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丹不知就里,见到谢无瞳还觉得挺新奇:“谢探员又换发色啦?白毛诶,更好看了,比之前的挑染要好看。”
“你要给谁好看?”谢无瞳晃晃悠悠地坐到进门的档案堆上,眼神发虚。
戚徨把她提溜起来,安到正确的座位上,言简意赅地说:“歇着。”
“哦。”
“不对,不能歇着啦,来案子了。”余丹抱起刚才谢无瞳一屁股坐上去的卷宗,“鹿城警局请求协助调查的,连环杀人案。总局怀疑有杀人鬼作祟,派到我们这儿了。”
刚趴到座位上的谢无瞳,又从办公桌上弹了起来。
“我们念,你听着。”萧悟生把她按了回去。
他打开卷宗,扫了一眼之后,整个人僵住,半天没出声。
谢无瞳等了半天,没等到有声卷宗服务,忍不住睁眼,抽过卷宗。
“什麽案子,你这麽大反应。”
“阿瞳……”他慌忙伸手,想要把卷宗抽回来,“你不如休息几天再看,今天就别费神了。”
“啊?哪能过几天,这可是连环杀人案,晚一秒,都有可能出现新的受害人。”余丹不满道,“萧探员,你自己想摸鱼也就罢了,别带坏谢探员。”
谢无瞳看着卷宗,也神色平淡地说:“余探员说得没错,这类案件,耽搁不得。”
她的心里,远没有表面看上去这麽平静。
鹿城警局请求协助调查的连环杀人案,兇手的作案手法,跟萧老探长最后办理的案件,兇手的作案手法,一模一样。
野狗与兇器(一)
四年前,鹿城警局接到报案,有人在港口货柜区,发现了一具腐烂多日的男尸。死者是在港口卸货区工作的一名作业工人,他们到达现场的时候,尸体已经被野狗啃食得差不多成骨架子了。
还没等他们的调查有所进展,另一具尸体又被发现。
第二名死者是一个小乞丐,尸体跟第一个案子一样,伤口被野狗啃食,同样遭到严重破坏。
然后是第三具,第四具。
四名死者,遍布各个年龄段,男女老幼都有,相互之间毫无共通点。警方将其定性为无差别连环杀人案。
那时谢无瞳学业繁忙,找萧老探长的次数少了很多。直到发现第四具尸体的时候,老探长才迫于无奈,请她帮忙。
他们怀疑,这四起案件互有关联,一次两次尸体被狗啃是巧合,三番四次出现这种情况,就很奇怪了。
谢无瞳提了个思路,请鑒证科提取了现场的附近的泥土做鑒定。最后,他们在四起案件的现场附近,都发现了狗粮的成分。
这下,四起案件的关联点有了:兇手在死者身上撒了狗粮,故意引野狗来毁尸灭迹。
但问题是,如果兇手只把狗粮洒在死者身上,野狗理论上会先舔食尸体身上的狗粮,而不会直接去吃尸体。但尸体的其他部分,都没有发现狗粮的痕迹,也没有野狗的唾液。
四具尸体都被破坏得太过严重,他们很难再找到其他有效线索。还是谢无瞳研究过发现,野狗吞食尸体有个规律:它们都优先从死者的伤口处开始啃食。
是兇器上沾了狗粮,还是兇手往死者的伤口里塞了狗粮?
她正要把这个发现告知老探长,却怎麽都联系不上他。
一天后,老探长作为这个系列案的第五名死者被发现。
这次,尸体很新鲜。谢无瞳强忍悲痛,跟贺临一起检查了老探长的伤口。伤口外沿跟前面四名死者的伤口一样,被野狗啃食过。
他们在伤口内侧,检测出均匀分布的狗粮成分,证实狗粮就是被涂抹在兇器上,进入死者身体的。
谢无瞳第一时间想到,兇手这麽做,是为了掩盖尸体伤口的形状。
这说明兇器的形状很特别,而兇手出于某种需要,必须使用固定的兇器作案。
她想了个办法,把老探长的尸体冷冻起来,往伤口处灌入硅胶,再脱模观察兇器的形状。
结果让她大失所望。
刺死老探长的,真的就是一把常见的短刀而已,毫无辨识度,对指认兇手完全没有帮助。
而老探长的死亡,也让警局下定决心,推出测谎仪,组织全民测谎。
那时,测谎仪技术已经是刑侦界的权威,但还没有广泛普及于各个警局。那是有史以来,警局组织的第一次全民测谎。
结果真的有一个人,没敢来参加测谎,他跑了。
警局开始搜捕,最后那名逃犯被发现死在山上,维持手握短刀刺向自己的姿势。而那把短刀的形状,跟老探长的伤口形状恰好吻合。
而那名逃犯,是另一桩案件的受害者遗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