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位编辑也挺满意,一下拿到8千多,今年春节是有的花了。
发完钱,大家有点坐不住,开始泡咖啡,董禾珊过来询问,杨舒力也要了一杯。
喝完咖啡离开公司,有一种放寒假的轻松感。
明天回家,要不要买点东西带回去呢?好像用不着,对了,有家跛子红油兔丁挺好吃,可以带回去给秦华玉尝尝,不过有点麻烦,万一塑料袋破了,全是油……
手机短信铃声响了,拿起一看,是何筱芹发来的:“我妈手术做了,很成功,在医院观察几天回来。”
想了想,回了两个字:“很好。”
“谢谢你。”何筱芹又发来一条信息。
杨舒力停下脚步,低头看着这几个字,什么意思?
这不是说谢谢的关系啊,履行协议就行了,这是客套话还是要赖账?
如果要赖账,他也认了,毕竟是他第一个喜欢的女人。
自从和张有路去她住处打扫时见到她,以及婚礼上又见到她,多少个夜晚,是她的音容支撑他度过漫漫长夜,就算送她的礼物吧。
“你能不能帮我把那幅画取下来。”不知为什么,他一直记得这句话,这个场景,以及她温柔的声音。
这个信息就不回了,杨舒力正打算把手机揣回兜里,又来一条短信:“你什么时候放假?”
呼吸急促起来,诚信女人啊。
稍一寻思,回复道:“已经放了。”
没说谎,我是已经放了,工资奖金都发了,没我啥事了,只是还没回重庆。
“明天行吗?”又来一条短信。
杨舒力看着短信,咽了一口口水,太有契约精神了。
“可以。”
“明天下午再联系。”
“好。”
两人的通信结束,杨舒力两眼发直,甚至下身也有了反应。
这都什么事啊,看来平时对自己的德行是高估了。
原本明天回重庆,改变计划,今天下午就回去。
只是,晚上音乐广场或许会……算了,就算碰到她,也只是说两句,而且还可能碰不到。
定了,马上收拾行李,回家。
第215章 初履
1月12日下午4点半,杨舒力走出重庆市汽车北站,开启“寒假”生活。
上车前给秦华玉打过电话,到家后,床单已经铺好,被子也拿出来了。
“你们学校现在才放假啊,我们放几天了。”秦华玉说道。
“大学一般放得晚些,我是一放假就走了。”杨舒力说道。
“你们好久开学?”秦华玉问道。
“2月10号。”
“比我们早几天,够了够了,要在屋头耍一个月,好好休息,想吃啥子就给我说哈。”秦华玉乐呵呵说道。
吃吃吃,只知道吃,“食色性也”才是博大精深的民族底蕴。
把ThinkPad T20放到桌子上,感觉少了点什么,对了,是音箱,那对漫步者音响随电脑一起送给薛琪了,没关系,这一阵不听音乐。
有点小遗憾,走得仓促,没有给秦华玉买礼物,让她高兴一下,现在不好明着给她钱,而且家里也不差钱。
晚上洗了澡,躺在被窝里,感觉特别温暖,心情也激动。
明天,明天,有首老歌唱的,“努力奋斗实现四个现代化啰喂,我们的明天我们的明天比呀比蜜甜①。”
那首歌是七十年代末的电影主题曲,那时说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指的现在。
四个现代化是否实现,居然没人提了,社会就那么健忘吗?但后面那句歌词唱对了,我们的明天比呀比蜜甜。
今晚可不能洗内裤,挺过今晚,就是胜利!
白天旅途劳累,加上精神兴奋,一觉睡下去,醒来已经是早上7点半。
起床后没什么事干,也不想出门一个人闲逛,看见秦华玉要出门买菜,赶紧跟上去,要和她一起去菜市场。
当然,这也是为晚上的事情做准备,白天多陪陪她。
这次去菜市场有收获,买了刚上市的儿菜,用清水洗净,抹上盐,放置几个小时,再放入泡菜坛子,第二天就可以拿出来,加入花椒油、红油辣椒等调料,吃起来脆嘣脆嘣的,特别可口。
秦华玉买了一块牛后腿肉,用芹菜作配菜,加入蒜苗,下锅爆炒,也是很好吃的菜,不过这道菜由杨升元炒,他火候掌握得好,不会把牛肉丝炒老。
两人带着一大堆菜回屋,秦华玉开始处理菜,杨舒力则打开电视,随便看着。
中午吃完饭,看会电视,上会网,还上床睡了40分钟午觉,此为养精蓄锐之意。
下午4点过,如期等到何筱芹短信:“今天有空吗?”
“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