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又如何?漪如不以为意,他恼他的,我们又不会少一根头发。
快要到那梅岑山的时候,海面上的船多了起来。听汪全说,梅岑山周遭,是上好的渔场,每日都有渔民船只经过。到海里去捕鱼。
漪如正趴在船舷上望着渔民往海里撒网,忽然,头顶传来咿咿呀呀的叫声。她抬头,只见是几只海鸥正在海船的桅杆顶上盘旋着,不时掠过船头。
白色与翅膀张开,颇是好看。
严楷在船上最喜欢看海鸥,蹦蹦跳跳地追着,吓得仆人忙将他拉住,唯恐他掉进海里。
他挣扎着,正想继续追,忽而见那几只海鸥又飞了回来。
李霁不知何时从船舱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只面饼。他掰下一小块,伸手朝空中抛去。
而海鸥们乖乖地绕在他周围,俯冲掠过,将食物接住,划过优美的身影。
严楷怔了怔,漪如也怔了怔。
未几,李霁转过头来,看了看严楷。
要么?他问。
严楷目光一亮,忙跑过去。
李霁将那面饼掰下一半来,递给他。严楷高兴地接下,学着他的样子,也掰下一小块,抛向空中。
一只海鸥随即如闪电般飞下来,堪堪掠过严楷头顶,麻利地接住。
严楷吓得缩了缩脖子,见它飞走,小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漪如在一旁看得眼馋,也有些跃跃欲试。可严楷只顾着玩,全然没有呀给她的意思。
正当她考虑着是先说一声还是直接抢,这时,她忽而发现李霁正瞥着她。
那张脸仍然毫无表情,目光却闪了闪,落在手里剩下的半张饼上。
少顷,他将饼递过来。
漪如愣了愣,看着那饼,接过。
嗯她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只道,多谢。
李霁没说话,仍是那副冷淡之色。只听他淡淡嗯了一声,而后,转身离开。
第一百二十二章 海岛(下)
一张面饼,在漪如和严楷姊弟的投喂之下,很快就没了。
汪全又去庖厨里取来一块,没多久再度瓜分完毕。
眼见着不断有新的海鸥飞来,严楷还想再玩,林氏从舱里出来,亲自将姊弟二人拉了回去。
这海上的海风虽然清凉,那日头可是依旧毒得很。你们看海边生活的人,谁的脸不是黢黑黢黑?你们小童细皮嫩 肉的,若是晒坏了,回到长安仔细母亲说你们是昆仑奴,不认你们。林氏对二人威胁道。
严楷小嘴撅得高高:我就喂喂海鸥,半刻便回来!
半刻也不行。林氏说着,念了声佛,还有,你喂海鸥用的面饼是何处来的?那都是人吃的东西,乡间穷人吃也吃不上,你倒好,用它喂了禽鸟,这般浪费也不怕损了阴德。
严楷不服气:是阿霁给我的!
林氏瞪他一眼,嗔道:你还好意思说阿霁。人家乖乖坐在船楼里,哪里也不去。快回去,莫让人看了笑话。
漪如朝上方的船楼看去,果然,李霁已经在那里端端正正坐着,在窗边露着脑袋。
不知是不是听到了动静,蓦地,他转过头来。
正在此时,忽然,船头传来船工的喊叫声:吕公,容公!梅岑山到了!
梅岑山?
