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多少税就提多少价,到头来还是朝廷买单。
李二眯起了眼睛“你不怕盐铁专营?”
唐初的时候,为了能够快速恢复经济,大唐采用了与大商家们合作的方式,刺激经济发展与物资供应的快速提升。
无论是盐还是铁,这个时候都是可以私人买卖的。
不过这种事情不可能长久,毕竟秦汉以降都是盐铁专营,这份巨大的利润朝廷是不可能放弃的。
众人的心思都活泛起来,真要是盐铁专营的话,那事情就简单了。
修铁路的铁不要钱,是朝廷来出。
人工什么的更简单,直接发徭役就是。
这可真是个好办法!
李云泽这儿压根不在乎,反倒是笑的更加轻松“无所谓,直接征收走都行。只不过没有我的技术支持,想要在几年内生产出能够修建数千里地的铁轨来,做梦去吧。”
一句话就将众人都给拉回到了现实之中来。
大唐的铁产量一年撑死了也就是千万斤的规模,哪怕别的地方都不用,全部投入到铁路中来,一年能修个百十里地?
想要修到高昌去……嘿,大家伙的孙子或许能见到。
良久的沉默之后,李二再度出声“朕以矿山,地皮,人工,税收入股你的铁厂如何?”
听闻此言,李云泽当即转头看向了面如土色的长孙无忌。
挤出了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长孙无忌艰难点头“我这边都转给陛下了。”
大家都想笑,可顾忌长孙无忌的面子只能是强忍着。
“可以。”李云泽答应的很干脆“跟谁合作都是合作,具体的出厂价格可以计算成本之后再行商谈决定。”
李二满意点头,从衣袖里拿出了书册继续翻看。
暂时解决了价值千万贯铁轨之事后,话题又回到了如何修建长安到高昌的铁路上来。
“朝廷出售二十年的经营权,向民间募集资金修建铁路。”李云泽向着杜如晦说道“直接修到高昌太贵的话,可以先修到兰州嘛。不要心急于一口吃个胖子,一段一段的来修建就是。”
众文武勋贵们纷纷点头,表示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若是只修建到兰州的话,那可就简单太多了。
至于说还是如同长安到胜州,长安到洛阳这种由李云泽自己出钱出力全程负责的方式,谁都不愿意。
这种流淌着钱财的铁路,大家都得分上一杯羹才是,岂能由李云泽自己一个独吞。
当他提出先行修建长安城到兰州的铁路之后,文武勋贵们纷纷踊跃表态要参与其中。
李云泽表示以五千贯为一股作为最低入场标准,确定总额度后以各家的股份分配每年的分红。
见着一众手下们喊出五千一万,两万三万的天价来,李二的心中很不是滋味。
自己修个宫殿都被魏征从提议骂到了现在,可这帮家伙们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万贯家财来,真是可气!
具体的事情安排由杜如晦去做,这也是他的份内之事。
李云泽则是起身去了餐车,准备吃一顿丰盛的晚饭。
晚饭丰盛,是在于食材种类上。
各式蔬菜水果,各式牛羊鱼肉应有尽有。
不过要说到菜肴精美什么的,也就是那样了。
毕竟铁锅还是李云泽弄出来的,这才几年的时间,哪里能那么快的发展出来精美的菜肴文化。
李二随车携带的御厨,其技术水平也就是跟李家庄一样,因为李二的御厨本就是李家庄的厨子。
这也是整个大唐菜肴水准的天花板了。
不出意外的,背着手的李二晃晃悠悠的走到他对面坐下。
迎着李云泽的目光,李二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说了句话。
“朕觉得,世家门阀也很有钱。”
第四百二十九章 餐车定策
只要是皇帝,无论是昏君还是明君,都想干掉世家门阀。
因为这些动不动就传承数百年,经历多个朝代的家族,没有认同感也没有忠诚之心,他们唯一效忠的只有自己的家族。
例如某个世修降表的家族,在山东某地将老家的田地都给占了,把同乡都给变成了自己的佃户奴隶。
每次异族入侵的时候,他们总是第一个上降表,请人家当主子。
正是因为这种见风使舵的本事,才能延续数十代之久,享受土皇帝般的待遇。
甚至于,被他们家族所压榨欺凌过的同乡,还以他们为荣。
对于皇帝来说,当然不可能对这样的门阀世家有什么好感可言。
李二也不是不想动他们,只是门阀世家的影响力极大,实力也很强劲。直接动武不是不行,可却是会引起诺大的动荡。
有自己的表叔作为前车之鉴,李二在这方面向来都是非常谨慎。
毕竟隋末的各路反王之中,哪家没在背后接受门阀世家的支持?
