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着打铁匠回身看了看,雨太大都下冒烟了,看不清水涨到哪里,但早点走总是没错的。
“好,多谢,你也注意安全。”
打铁匠走的还算及时,因为没一会雨水更大了,斜着往身上飘,孙兰莺站在那想事情入神,一个没注意,她的裙摆和鞋尖全被打湿。
及时往后退一步,伸手将铺子大门关上。
那一刻风雨都隔绝在外,可昏暗的室内让心烦意乱的孙兰莺更加烦躁,索性点起一盏灯,扣上灯座,拿到靠近门口的桌子上,然后又将房门打开了。
开阔的视野会让沉闷的心情好受一些,她两只胳膊抱着肩膀,靠在椅背上出神。
六郎什麽都没说,只说尽力想办法。但孙兰莺不是蠢笨之人,知道李顺文这次恐怕……
那人位居司郎中的职位,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官了。
和这麽大的官硬碰硬,怎麽可能讨好?
且六郎说了,被按住时,小郎手里还握着砍柴刀。
六郎虽然在大理寺任职,可毕竟初来乍到,不认识什麽人。
越想,孙兰莺越心惊肉跳,总觉得这件事恐怕不好,捂着心口蹙眉,心事重重的模样。
靠近河道,外面的雨声和河水滚动的声音哗啦啦,一时之间听不清外界其他声音,因此当人站到屋里时,孙兰莺才反应过来,立刻起身。
“今日可还营业?”
一共进来两个人,说话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一脸的慈笑,说话时笑眯眯的。后头则是个年轻男子,一丝不茍的模样,正低头收伞。
这麽大的雨,寻常伞骨恐怕支撑不了,那人手中的伞面宽大,伞骨比一般的要粗很多,也不知道是什麽材质。
孙兰莺只是好奇多看一眼罢了,那个年轻男子的视线迅速扫过来,冷眼如刃,吓了孙兰莺一跳。
还是那个老者笑眯眯的问她:“随便坐下?”
孙兰莺回过神来,也挂上了笑脸。她是开门做生意的,不管心烦意乱还是什麽别的情绪,都必须有笑模样,否则这生意也不用做了。
“都可以坐,不过还是坐到里面这桌,更宽敞,而且离门口远,免得溅到身上雨水。”
老者顺着她的指引来到里面,这是一个大桌子,平日里能坐下四人或者五人。反正今天也不会再有客人了,于是孙兰莺让他们二人坐在这。
也幸亏她有如此之举,因为等她拿蒸饼回来时,那桌子旁又坐下三个人,满满登登。
“这是我熬的姜茶,各位客官饮上一杯暖身驱寒。”
几个人原本正在说话,闻言便都朝着孙兰莺看了一眼。被客人注视早就成了习惯的事情,孙兰莺没当回事,他们又要了一屉,她转身去厨房取。
幸好早上蒸了一锅,否则现在还不够卖。
将东西摆放整齐,她柔声道:“各位慢用。”
京城这地方乃是本朝的都城,高官侯爵自不必说,光是那些世家大族,便有不少容貌过人的小辈们。
大家多看了一眼孙兰莺,是因为没想到市井小坊里,还能瞧见如此容貌出挑的女郎。而且性子温柔,说话声音悦耳,今日雨燥的心情缓解不少。
不过蒸饼就算了。
因为附近几乎所有铺子都关门,只有这家开门迎客点着灯,所以他们才过来。而且在场的人也都是吃过山珍海味,普普通通的蒸饼根本不放在眼中。
那个老者用帕子擦了手和脸,直接用手去拿正在冒气的蒸饼。
比成人男子拳头还要大上一圈,拿起来稍微有些烫手,老者嘘了一声。
“柳公。”旁边一个大腹便便之人提醒道,“小心烫手。”
还添了一碗热茶,两只手捧着递过来,尊崇之意十足。
孙兰莺心烦气躁,便去看这个月的账本,耳朵听见他们喊柳公也没当回事,觉得这可能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员外,这些人前呼后拥,明显以他为尊。
“不碍事。”老者笑的眉眼弯弯,慈祥的模样就像是寻常人家的祖父,但在场没人敢朝他撒娇。
老者先是掰开蒸饼,一半放在碟里,一半用手捏着,嗅了嗅气味道:“好浓的麦香。”
他拿的乃是红蜜豆蒸饼,咬了一口,甜豆香充斥口腔,暄软的外皮和里面细腻的内料相辅相成,他又接连张口,没一会,便将一个蒸饼吃完。
“不错。”他言简意赅的评价道。
“愣着做什麽,都尝尝。”
能让他开口称赞,衆人立刻起了兴趣,但也没抱什麽希望,毕竟只是蒸饼罢了,用料稀松平常,哪里能做出好吃的味道。
没想到一个蒸饼吃完,大家意犹未尽,谁都不敢说这是普普通通的蒸饼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