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上去的或许也是共犯之一,不然那位丧女的父亲怎麽会直言他是杀人犯?”
知道追捕者是方承引的只有极少数,当天现场所有没打码的视频都在几秒之内全部失效,而出现在电视报道上的也只有部分电视能接收,例如宋恣欣看到的就是未打码的,钟其骞也是。
有人威胁他,也有人在保护他。
钟其骞驳斥了以上两种看法:“那位追捕者的身份侦查局已经调查清楚,各位刚才的猜疑已被摒弃。”说完看向徐宗申。
“确实如此。”徐宗申是侦查局的法医,话语自然有分量,也有一定可信度,“还有不同看法吗?”
有人发言:“综合各大网络媒体的报道,方博康失蹤了整整五年。如果白板上的背影图不是方博康,那麽方博康极有可能已经被杀害。”
方承引不由一怔。
徐宗申没有反驳,而是在图片的分支增加这一合理怀疑,“现在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方博康身上,大家如何看待?”
“基于刚才那位同学的猜测,如果方博康已经死亡,而这张背影图又酷似方博康,只能说真兇与方博康关系极其密切。然而从方博康的妻子,宋恣欣的几次回应来看,方博康并没有和谁,尤其是男□□往密切。那麽只剩下一个结论——这兇手常年监视方博康,了解他的生活作息和言行举止。大家也知道,这个世界邯郸学步的很多,以至于模仿天才被忽视。”
徐宗申环视一圈,大家都认为这一猜疑合理:“那请问,为什麽他偏偏选择了方博康呢?”
方承引脑袋轰地一炸,他妈妈!
那个人是沖着宋恣欣来的!
姜郅带他浏览的那个网站,和这次案件有关的人,都曾是宋恣欣身边的人。
“宋恣欣!”有同学站起来,“兇手的真正目标是宋恣欣,那天宋恣欣的回归仪式就在幼儿园隔壁。”
全班哗然,有人推测兇手是宋恣欣的私生粉。
方承引的神经紧绷,钟其骞担心地看着他。
徐宗申也难以反驳,在关系图上也添上了这一猜想,“同学们今天的讨论结果,我会反馈到侦查局,现在继续我们的课堂。”
PPT上呈现一张白纸,“哪位同学上来画一道彩虹?”
钟其骞举手,可能是想转移方承引的注意力,方承引也确实从恍惚中回神看向屏幕。
钟其骞选择了笔墨较粗的马克笔,一道逼真的彩虹就呈现出来后他回到座位。
徐宗申指着颜色分界处:“能画出紫色终止而橙色开始的这个地方,颜色差能够一目了然,可如果再放大,其实颜色已经融合。那麽究竟在什麽地方,一种颜色就开始融进另一种颜色了呢?英雄与精神病态也仅是一线之隔,无非就是谁在画这条线。宋恣欣本就为了家庭退圈多年,到底是什麽样的家庭需要她放弃卓越的事业?”
“您是说,宋恣欣和方博康的婚姻可能早就有裂痕?宋恣欣这才不得不为了婚姻放弃事业?”
“还是说,那个私生粉拍到了什麽,并以此威胁当时还光鲜亮丽的宋恣欣至退圈。现在宋恣欣的複出是不经过ta同意的,ta觉得自己已经无法掌控宋恣欣,所以选择残杀以警告。”
因为事不关己,所以人们总能脑洞大开。
方承引只是听着,可能是妈妈名字不停被提及,他已经能够镇定下来。
徐宗申没有就此发表看法,而是继续讲课堂知识:“综合过往案例和兇手的行为来看,兇手具有一定的精神病态属性,也能够推知他对情绪的识别较为困难,即杏仁核的活动减缓,视觉和前额叶皮层背外侧区的活动性增强。这也意味着,精神病态水平较高的参与者需要依赖感知和感觉相关的部位来完成情绪识别。”
方承引看着电子屏,无法産生共鸣,却会控制别人情绪的精神病态者吗?
整理
下课后钟其骞要回家,特意叮嘱方承引:“一会儿联系上杨庾赞我会发你们会面的地点,有什麽事一定要跟我说。”
方承引点了点头,他没有直接回宿舍,还是不太想见到姜郅。想打电话给宋恣欣,但学校公园毕竟是公共场合,被歹人听到了也不好。
他想起方博康失蹤前的种种表现,他钟爱文艺,就像宋恣欣钟爱影视事业。
每周末通话,他都在深山拍戏。
他并不完全赞方博康已经被宋恣欣的私生粉杀害的论调,在方博康失蹤后,他接触过文艺片,色调偏暗,整体氛围偏压抑,总是透着一股诡异。
主角们的身份多被社会边缘化,思想有乱公序良俗,最突出的是情感方面,他们会在深爱里发疯,然后颓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