他们是有能力煽动起来浩劫的。
现在的话,李二察觉到了一个能够坑门阀世家的好机会,他相信李云泽也能够看的出来,所以想要跟他一起合作。
拿着筷子的李云泽略作沉吟“门阀世家也想修铁路?”
“嗯。”
李二颔首点头“明里暗里提了好多次了,都是眼热你在铁路上赚的金山银海。”
“他们懂个屁!”
李云泽冷笑一声,却是没有多做解释。
他修铁路的物资,都来自于现代世界,背后的背景非常复杂,哪里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没有现代世界所提供的海量物资与各种技术,就凭大唐现在的生产能力,想要修一条一千多里地的铁路?做梦去吧。
“赚钱的生意人人都想做。”李云泽打量着李二,通过微表情观察确认其并非是想要让门阀世家分一杯羹,当即应声说道“可不赚钱却是非常很重要的工程,也得建才是。”
果然,李二的眼神发亮,饶有兴趣的追问“说说看。”
“已知世界范围之内,还有谁勉强有资格成为大唐的对手?”
面对李云泽的询问,李二想了想说道“前朝三征高句丽,死伤百万却是未能灭其国,可算一个。”
李二对高句丽的敌视可从未都没有熄灭过,他表叔没做到的事情,他想要做到。
“西突厥控弦数十万,威慑西域诸国,当灭之。”
自从诺大的突厥在隋文帝与长孙晟的合作之下,将其直接一分为二之后,一边威慑西域,一边威压中原依旧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国。
现在DTZ已然拜倒在了大唐的铁蹄之下,西突厥那边自然就是下一个目标。
看着李云泽示意自己继续,李二皱眉沉思片刻,不确定的说道“吐蕃地处高山之上,易守难攻,也算是一个?”
不怪李二疑惑,百多年后接连攻破长安城,将汉家百姓掳掠上山成为奴隶的吐蕃,在这个时代里还远远没有展现出那么强大的实力来。
其真正的国力腾飞,是在文成公主嫁过去,李二这个沙雕送上全套大礼包之后。
“没错了。”
李云泽终于出声表态“无论是高句丽还是西突厥,其实都不足为虑。只要大唐铁骑能够过去,自然是摧枯拉朽。唯独吐蕃这儿,若是不加防备,百年之后必将是大唐的心腹之患,说不得到时候还能围攻长安城,让城内诸公将众多女子捆绑起来送给其X乐。”
李二的眼神,瞬间凌厉起来。
若是说李二是真龙的话,那长安城就是他的龙巢。
听闻有人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巢穴,他身上的肃杀之气,真的是让人胆寒。
李云泽没有胆寒,而是平静的说话“天时地利人和,吐蕃占据着绝对的地利优势。”
“高山之上空气稀薄,我等这般常年生活在空气稠密之地的人,若是上了高山,大部分人都会因为空气稀薄而影响到身体状况。”
“轻则需要休息,行动能力大减。重则直接丢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状态下,唐军的战斗力根本就发挥不出来。相反,常年在高山上生活的吐蕃人,已然适应了这种环境,反倒是能够龙精虎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