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升元和向叔叔的处境就不去想象了,肯定比较恼火,而自己,恐怕也得重操旧业写稿子了。
从叶老师那篇稿子后,再也没有动笔,不过,经过这件事,对特稿的认识也深了一层。
所谓真实是相对的,即便是叶老师这篇稿子,也做不到完全真实,也有造假部分。
要认清特稿的本质,它不是报告文学,也不是特别报道,新闻场缺了它毫无影响,本质就是娱乐大众!
如果酥肉生意失败,重操旧业,我要步子大一点,胆子大一点,像那些特稿大拿一年挣几十万,是有可能的。
中午曾经想过到百宏路去看一下,马上打消念头,告诫自己要沉住气,生意好不好都一样,我去了也没用。
好不容易挨到下午放学,终于忍不住了,出校门后往前走了一段,没有去赶公交车,而是拦了一辆出租车,对司机说到百宏路北段。
下车后一看,心往下一沉。
卷帘门拉上了,店招上写着元酥肉几个字,其他什么都没有。
是因为出了事关门,还是卖完了?杨升元他们肯定在家等着的,杨舒力急忙往家里赶去。
要是生意不行,今天晚上我就整理素材,明天动笔。
杨舒力这样想着,掏出钥匙开门。
首先看到向叔叔的脸,他站着的,探头朝门口张望,红光满面,杨舒力看见他的表情,放心了。
杨升元坐在沙发上,看见他笑了笑。
“关门有点早嘛。”杨舒力平静地说道。
“下午3点就关了。”向叔叔说道。
“生意怎么样?”
“卖了3百袋。”向叔叔大声说道。
两人讲述今天的开业经过,按照杨舒力的规划,没有搞任何庆典和装饰,上午9点开店后,杨升元拿着一盘酥肉,用牙签插着,让顾客试吃。
因为是新开的店,一些经常路过的人注意到了,停下来看热闹,有人试吃了,说很脆,很好吃,其他人也跟着试吃,然后就掏钱买。
上午平平淡淡过去,中午迎来小高峰,有人买了就在旁边吃着,摊位前聚集了一些人,引来更多的人观看,这时没有让顾客试吃的时间了,向叔叔在灶前做酥肉,杨升元在柜台前卖酥肉,两人都很忙。
让两人感到吃惊的是,离店面几百米距离的重庆市一中,来了好几拨女生,也不知从哪得到的消息,每人买一袋走了。
“那些学生有钱哦,她们问都不问,一来就掏钱买起走了。”向叔叔感慨道。
杨舒力笑而不语,一中和二中的学生,是重庆市中上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买6元一袋的酥肉还皱眉头的话,这生意是做不下去了。
中午的高峰期持续时间比较长,一直到下午一点半,两人才缓过劲,吃了点东西填肚子,到下午3点,有些备料用得差不多了,两人决定关门。
“你们觉得这个生意做得走不?”杨舒力问道。
“做得走,舒力你不要担心,绝对做得走。”向叔叔说道。
“舒力,今天的钱给你啊?”杨升元问道。
“买材料的钱还有吗?”
“还有。”
“给我嘛。”杨舒力说道。
杨升元把今天的收入交给杨舒力,共1800元,已经去开餐馆时有来往的银行店面换了整钱。
随即掏出小本子把账记下,他手上还有一千多元买材料用。
待会杨舒力回自己房间,也会在小本子上记下账目,每天的收入,什么时候发工资。
杨舒力从杨升元递过来的钱中数了6百元,余下的钱塞进兜里,拿3百元递给向叔叔:“向叔叔,这个钱是开业红包,不是工资哈,拿着。”
“用不着嘛,舒力……”向叔叔用手拦着。
“没关系,今天赚钱了高兴,你们也辛苦了,拿着嘛。”
“好好好。”向叔叔咧着嘴把钱收下了。
又把3百元往杨升元前面的茶几上一放,“爸,这个是开业红包,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要和公款混一起了。”
“哎呀,花就花”,杨升元把钱抓在手里,“走,下楼,我请客。”
“等一下,我有件事要提醒你们两个。”杨舒力表情严肃地说道。
从现在开始,关于元酥肉任何金额,不要在别人面前提起!杨舒力严肃告诫二位前辈。
运作成本,特别是每天的收入以及月收入,对任何人都不要提!
旁人一看元酥肉火爆,说能赚不少钱,说了也就说了,没人去深究,重庆市很多小店铺的生意都火,很正常。
但如果你说“元酥肉每天赚1千元”“元酥肉开业第一个月赚了3万”,很快就会传开,明确的数字会对人产生强烈的刺激,保不准就有人一咬牙,把家里存款取出来,再开一家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