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连颔首的李二,急忙追问“可有应对之法?”
“应对之法自然是有的。”李云泽笑言回应“孙道长那儿,已然是在做配制。”
“好好。”李二连连点头,随即询问“你的意思是,大唐与吐蕃必有一战,所以当先行修建铁路至高山之下,以作不时之需?”
看了眼窗外那些一闪而过,骑着马巡视铁路的护路队,李云泽笑言“都说铁路能赚钱,都是钱迷了心窍想要钻进来,却是不知铁路工程之中,选择线路是最为重要的。”
“像是长安城到洛阳城的线路,那绝对是最赚钱的,来往人员物资数不胜数,属于典型的躺着就能赚钱。”
李云泽干脆拿来了地图在桌子上摊开,手指一路向西落在了松州与维州上。
“击灭了吐谷浑之后,大唐的兵锋直接来到了吐蕃的脚下。松州和维州这儿,出城就能直接上吐蕃高山。他日与吐蕃开战,这两地必然是最为重要的后勤补给中心。”
对于李云泽的判断,李二点头表示认同。
这两个地方就在高山脚下,前边就是上山的通道,是绝对的兵家必争之地。
“修建通往这两处地方的铁路,必然是亏损的。但是对于大唐来说,却是必须的。而且这边修建的难度很高,每里地的花费至少倍数于修往兰州。”
李二这里已然是明白了,这种对朝廷有利的事情,用来坑世家门阀实在是再好不过。
李云泽的话还没说完,或者说是干脆直接挑明了事情“大明宫已经落成了,等进行落成大典的时候,陛下可以将长安城到兰州,长安城到松州维州的两条线拿出来,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竞争。”
“当然了,这是明面上的竞争。暗地里将去兰州的线给勋贵们,去松州维州的线给世家门阀。”李云泽就连具体的操作都给讲明白了“让他们直接抱团组成财团来竞标,至于如何内幕操作,那就看陛下的了。”
李二笑而捋须,眼睛都眯起来了“大善!”
门阀世家数百年的积累,那真的是老有钱了。
可他们的钱宁愿藏在地窖里发霉,也不愿意拿出来支援朝廷,甚至因为大规模囤钱,导致市面上货币供应量不足。
现在有机会坑他们,李二自然不会手软。
美滋滋的李二去吃晚饭去了,李云泽却是对着地图上的松州维州发呆。
这两处地方,在大唐的历史上也是有故事的。
所谓松州,其实就是松潘古城。
吐蕃大相禄东赞来求婚的时候,走的就是这儿。
至于说维州,三国时期的古城是姜维城,看名字就知道是谁造的。
历史上吐蕃人用美人计攻破维州之后,将其改名为无忧城,意思就是拿下了这里之后,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而再过千年,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做汶.川!
吐蕃人多次攻打维州,可这儿实在是太过于易守难攻,打了许多次都没能攻克。
他们就想了许多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美人计。
挑选出了美人,来到维州这儿诱惑城门官,嫁给城门官之后生下了两个儿子。
等到二十年之后这两个儿子长大,就配合吐蕃里应外合,趁夜打开了城门放吐蕃人进城。
终于攻破维州的吐蕃人屠城之后接连攻克松州,保州之地,最后兵临长安城下。
吓的代宗仓皇出逃,吓的城内文武勋贵们,用绳索捆着无数女子送给吐蕃人X乐乞和。
这事儿,与赵佶父子做的事儿可谓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畜生!
“美人计?”李云泽闷声握拳砸在了地图上“等着吧。”
李二在大草原上的会猎举办的非常顺利,草原上的各部落都是非常真诚的向着他们的天可汗表达忠心,献上了骏马猎鹰,白牛羔羊。
对于这些礼物,李二非常满意。
在会猎结束之后,他邀请各部落的贵人头人们,随他一起去往长安城,参加大明宫的落成庆典。
面对天可汗的邀请,没有哪个部落会拒绝。
尤其是在吐谷浑被攻灭,他们的可汗在众人面前献舞之后,那就更是如此了。
草原部落是非常实际的,谁强大就跟谁,绝无半点异心。
当然了,若是衰弱下去的时候,那就是把脸一抹,换上另外一副面孔。
李二很懂这些,所以带这帮人去长安城,也是为了展示大唐的国力与强盛,让他们老老实实的给大唐放牧。
返程的时候,李二的专列后面还加挂了十余节的货车,里面装的都是初步处理过的羊毛,以及煤炭等矿产。
胜州这里已经成为了北地最为繁荣的商贸之地。
来自关内的各种货物被运送到这里,出售给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
而草原部落们,也用他们的牛羊,羊毛皮革,奶酪肉干等等物资作为交换,其商贸发达程度让众多跟来的文武勋贵们都为之感慨。
要知道在铁路开通之前,这里可是穷乡僻壤啊。
胜州这里也是通过李云泽的关系,找到了大型的煤矿,几乎每天都有装满煤炭的火车南下,为整个关中提供着充足的燃料供应。
而且在李云泽的建议下,朝廷甚至愿意低价乃至于免费向百姓们提供煤炭作为燃料,然后禁制砍伐树木。
因为李云泽说了,再这么毫无节制的砍树砍下去,水土流失之下,大河都得变成黄河!
第四百三十章 洛神赋图
古人也不傻,山被砍秃了,下雨的时候下雨的时候山体崩塌水土流失也是看在眼里。
虽然理解的不是多深刻,但是大致的好坏还是能够分辨的。
煤炭的好处大家也知道,之前制约使用的,主要是开采困难以及运输困难。
在这个出门十里地就算是出远门的时代里,大规模的运送物资是一件真正意义上的难事。
相类似的事情,可以参考通过大运河运送漕粮。
一直等到李云泽的出现,带来了先进的开采技术与工具,修建起来了通往煤都的铁路线。
以往那些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或者勉强做到了,也只能落个杨广般下场的大工程,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决。
胜州这边的煤矿自然是属于朝廷的,李云泽的采矿技术和设备,就是卖了一笔钱。
不过问题来了,朝廷在当地开采出来了想比以往堪称海量的煤炭,可当地压根就消化不了。
哪怕是向着四周各地发卖,出货量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真正的消费大头,还是南边的长安城与关中平原。
一千多里地运送煤炭过去,谁运谁亏到当裤子,唯独只能是使用火车。
李云泽收取的运费,非常干脆的将矿场的利润收走大半。
这个问题无解,因为关中之地对煤炭的需求量极大。
关中百姓们已然是用习惯了蜂窝煤与炉子,几块便宜的煤炭可以用上一整天。
可以用来烧宝贵的热水,还能用来维持房间内的温度。
而且各处萌芽状态的工业也都是要用到煤炭,尤其是李二强行要求铁厂必须建造在长安城的周边,甚至干脆就规定在了龙首原的附近。
哪怕李云泽反复劝说,表示铁厂还是建造在煤铁矿的旁边最好,而且铁厂污染很大,建造在皇宫旁边这是沙雕的行为。
可惜李二不为所动,表示如此重要的国之重器,必须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李云泽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是连夜跑路去蓝田县的庄子上生活,平日里没事绝对不去长安城。
除了这些用途之外,大规模兴建的硬化路也是要使用到大量的煤矸石与煤渣等。
长安城内的道路做的还可以,尤其是朱雀大街更是堪称道路的巅峰之作。
可问题在于,朱雀大街那是集中了无数人力物力的面子工程,而且也就只有一条朱雀大街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