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页(1 / 1)

('

“这周你们没有过来,我还要出去一趟,年前有些事情要处理,春节前才回来,我想让你推荐几本历史书,晚上没事顺便看看,要国内的啊。”

“行,我想一下,开个书单给你发过来。”

“不用不用,我现在就在西部书城,你说几本就好,多了我也不好带。”

“好,第一本,《血酬定律》,这本书是去年,不,现在算是前年出版的,书店应该有。”杨舒力说道。

“好,我记住了,《血酬定律》。”

“第二本是《万历十五年》,这书是经典,应该也有卖。”

“第三本《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这本书出来一段时间了,书店不一定能买到,网上肯定有,很值得一看。”杨舒力说道。

实际上,杨舒力正在看这本书,是听细说王朝的作者提到这本书并且相当推崇,他让祁燕燕到卓越网买了一本,希望编辑们都看看。现在几个编辑都翻了翻,他也拿过来看。

“行,三本就够了,谢谢舒力。”郎越说道。

挂断电话,杨舒力重新审视一下,这三本书推荐还是到位的,第一本是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密码,甫一面世即受到读者重视,对普通读者而言,阅读感受大多是震撼的。

这也是杨舒力偶尔调侃的“波粒二象性”,明面上一套,暗地里一套,此书揭露暗地里的一套规则,是对前辈《厚黑学》一书的发扬光大。

第二本有凑数之嫌,但如果真想看历史书,这书是必读。

第三本的阅读感受也很震撼,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开端,要理解近代史,鸦片战争绕不过去。

这书对人们的通常认知有颠覆,历史课上说,帝国主义很坏,皇帝不争气,总是启用投降派,老百姓一腔奋勇,积极抵抗,可是没用,还是失败了。

此书的结论是,就算把前面的人全换成林则徐,鸦片战争还是会失败,投降派这么做是有现实原因的,琦善做出的很多选择都比较理智、比较现实,因为你抵抗下去意味着更大的损失。

由于这种观点,此书刚面世时受到暴风般的批判,好在此时社会风气相对宽容,作者没有受影响。如今,这书已经成为经典。

晚上和黄敬蜀继续讨论二胎的事情。

黄敬蜀妈妈找她谈过,让她到医院检查一下,然后开始吃药,她没去。

她想,以后可能再生一个,还是不吃药为好,但她没有给她妈讲,而是试探一下她爸的态度,结果她爸表示支持。

这个想法,她没有对杨舒力讲,反正现在工作忙,再等一段时间,说不定事情有变化。

杨舒力表示,这事完全看黄敬蜀态度,他都可以,一个是养,一群也是养。

但实际上,从他个人的角度,是希望维持现状,即涛涛和妮妮就行了。

主要问题在于,无论第二胎是男是女,都有点不对劲。

如果是女孩,妮妮的处境有点尴尬,他不希望这样,希望妮妮是唯一,可以全力投入对她的爱。

如果是男孩,那就闹腾了,两个涛涛,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不能算是正确的事重复做吧。

但他不能以个人的盘算对待这事,如果黄敬蜀想要,那就要呗。这是她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他得支持。

不光黄敬蜀,还有父母辈,应该也是支持的,就拿秦华玉和姨妈来说,她们刚好碰上计生时代,只能生一个,形势严酷,一般人是做不到超生游击队那个份上的。

两个孩子是最正常的情况,从社会角度讲,两个孩子能保持正常的代际衔接,不仅合情理,而且科学。

某研究历史的作者说,我国家庭的传统目标是三个孩子,从社会历史的环境原因,也就是大数据看,三个孩子中,一个死于战争,一个死于饥荒,只有一个能存活下来。

所以,黄敬蜀要二胎,杨舒力不会拒绝。

“第二个无论是男是女,都姓杨。”黄敬蜀说道。

“这个……有点分裂,还是姓黄吧。”杨舒力说道。

“那你去问你爸妈,看他们怎么说。”黄敬蜀说道。

“好吧,也听你的。”杨舒力说道。他实在没勇气去对秦华玉和杨升元说,二胎生下来也姓黄。

现在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是通常的做法,你让第二个孩子跟哥一个姓,有什么理由?

杨舒力打算对姓氏问题放弃不管,这样,他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提供一点蛋白质。

什么时候“供货”,两人商量了一下,不需要特别处理,保持以往的生活习惯,只是需要戒酒,等黄敬蜀算好自己的日子,就抛弃套子。 ', ' ')

最新小说: 被送给敌国主将之后 美强惨反派重生以后 糟糕!和死对头互穿了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农家小夫郎重生招赘婿 穿成反派暴君的旧宠[穿书] 反派渣男人人爱[快穿] 每个世界都是火葬场[快穿] 禁忌妖娆媚君侧 重生之下堂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