也推着一个小车,摇摇晃晃走过来,在车里有个最小的孩子,还没来得及取名字。
刘盈道:“阿父,您好好瞧瞧吧!”
刘邦盯着这几个孩子,嘴角微微抽搐,竟不自然笑道:“都,都是乃公的?”
第二百三十四章 支棱起来的刘邦
刘盈白了老流氓一眼,“阿父,就算你想不认,史官也不答应啊!”
刘邦翻了翻眼皮,属实无话可说。
“都过来吧,让乃公瞧瞧。”
刘如意牵着老五刘恢上前,拜见刘邦。
老流氓看着刘如意,说不出来喜欢,这小子就跟缩小版的刘邦一个德行!
“盈,如意颇类乃公啊!”
刘盈笑道:“是啊,所以才让如意当了楚王,等过几年,他长大了,就能造福楚地百姓乐。”
刘邦拉过刘如意瞧了又瞧,随后伸手把刘恢抱起来,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又从刘恒手里接过老六刘友。
小家伙奶呼呼的,很是可爱。
刘邦逗弄两下刘友,就问刘恒,“听你阿母说,你很会读书?”
刘恒客气道:“是阿母谬赞。”
“在蒙学考试如何?”
“第一……”
“那不就是会读书吗!不用谦虚!阿父小时候也和你一样,很会读书的!”
刘恒怔了下,“阿父,我听皇后嫡母说,您小时候不识字的,吏考也很勉强,您读过书?”
刘邦老脸一黑,梗着脖子道:“读过,怎么没读过!都是秦朝世道黑暗,贪官污吏横行,阿父才没有读完的。”
刘恒还是一脸迷惑,您老人家年轻时候还没统一吧?
我怎么听说您还去拜访信陵君门客张耳啊?
刘邦很明显编不下去,就绷着脸道:“你有什么志向?”
“养动物……”
“什么?”
“还有……种田!”
刘邦诧异看着儿子,“你说什么呢?”
刘盈伸手搭在刘恒肩头,“没事的,大胆说出来!”
刘恒鼓足勇气道:“阿父,我想养动物,什么都养……鸡鸭鹅狗,猪牛羊马,虎豹熊象,有什么养什么!”
刘邦居然没有立刻批评,而是看向刘盈,“这竖子的志向如何?”
刘盈笑道:“阿父,若是他能将博物之学研究明白,千年之后,您的名声都未必比得上他!”
“什么?乃公都比不上?”刘邦大诧,“这么说,你这个竖子也比不上恒了?”
刘盈没有反驳,刘邦高兴了,“恒,你要多用心,超过盈,当个咱们家的学宗。”
刘恒欣然点头。
刘邦怀抱着两个儿子,又看了看小车里的。
“他还没名字?”
刘盈点头,“没名字就没法入宗室名册,还不算咱们家人。”
刘邦想了想,“就叫刘建吧!”
“建?有什么寓意?”刘盈好奇道。
“没有!”刘邦哼道:“乃公都不知道当初怎么就给你起名字叫盈了?”
刘盈眨眨眼,“难道不是您刚赌钱回来,赢了不少吗?”
“谁跟你说的?”
刘邦忍不住责问。
“是阿母说的……她说多亏了这个名字,我才能一直赢的。”
刘邦轻哼了一声,“你这么想也挺好的。”
说话之间,他伸手把刘友放在小车里,又抱起刘建,看了老半天,颇为满意。
“这么想到,乃公这个年纪,还能有这么多个儿子绕膝承欢……要是你们大哥肥在这里就好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