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9章 帝星飘摇
「还有就是。」
李云看向李正,继续说道:「你们不在婺州的这段时间,我遴选了四个都尉,三叔占了一个位置,少将军跟赵成,也各自占了一个,第四个…」
「就是瘦猴你了。」
李正整个人呆愣在原地。
这件事,李云事先并没有跟他说,一直到这个时候,他也是刚知道,听到了这句话之后,他连忙摆手道:「二哥,我…我不成的。」
他看着李云,面露难色:「我跟在二哥身边,跑个腿就行了。」
他这话一说出口,李云还没有表态,一旁的刘博已经狠狠掐了一下他的后腰,疼的李正龇牙咧嘴。
李云觉得有些好笑,开口道:「咱们都是一起长起来的,我这个刺史都干了,你这个都尉有什麽做不得的?」
李正心里还是有些慌乱。
他没有干过什麽大事,到目前为止,做的最大的一件事,也就是这回出去,带了一千来个人去扮河西贼了。
突然做都尉,他心里还是有些没谱。
这主要还是因为,李云升的太快了。
从青阳县的都头,到婺州的刺史,一共也就两年时间,而李正也就跟着他,完成了不知道多少级连跳,到这会儿,李正的心态都还没有完全摆正。
李云低头喝茶,缓缓说道:「这个都尉,你必须要干,不管成不成,都要试一试,要是你将来实在不成,我再给你安排别的事情。」
「往后,情报的事情,就让老九去办,你的精力,就放在干好这个都尉上,把你的都尉营带好。」
说到这里,李云起身,拍了拍李正的肩膀,轻声道:「争口气,我让邓阳跟着你。」
李正这才有些恍惚的点了点头。
李云又看向刘博,缓缓说道:「老九,这个做情报的差事,也十分要紧,甚至比这四个都尉都更加要紧,你要是能做好了,将来的功劳簿上,我记你一个头功。」
情报,就是一个势力的耳目。
耳目,有时候的确比手脚更加重要,就像平卢军的探子,早早的就把触手伸到了江南,而李云至今对婺州越州以外的地方,都知之甚少。
甚至因为信息量的缺失,对于整个天下的局势认知,李云也都有些片面。
刘博先是点头,然后抬头看向李云,突然笑着说道:「二哥,我能用绿林道上的人麽?」
在座的三个人,其实都是绿林道出身,绿林道一般人接触不到,他们三个人却是知道其中的门路。
黑话,切口,还有林林总总的门道,他们三个人谁都会说。
可以说,绿林道就是他们的本行,他们接触绿林道,比正常人要轻松太多太多了。
李云想了想,点头道:「你心眼子多,你只要信得过,就没有问题。」
顿了顿之后,李云又叮嘱道:「不要出什麽差漏。」
刘博微微低头道:「二哥放心,我办事情从来谨慎。」
「那好。」
李云站了起来,朝外走去:「今天有一批匠人要进驻军营,我要去瞧一瞧,你们俩在这里歇歇,等我忙完了。」
「晚上咱们兄弟聚一聚,喝顿酒。」
刘博跟李正都站了起来,笑嘻嘻的点头应下,送李云出大帐门口的时候,刘博才想起来正经事,开口道:「二哥,我们这一趟劫了三个州的秋税,有一路距离越州近,就送到越州去了,其他两个州的秋税,正在送回来的路上。」
「不过我清点过,每一个州的秋税,似乎都不太够。」
李云停下脚步,看了看他,然后笑着说道:「看来这个世道,大家都不愿意缴税,咱们还是帮他们平了帐了。」
「可不是?」
刘博有些无奈的说道:「从苍山下山之后这两年,别的事情没干,净给那些老爷们平帐了。」
李云哑然一笑,拍了拍刘博的肩膀:「晚上喝酒,不要忘了。」
刘博笑着应了,目送着李云离开之后,扭头就拉着李正进了大帐,脸色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骂道:「你真是个笨猴子,蠢猴子!」
李正莫名其妙被他骂了两句,立时有些生气,不过他很快想到可能是因为都尉的事情,皱了皱眉头之后,就又坐了下来:「三叔是军队出身,二哥起来之后,他又一路带兵带到现在,苏将军跟赵将军,更是将门出身。」
「他们三个做都尉,合情合理,我会的不多,大多数时间都是跟在二哥身后打打下手,我怕坏了二哥的事情。」
刘博用手指敲了敲桌子,闷声道:「那你姓什麽?」
