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穿着那身官服,似乎要去上值,孙兰莺只扫了一眼就垂下眸子,步履匆匆的进了铺子。
淩六郎却蹙着眉头,眼睛里写满了担忧。
她面色不大好。
今日荣香兰忙碌没来,孙兰莺在厨房里忘我的忙活,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似乎能忘却一切烦恼。
荣记重新开张后,所有的糕点都深受欢迎,因为怕客人吃出不对,所以只保留了招牌杏仁糕,其他的糕点则都是孙兰莺精心调配过,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良,这样即便有熟客吃出和以往的味道不对,也只会觉得改良了不一样而已。
何况生意兴隆,便知道客人们是喜欢孙兰莺方子的。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时不时的下上一场雪,孙兰莺便想着在铺子里提供热乎的茶饮,可以供客人休息时饮用,等待的时候能歇歇脚。
冬日里的饮子种类不多,大多是加了牛乳或者羊乳,孙兰莺不大喜欢羊乳,觉得味道有些重了,所以今日调配了一壶牛乳杏仁饮,在火上加热之后,邀请铺子里的老师傅们品尝。
一人一盏,刚拿起杯盏时便能闻到浓郁的杏仁香气,品尝一口,牛乳的香混合杏仁的香,恰到好处的甜,一盏喝完意犹未尽。
“杏仁的香气很浓烈,可我方才瞧见小娘子并没有放多少杏仁粉啊?”
孙兰莺轻笑,指着旁边的炉竈道:“是用二次炒熟的杏仁磨的粉,会有油脂溢出来,香味也更加明显,而且还用细布过了一遍,才不会有渣滓。”
自然是一致通过,打算下午就在铺子里摆上。
喝完热乎乎的饮子,孙兰莺觉得身体好受不少,就是吃饭的时候没什麽胃口。
下午的时候照例掐着时辰过去,正好瞧见淩六郎走出铺子的背影。
小伙计对着孙兰莺嘿嘿笑,孙兰莺只当没看见,垂着眸子做自己的事情。去小炉子旁拿壶,这才发现杏仁牛乳饮子已经买空了。
“都很喜欢!主要是在如此寒冷的日子进到暖和屋里,再来上一碗热乎的饮子,谁能不愿意掏钱啊!”
坐镇柜台后的掌柜是个中年男子,笑容和蔼道:“多亏了小娘子的办法,而且还有人问能不能买一壶带走,我说没準备那麽多只能在铺子里喝。”
他这麽一提,孙兰莺觉得如果客人愿意出钱买一壶的话,他们是不是可以考虑送上门?
毕竟来荣记的客人都是老主顾,主要是喜欢荣记的糕点,饮子倒是其次。到时候糕点也能多卖上一卖,生意兴隆,她心情就好。
等到晚上临走前,荣香兰来了,孙兰莺便将这个想法同她说,荣香兰眼睛发亮。“好办法,我晚上回去琢磨琢磨。对了兰莺,你明日休息吧,忙碌了这麽多天也没好好休息上。”
孙兰莺自己都不知道忙碌了多久,还是荣香兰提醒:“整整半个月啊,你一天也没歇着,这样可不行。今天晚上你好好在家睡觉,明天想什麽时辰起就什麽时辰起,晚上我派马车去接你,我们去酒楼吃饭。”
其实荣香兰也忙碌的不可开交,不过和孙兰莺一起吃饭,怎麽着也得空出时间,俩人吃完饭还能在城里逛逛。
“最近有不少好看的衣服,到时候我们去买。”
孙兰莺只有一套新买的厚衣服,有时候换洗后她就得穿之前的秋衣。不过她又买了件披风,出门在外裹住挡风就成。
荣香兰见她如此不免心疼,道:“我给你买!”
能吃荣记的一成利润已经让孙兰莺受宠若惊了,自然不可能让荣香兰花钱,于是只得先应下,明日看情况再说。
今天晚上下了大雪,荣香兰不放心孙兰莺自己走,便派了马车去送她。淩六郎看见她上了马车,就站在巷子口目送,片刻后才转身离开。
下车后孙兰莺朝着马夫道谢,她住的巷子窄小,马车不能直接进去,得步行一段距离。
身上穿着单薄的秋衣,虽然裹着披风,可还是有寒风从衣领处吹进来,通体发凉。
她拢了拢领口,捏紧。低头顶着寒风脚步匆匆的朝着小院子走去。
她想了几天,觉得住处还是有点远,荣记附近应当也有租赁的房子,价格高一点也可以,起码她能留的更晚,多帮帮忙。
毕竟荣记生意好,她拿的钱多。
想着换房子的事情进了院子,窗户底下她的东西依旧摆的整整齐齐,不过因为下午落了雪,上头覆盖了一层薄雪。
因此也更显得角落处那个手印明显。
手印?
孙兰莺弯腰凑近了看,似乎是个小孩子的手印。
她想起来,之前偷她木柴那家就有两个孩子,她早出晚归没什麽感觉,但其他住户说过,两个孩子鸡烦狗嫌的年纪,一天到晚吵的人脑袋发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