漪如和严楷忙扶着船舷,往海上张望。
只见一片海岛横亘在一眼,比他们先前看到的岛屿更加宽阔,阳光里,绿树如盖,下面露出黄色的山体
和礁石。
吕缙和容昉闻言,也走出来,立在船楼的阑干边上远眺。
停船靠岸。吕缙吩咐完毕,对容昉微笑道,在海上漂了几日,伯光兄必是累了,到了梅岑山,便能好好行走行走。
容昉抚须道:闲坐下棋,哪里有什么累不累的,重阳老弟莫讲究这许多客气才是。
这梅岑山,平日里在水港停泊的都是渔船和客船,吕缙一行人乘坐的大海船,是个新鲜物件。
众人从船上下来的时候,港口许多人在围观,听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广州大海船,纷纷露出称赞之色。还有好些人上前来打听,问这海船平时能走多快,能走多远,遇到风浪稳不稳。
吕缙手下的人一一热心解答,漪如在旁边听着,几乎疑心吕缙是来卖船的。
除了这海船,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李霁。
他从船上下来的时候,本来正在饶有兴致地谈论着海船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他,露出惊叹之色。
那是哪家的贵公子,生得好是标致。
漪如听到有人议论道。
旁人道:这等相貌,我等这般地界哪里养得出来,必是扬州那边富贵人家的公子。
我看扬州那边也未必养得出来,那地方我常去,可不曾听说谁家有这等仙人一般的孩童。
到底还是小地方。漪如心想,动不动就是什么仙人,少见多怪。
不过吕缙似乎并不愿意让李霁被太多人看到。
这梅岑山上,早有仆人先行几日来到,备好了住处等一应之物。众人下船时,几乘肩舆已经停在了大船面前。吕缙当即让李霁坐上肩舆,而后,招呼其余人等也都坐上,往山里而去。
这梅岑山是名胜,大小道观佛寺林立,也有不少客舍,常年住着来求神拜佛的香客。
吕缙包下的,就是一处专门用作客舍的宅子。在船上的时候,吕缙就曾告诉容昉夫妇,说这宅子有三个院子,足够住下所有人。
可来到的时候,在门前迎候的仆人神色讪讪,见礼之后,告诉吕缙一件不好的事。
前几日岛上刮了一场飓风,许多屋舍都毁坏了,这客舍的西院也被掀了房顶。仆人道,客舍的主人说,那些修缮之物,都要从陆上运来,少则一月,多则数月,一时是修不好了。小人又到别处去问,这岛上能租的屋舍,眼下都已经被人定下了,租不下比当下这更合适的。
吕缙皱眉,随即走到西院里去。
只见果然如仆人所言,这西院的主屋被飓风掀开了,一眼就能望到屋顶上的破洞。虽然已经被收拾过,但院子里仍是一地狼藉的模样。碎瓦砾和碎树枝随地可见,花木东倒西歪,颇是凄惨。
见吕缙露出为难之色,容昉道:重阳老弟不必烦恼。出门在外,岂有万全之事。我看着宅子颇大,就算剩下前院和东院,只要屋舍足够,我等也能住下。不若去前院和东院再看看,兴许事情并非太坏。
吕缙颔首,便往前院和东院察看。
果然,这两个院子当时因为不曾迎风,没什么损失,屋舍完好。且那些房屋加起来,确实足以让所有人住下。
吕缙于是当即与容昉商议,将屋舍分配。
仆人们倒是好说。他们大多是男子,住在什么地方无多讲究。至于林氏身边的仆妇,跟着她一道住下无妨。
啰嗦的,却是如何安排李霁、漪如和严楷。
李霁这一路上都是跟着吕缙起居,漪如和严楷本来也都跟着林氏住,可前院和东院,虽然屋舍不少,却没有大的屋子,无法像先前一样安排下来。
商议之下,容昉道:东院边上的那处二层小楼,地方虽不大,却做得很是舒服。我看,便让他们三人将就将就,住到那小楼上去,如何?
吕缙神色一喜,道:这倒是极好的办法。
林氏有些犹豫,道:漪如是个女儿家,只怕有些不便。
容昉一摆手:不满九岁的孩童,哪里有许多不便。平日里我等亲戚走动,孩童们住一起,也无许多讲究。说罢,他看向吕缙,道,只是公子毕竟身份不寻常,怕委屈了公子
吕缙摆手:伯光兄这是哪里话,既是义亲,便是一家人,住到一处天经地义,何怪之有。那小楼有两层,若夫人觉得不妥,便让他们分开了住,漪如住二楼,阿霁和阿楷住一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