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贞观悍婿 > 第1072页

第1072页(1 / 1)

('

迎接他的是陆德明长子,陆敦信,而他,便是褚遂良所要之东风。

大汉立国第一试,若没有大儒之名坐镇,岂不是让天下学子看了笑话?陆敦信虽然没有继承陆德明大儒学风,但经诂之道,亦有成就。

再加上他为陆德明长子,天下儒士就算不给他陆敦信面子,也会给已逝的陆德明面子。

“原来是褚先生,素闻褚先生于长安一带传书教学,颇有孔孟之风,数日前又受汉帝恩典,重开文学馆,成为大汉开国首举的主官,想不到今日竟屈尊前来,陆某何德何能,诚惶诚恐。”

褚遂良道:“敦信何出此言?尊父一代大儒,乃天下儒士之楷模,身为儒子,我前来吊祭,合情合理。”

“请。”陆敦信将褚遂良引至后堂,待他吊祭完毕后,才引入正常招待。

坐定后,褚遂良才与陆敦信交谈。

“敦信,你虽久居西郊,想来汉帝的名声,也有所耳闻,不知你对汉帝怎么看?”

“我对汉帝素有耳闻,汉帝此人心怀天下,更有许多奇思妙想,且不说烧烤吧,工业城,那火药与大炮就是世间罕见,堪称才妙无双。”

褚遂良长叹一声:“是啊,我虽跟随汉帝不久,但早已听说他的惊世之举,有时候我甚至在想,我与他相处的,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时代?”

陆敦信轻轻笑道:“褚先生说笑了,喝茶。”

上好的清茶奉上,褚遂良也没有客气,以茶礼轻勉一口,顿觉神清气爽。

“好茶,”褚遂良道:“大唐乱后,好久没喝过这种品级的清茶了,也多亏了汉帝文韬武略,举世无双,才有你我今日一谈。”

“既然敦信认可汉帝,那我就直说了,科举一事,汉帝已然委托于我,然褚某自觉不才,无法为天下举子主考,敦信师承大儒陆老先生,又是其长子,当可为儒家之代表,召天下举子,共赴长安。”

“你以为如何?”

陆敦信犹豫不已,他拱手谦道:“褚先生,陆某虽师承家父,但学术训理不及家父万分之一,哪里堪当儒家代表?还请另请高明吧。”

褚遂良见对方没有马上答应,劝道:“敦信,你之才能我岂能不知?虽不及陆老先生,但也学了十之八九,何况你若答应,陆老先生之作定能流传更广,对于儒家一道而言,岂不美哉?”

“即使陆老先生知道了,也会答应的吧。”

陆敦信还有顾虑:“可是……”

“不用可是,敦信替父传经,更为广大学子的典范,当是义不容辞之举,为何扭扭捏捏作女子态?难道是不愿陆老先生所著让更多人看到?”他步步为营,向着陆敦信最后的心理防线逼近。

“敦信啊,陆老先生塔中之书,灰尘都快有碗底这么厚了吧。”

提及此事,陆敦信终于下定决心。

“也罢,那我便豁出这张老脸,与褚先生共议大事,不过我一人不足以成事,二弟陆庆叶在经书诗文上亦声名远扬,国要策论更是颇有观点,可邀他一起。”

陆庆叶?褚遂良心中大喜,这可真是意外的收获。

要知道陆家三子,唯有这陆敦信与陆庆叶学得几分陆德明的真传,若是两兄弟一同出山,简直是大汉之福。

褚遂良没有给他任何回旋的余地:“就这么说定了。”

陆敦信与陆庆叶的出山,影响了诸多学子。

一些正在观望的学子,终于出手。

定州鼓城县。

一位中年人收拾好行囊,拜别家中妻儿老小,准备向长安出发。

结发妻子问向男人:“你不是说长安太远,不愿前去?”

郭正一摇了摇头,叹道:“我寒窗苦读数十年,虽不说饱读诗书,但也自恃有些本事,大汉新立,当以寻访良才之意拜访我,而不是我去参加科考争得名次,所以我之前才借口长安太远,不愿前去。”

妻子追问:“那现在又是为何?”