「我姓李啊…」
「你跟二哥一个姓。」
刘博压低了声音,开口道:「咱们这些人里,你跟二哥是最亲的,你必须要坐稳这个位置,这样军中至少有一部分人,在所有人看来都不可能对二哥有什麽异心。」
', ' ')('「你坐稳了这个位置,二哥的位置才能稳当。」
说到这里,刘博左右看了看,低哼道:「你还瞧不明白吗?朝廷已经快要不行了,你以为二哥,真的是在当什麽狗屁刺史啊?」
「咱们宣州当初有多少官军你还记得吗?三百个人都没有!」
「二哥手底下现在有多少官军?」
刘博「嘿」了一声:「将来二哥的大事要是做成了…」
说到这里,刘博哼哼了一声,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开口道:「反正,你要尽心尽力把这个事情做好,你掌兵就是代替二哥掌兵,让他干事情更有底气。」
「三叔那里的人,很多都是老寨子里的人,比如他家的那个娃子周必,还有二叔家的两个儿子。」
「以及其他老人。」
「苏将军跟赵将军,一个主持溃军,一个是自己拉起来的军队。」
「你以后,要把当初缉盗队的人团结在身边…」
李正听的目瞪口呆,皱眉道:「二哥手底下的兵,不都被重新打散了麽?哪里有你说的这麽复杂?」
「整编是整编。」
刘博撇了撇嘴:「你们这四个都尉可能没有什麽旁的心思,但是以后人越来越多,下面的校尉,旅帅,说不定就会有别的心思。」
「二哥在场,他们当然都听二哥的。」
「二哥不在场,当然还要有人说了算他们。」
「这里头门门道道多了,我自己也不太能全想明白,不过二哥让邓阳跟着你,我觉得就是让你跟缉盗队出身的那些人走的近一些。」
李正挠了挠头:「咱们军中现在的旅帅,多数都是缉盗队的老人。」
「现在当然是,将来人再多,可就不一定是了。」
「你别想这麽多了。」
刘博拍了拍李正的肩膀,低声道:「反正这个都尉,你绝不能推辞,好好干好这个差事,也树立一些自己的威信。」
「将来,才能帮得到二哥。」
李正并不蠢笨,这会儿也听出了个七八成的意思,他低头想了想,突然也左右看了看:「九哥,你刚才说,假如二哥将来的大事做成了,是什麽大事?」
「这还用说?」
刘博低头喝了口水,嘿嘿一笑:「当然是改朝换代了。」
听到这四个字,李正只觉得如同雷亟天灵,让他头皮发麻,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他是个胆子很大的人,从来没有怕过什麽事情。
可即便如此,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改朝换代」这种大逆不道的念头。
毕竟二百多年了,一个周字,早已经根深蒂固了。
李正出神了许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刘博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瞧你那傻样。」
「咱们找地方睡觉去罢,睡醒了好好干事,不好好干事,什麽念头都是痴心妄想。」
李正这才回过神来,跟着刘博一起,离开了李云的帅帐,找了个营帐睡觉去了。
而在这个时候,顾文川的奏书,以及李云奏书,还有相关范参的奏书,已经被送到了京城,一路送到了政事堂里。
政事堂里,几个宰相把这几份文书都看了一遍,都是眉头紧皱。
闵芳放下手里的文书,抬头看向崔垣,缓缓说道:「崔相,如果这些文书里说的是真的,看来青州的平卢军,也在蠢蠢欲动了。」
崔垣默默点头,没有多说什麽。
闵相公继续说道:「奏报太子,交给太子决断罢。」
崔相公微微摇头道:「太子,在崇德殿。」
他看了看几个宰相同僚,压低了声音。
「陛下,病情似乎愈发重了。」
「晚一些,咱们都得去崇德殿候着。」
几位宰相闻言,个个皱眉。
显德五年初冬,帝星飘摇,似乎…
摇摇欲坠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