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0章 一败势难回
皇帝陛下,的确病的更严重了。
在上一次命令太子监国之后,这位坐朝三十馀年的皇帝陛下,就几乎不在过问朝政,躲在后宫,连人也不怎麽愿意见。
几个宰相里,也就只有崔垣见过他。
皇帝陛下这一次病的很严重。不仅吃饭吃的越来越少,有时候还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而且脾气越发暴躁。
最近两三个月里,他已经打杀了至少三十多个宫人。
连太医,都被杀了好几个,现在已经没有太医愿意去给皇帝陛下诊病了。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皇帝陛下的病情更加严重,已经连续两天没有合眼了,情绪也愈发燥狂。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愿意走出崇德殿,就把自己关在这间天子寝殿之中,怎麽也不肯出去。
谁若是建议他出去透透气,他便雷霆大怒。
仿佛一出崇德殿,就会被奸人所害一般。
几个宰相在政事堂把日常的事情都处理完了之后,便结伴来到了崇德殿,此时太子殿下,早已经在崇德殿外等候许久,崔垣赶了上去,带着几个宰相,对太子欠身行礼:「殿下。」
太子此时,也是眉头紧皱。
因为皇帝陛下躁狂发病的事情,的确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人就是这麽奇怪,他虽然有弄死老父亲自己登基即位的念头,但毕竟还没有来得及这麽做,眼下老父亲似乎真的病重了,太子殿下心里,又忍不住有些伤心。
毕竟父子一场,皇帝陛下这些年虽然对他不是特别喜爱,但不管怎麽说,也没有废黜他的太子之位。
二人之间的父子感情,还是有的。
见到崔垣之后,太子殿下叹了口气,问道:「今天政事堂,没有什麽要紧的事罢?」
「有一件事,要禀报太子殿下,不过不是特别要紧。」
崔垣微微欠身,把平卢军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最后总结道:「这个事情,现在朝廷一时半会查不清楚,不过按臣等推断,婺州那边的奏报,应该是切实可信的。」
「平卢军,多半的确想要染指江南。」
太子殿下脸色不太好看,沉声道:「这些节度使,真是没有一个老实安分的。」
他看了看崔垣,闭上眼睛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道:「顾渊怎麽说?」
「顾文川奏报说,这个李昭想要做江东招讨使。」
崔垣默默说道:「说只要他做了这个招讨使,一定能够剿灭河西贼,保证江东赋税恢复正常。」
太子冷笑道:「果然心怀不轨。」
「都趁着朝廷大事在身,开始裹挟威逼朝廷了。」
太子看了看崔垣,以及崔垣身后的几个宰相,思索了一番之后,开口道:「江东的事情,就交给政事堂决断罢,尽量保证江东维持现状,同时决不能让平卢军染指进来。」
「至于这个李昭…」
太子殿下握拳道:「孤已经记住他了,等孤缓过一口气来,第一个拿他正国法!」
崔垣这会儿,已经明白了太子的意思,连忙低头道:「老臣遵命。」
太子闭上眼睛,继续问道:「还有什麽别的事麽?」
「别的大事倒没有,不过有一件小事,要禀报殿下。」
太子看了一眼崇德殿,点头道:「你说?」
「老臣的从子崔绍,最近从宣州回到京城了,不过至今没有差事,他是从宣州刺史任上调回京城来的,殿下看哪里有没有他能做的事情…」
「也让他替殿下分分忧。」
太子一怔,哑然道:「吏部没有议?」
「吏部自然议了,定的是礼部郎中。」
「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因此老臣特意知会殿下,让殿下知道这件事。」
「礼部郎中…」
太子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缓缓说道:「既然有缺,让他先做着吧,哪天得空了,让他到东宫来一趟,孤跟他见一见。」
「见过之后,才好知道他到底适合什麽位置。」
崔垣神色平静,低头拱手道:「老臣代崔绍,拜谢殿下。」
太子殿下摇了摇头,正要说话,突然从崇德殿里走出来一个小太监,这小太监左看看右看看,然后直奔崔垣而来,来到了崔垣面前之后,小太监低头道:「崔相公,陛下召您进入说话。」
崔垣一怔,有些不可思议,问道:「只老夫一人吗?」
太子在这里等了一个上午了都没能进去,他这个做臣子的刚到就进去了,哪怕撇开政治因素,也多少有点不太合适。