中年男人露出笑容,解释道:“那可是陆老先生的手迹,此凡陆敦信、陆庆叶出山,陆老先生的手迹必然现世,我若不前去瞻仰一番,岂不是白读了这么多年书?”

蒲州汾阴县。

有位十八岁少年郎白衣快马,向着长安奔赴。

“少爷,我们这么着急去长安,为什么呀?”

薛元超轻轻笑道:“你懂什么,大汉初立,天下英雄皆来投效,尤其是首次科举,必然聚集许多文人奇士,我辈少年当一马当先,与诸多先辈一较高下。”

“看看是他们的诗书文章厉害,还是我薛元超的少年意气厉害。”

“风云涌动竞长安,岂负我辈少年郎!”

第981章 :辩局

今日南阳新野,有故人策马而来,此人正是来济的好友令狐德棻。

来济正在屋内阅读书卷,偶得百思不解之处,抬眼一见,却是那位酷爱身披狐裘的虎脸男子快步进屋。

令狐德棻见来济还在看书,不耐烦道:“临时抱佛脚有什么用?会试在即,你快与我速速前往长安,晚了就得再等一年。”

来济:“我不去。”

“你听听你说的是什么人话?”令狐德棻满脸鄙视:“我说来济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考功名就算了,你的理想呢?当初是谁信誓旦旦地跟我说要修《晋书》来着?没有文学馆地帮助你修的成《晋书》?”

来济见他语气极冲,也不惯着他:“你说的才不是人话,我修不修《晋书》与你何干?赶紧从我家滚出去。”

令狐德棻也不再和他废话,单手将他提起,扔上马背,策马而去。

新野城中中留某人无可奈何的呼喊,久久不曾散去。

原定于一个月后的科举,因为春雨和学子呼吁的缘故,足足推迟了二十天,这也给了很多学子交流的机会。

秦怀道在褚遂良的陪伴下,悄悄访走各个学舍,查看这些学子的情况。

除了各地学子交流之外,陆敦信与陆庆叶算是最忙碌的考官了,大量学子登门拜访,只为求见大儒陆德明之亲笔手书,褚遂良给他俩临时找的住处门槛都快被人踏破了。

至于各地学子,也时常有论学之景发生,情到激动之处,还会争吵辱骂,倒是有些学术氛围。

走访一番后,秦怀道一时兴起,带着褚遂良一同感受下这些学子平日的伙食。

按照褚遂良的要求,文学馆下所有长安的房舍都改成学舍,接纳天下学子,又有各处合适的客栈,作为临时学舍补充。

所有学舍必须按照文学馆制定的伙食标准,为进京赶考的学子提供伙食。

两人来到一家客栈,和掌柜的打过招呼过后,特意点好学子吃食,这才开始等待。

恰逢此时,客栈内有两拨学子因为意见相左而争论起来。

秦怀道不知道这些学子来自哪里,褚遂良倒是清楚得很,他向秦怀道解释这两拨学子分别来自陇右道和山南道,按道理他们没有理由起冲突,可是就在前几日有山南道的人骂陇右道的人土包子,结果双方就开始互不顺眼。

才解释完,山南道的学子开始炮轰。

“陇右道这等蛮夷之地,也有学子么?《诗经》《国风》我就不说,陆德明先生的《周易注》你们看过吗?天下大势你们分得清吗?穿得一群野蛮人的样,也好意思跑来长安丢人现眼。”开口的山南道学子李易,他自恃饱读诗书,尤其看不起陇右道这帮穿得乱七八糟的人。

“李易,你家不过是有些臭钱,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以为陇右道就有出过大儒吗?”来自陇右道的苏宝贞冷言反驳。

“哼,大儒?你倒是给我说出一两个啊?”

苏宝贞仔细回想,发现自己还真没听说过陇右道有什么大儒,自古大儒居中原,即使北方或偏南地域,大儒也很少得见。

好在他很快就给自己找到退路。

“大儒有什么了不起,我辈读书人,当人人争成大儒,你们山南道无进取之心,整日只能跟在大儒身后,也不想想,那些大儒的本事,也是你能学得来的吗?”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