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霁见她神色认真,也不遮掩,便将自己如何得知此事,又怎么来了这里,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漪如听着,皱起眉头。
我说那京兆尹气势汹汹的,一看就知道来者不善。她说,若真是到南阳来办事,带那么多的兵做什么?说不定他还盼着你在与什么人合谋,他来拿个现行,好回去邀功。
李霁喝一口茶,淡笑:那是他的打算,与我无干。来都来了,做做事也是应该的。
漪如又问:你告诉我父亲之后,他怎么说?
不曾说什么。李霁道,只说日后遇到这样的事,还是小心为上。
漪如颔首,看着他:你也当真大胆,若那京兆尹不讲理一些,见到我父亲这些人在也非要来个指鹿为马,你如何是好?
那么他便试试好了。李霁不以为然,我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漪如就直到他会这么说。
你怎知他会吃不了兜着走?她说,他敢来抓你,是圣上在为他撑腰。纵然抓回去发现错了,只要圣上不责罚他,他便什么事也不会有。你父亲远在广州,莫非还能发兵来打京城不成?
李霁看着她,目光深远。
如果我说,他真的会呢?他说。
漪如心中一惊,狐疑不定。
你说的是真的?她睁大眼睛。
我父亲与圣上的关系,天下人皆心知肚明。李霁道,一山不容二虎,终会有相争的一日,事到如今,也不过是缺了个开战的借口罢了。
这道理,漪如自然也知道。
阿霁,她想了想,终于问出自己心中那盘桓了许久的问题,你父亲想做皇帝么?
李霁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你该知道,圣上从来没有放过他,暗杀不断。他说,我母亲,就是死于下毒。
漪如没说话。李霁的母亲吕氏,在生下他之后没多久,就死去了。朝中一向有传言,说她并非病逝,而是中毒身亡。如今李霁亲口提起此事,算是坐实了。
那时,我父亲已经在广州,远离京城,不问朝政。李霁道,故而你也该知道,并非他偏安一隅,圣上就会放过他。
漪如微微颔首。
皇帝对长沙王的忌惮,由来已久。他的生母杨皇后是先帝元配,作为杨皇后唯一的儿子,长沙王原本该做太子。但后来,杨皇后倒了,长沙王跟着失势。再后来,漪如的姑祖母被先帝立为皇后,她收养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便是现在的皇帝。
阴差阳错,因因果果,有了今日。
长沙王的能耐,天下人都看在眼里。反观皇帝,自继位以来,能耐平平。也就是近年边境有了些胜仗,才挽回了些人心。在朝廷之中,包括严祺在内,不少人都忌讳长沙王。但也正是因为有许多人喜欢他,所以才会有许多人讨厌他。
漪如想了想,问道:若真到了那一日,你父亲胜算几何?
我此番来京城,目的之一,便是好好探一探朝中的兵力。李霁道,恕我直言,朝廷兵马武备松弛,人心浮动,就算有崔珩这等良将,恐怕也不是我父亲的对手。
漪如看着他。
那你呢?她问,阿霁,你想做这皇帝么?
第三百一十四章 南阳(下)
不想。李霁道,全无一丝犹豫。
漪如心中蓦地一动。
为何不想?她问,你是世子,若你父亲做了皇帝,你便是储君了。
李霁却看着她:你希望我做皇帝么?
漪如道:我问的是你,与我何干?
不是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话才出来,他的手臂被拧一下,不由嘶一声。
哪里有人说自己是鸡和狗的?漪如催促道,快说。
李霁揉了揉手臂,道:也无甚缘由,不过是见得太多罢了。夫妻不似夫妻,兄弟不似兄弟,儿女不似儿女,所有风光其实都不过是遮羞布,了无意趣。
这话,漪如听着,只觉无比顺耳。
可你毕竟是你父亲的儿子。她想了想,道,若是你父亲希望你做呢?
若避无可避,我亦不会推脱。说罢,他注视着漪如,你问这些,是因为你也不喜欢皇宫,对么?
漪如点点头。
若将来,我当真要到里面去呢?
心沉下,漪如轻轻咬唇。
说实话,这对于她而言,确实是个问题。自重生以来,她极尽所能,就是为了远离皇宫。那个吃人的地方,离它越近,就越是能享尽繁华,但一旦跌下,也摔得越惨。她已经见识过一次,并不想见识第二次。
她知道自己很喜欢李霁,那种感觉,连上辈子都没有过,可谓开天辟地第一回 。
但越是如此,面对着他,她就越是不想撒谎。
阿霁,她轻声道,如果你在一个坑里狠狠摔过一次,头破血流,惨不可名状。下次再到这个坑前时,你可会绕开?
李霁怔了怔。
在我看来,皇宫便是如此。漪如道,阿霁,我记得去年在扬州的时候,你曾对我说过,于上位者而言,万物为刍狗,喜欢与否并无要,利弊权衡才是首位。圣上当年处置严家,不过是因为在那时,这么做乃利大于弊,日后形势再变,严家又有了好处,自会风光还朝。故而你看,你虽然也说那里冷漠无趣,可当你是上位者之时,这冷漠无趣,其实并无什么紧要,也不会让你伤筋动骨。然而对于我却是不一样。身为刍狗,我只愿我的家人平安,故而那皇宫之中的荣华富贵,远不如扬州的市井烟火让人心安。
李霁的目光深深。
他没说话,却忽而伸手,探入他的衣领底下,未几,从里面摸出一块的玉佩来。
看去,只见那玉牌只有拇指宽,是羊脂玉做的,光润而精巧,用一根细细的绦绳穿着,挂在他的脖子上。
这是我出生之时,先帝御赐之物。李霁道,说是请了国师开坛做法祈福,在上面刻了我的名姓和生辰八字,与我性命相连,可保我一世平安。
他说着,将玉佩取下,递给漪如。
将来之事会如何,我无法全然掌握。他认真道,可只要有我在,你和你的家人便不会有性命之虞。指天发誓之类的,自是空口无凭,此物既然与我攸关,做个见证当是足够。
漪如诧异无比,看着那玉佩。只见它虽然小,竟镂刻着一条蟠龙,中间刻着比米粒还小的字。她费了好大的劲才看出来,正面是长沙王世子霁,后面是他的生辰。
与性命相连,可保一世平安她不由腹诽,先帝怕不是也被人讹了,李霁上辈子九岁就死了,哪里来的一世平安。
可她心中似乎被什么塞着,软软的,又似一股温水流淌。
谁要你这个。她小声道,塞回他的手里,我不过将心中所想如实相告,又不是图你什么东西。
李霁却不由分说地将那玉佩挂到她的脖子上,不耐烦道:说了给你便给你,岂有收回之理。
漪如瞪着他,想了想,也从自己手上解下一样物什来。
那是一只玉手钏,一颗颗玉珠晶莹剔透,也是用细绦绳串着,秀气玲珑。
此物虽然没什么来历,却是我戴了许多年的。漪如道,给你了,算是我的回礼。
李霁愣了愣,随即露出鄙夷之色:我一个男子,戴这个做甚,不要。
漪如却瞪起眼睛,也不由分说地塞到他手里:你不戴,我就把你的也还给你,谁也别送了。
李霁看她一眼,终是没再反对,由着她将那玉手钏戴在自己的腕上。
他的手腕,比漪如的大了许多,幸好那手钏上的是活结,余地不少,戴上之后,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