这小太监飞快的抬头看了看太子,又看向崔垣,低头道:「是,陛下只说了崔相公一个人。」
崔垣还要再说话,太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道:「既然父皇相召,崔相便进去罢。」
「等崔相出来,咱们再继续说。」
崔垣应了一声,跟在这个小太监身后,一路进了崇德殿。
崇德殿里,已经到处都是浓烈的药味,浓重到有些呛人了。
崔垣上一次进崇德殿,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前的事情了,而上一次他来的时候,崇德殿里虽然也有药味,但是远没有现在这麽浓。
崔相公微微皱眉,不过还是跟在小太监身后,一路进了崇德殿,到了后殿之后,果然见到了已经许久没有公开见面的皇帝陛下。
', ' ')('崔垣飞快抬头,看了看皇帝。
此时的皇帝陛下,只穿着一身紫袍,坐在书案后面,书案上,摆着一沓沓厚厚的文书,皇帝陛下正在翻看其中一份文书,不过神情已经有些不太对劲了。
他头发有些杂乱,两只眼睛里已然密布血丝,而且明显比先前瘦了一大圈,甚至有点面容枯槁了。
崔相公只看了一眼,便飞快的跪了下来,叩首行礼道:「臣崔垣,叩见陛下。」
皇帝陛下放下手中的文书,用疲惫至极的眼神,看了看崔垣,沉默了许久,才开口说道:「起来罢。」
崔垣爬了起来,低头道谢。
皇帝直勾勾的看着崔垣,过了许久才问道:「崔相是建兴二年生人罢?」
崔垣心里一惊,连忙低头道:「是,老臣正是建兴二年生人。」
「朕…」
皇帝闭上眼睛,默默说道:「朕是建兴六年生人,那个时候,还是皇祖在位。」
崔垣完全弄不清楚皇帝陛下想要说什麽,只能低着头,一言不发。
「崔相是哪年入仕的?」
「兴化二年。」
皇帝陛下闭上眼睛,声音有些沙哑了:「朕即位之后的第二年。」
「是。」
崔垣深深低头道:「老臣自入仕以来,蒙陛下一路拔擢,方有今日。」
皇帝不接话,只是自顾自的说道:「崔相拜相,也七八年了罢?」
「陛下英明,老臣位列政事堂,正是七年有馀。」
皇帝看着崔垣,继续说道:「朕即位,崔相入仕,又在政事堂七年时间,对于本朝的事情,朝廷里比崔相通晓的人不多,朕有一个问题要问崔相。」
崔垣低着头,声音恭谨:「臣知无不言。」
皇帝看着低着头的崔垣,张了张嘴,却什麽话都没能说出来,他尝试好几次,似乎终于鼓足了勇气,声音沙哑着问道:「你觉得…」
「朕这个皇帝…」
皇帝陛下声音有些颤抖了:「如何?」
崔垣闻言,也是身子一震,他抬头看着皇帝,君臣二人对望,一瞬间,崔相公似乎明白了什麽。
他又看了看文书堆积如山的桌案,心里已经想明白,皇帝陛下的病,是怎麽来的了。
他虽然人在崇德殿,但是对于朝廷里的事情,并没有完全放下,甚至比起从前更加关心了。
因为,这位皇帝陛下,现在极其清晰的看见了,他执掌了几十年的国家,正在飞速的衰落之中。
而他…全无办法。
只能躲在崇德殿里,假装事情都是太子做的,假装自己什麽都不知道。
而随着局势进一步恶化,他的心病也越来越严重。
因为他已经,极其清楚的看到了亡国的趋势。
这对于一个在位几十年的皇帝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更不要说,这是一个已经存在了二百多年的国度了。
「陛…陛下…」
崔垣深呼吸了一口气,努力措辞了许久,然后低着头说道:「陛下天资英瑞,聪明过人…」
「说点实在的罢。」
皇帝陛下两只眼睛里,密布血丝,他咳嗽了两声,喃喃道:「咱们君臣,也算是老朋友了。」
「陛下即位之初,英明睿断,有中兴大周之相,只是,只是…」
崔垣沉默了许久,最终长叹了一口气,低声道:「只是后来,有…一些懈怠了。」
皇帝直勾勾的看着崔垣,目光也变得凶狠起来。
「国事至此,就只是懈怠吗?」
崔垣再一次低头,却无论如何,也不敢再继续说话了。
「朕在这里,关了自己几个月,也想了几个月了。」
「朕…」
他猛的抓了抓自己的头发,神态有些癫狂:「朕…想不出,想不出挽救的法子。」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满是皱纹的脸上,已经是泪流满面:「朕想不出来啊…」
「列祖列宗,列祖列宗…」
他呢喃了两句,踉踉跄跄的站了起来,然后仰面就倒,重重的摔倒在了平地上。
崔相脸色一下子变得雪白,他站了起来,抢上前去,失声大叫。
「来人,来人!」
「传太医,快传太医啊!」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