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见书已经卸下面具,露出真容。
他与薛鸿文的几分相似凌冽,在此刻有了点针锋相对的意味。
当然,慕见书清除眼前的人是谁,所以克制着收敛自己,主要是薛鸿文的针对着他。
薛鸿文沉声说:你与他的事,挽兮告诉了。挽兮说你很喜欢他。
薛扶光的眼括因为他的话睁大一点,随即明白,薛挽兮虽然口中说着没办法帮他,实则还是想办法先说服了薛鸿文。他眼中顿时冒出星星点点的笑意:是,大哥。很喜欢他。
他明明在重复薛鸿文的话,可薛鸿文从他的话中听出了一股强调的意味很喜欢。重点在很。
喜欢到了需要同家人正式说明,还将人带到跟前介绍给他们认识虽说还没有介绍给薛鸿文与恭亲王认识,但从薛挽兮信中所写来看,等到郢朝事了,很快就会有这一天了。
薛鸿文自己将这一天提前了许久。
他盯着薛扶光。
薛扶光的面上全是笑,毫不掩饰,眼底还有希冀,希望薛鸿文能够因为他的喜欢而喜欢。
薛鸿文的眼神渐渐软化,他受不了薛扶光这样的眼神,自小如此。
伸出手在薛扶光的头顶摸了摸,温声道:你喜欢便好。大哥在。
有什么后果,都有薛鸿文在。外界的流言蜚语也好,其他阻力也罢,哪怕过了很久,薛扶光不再那么喜欢这个男人,希望回到从前,也会有薛鸿文在背后做支撑,帮他抵抗一切阻力。
多少有些溺爱了。
可薛扶光长得很好不是吗?
薛扶光弯着眼睛:知道。谢谢大哥。
慕见书也在这时,开口,声音紧张到有些僵直:多谢,侯爷。眼中还有些愣怔,愣怔于薛鸿文也会同意,他这秘而不宣的情感一步步浮上水面,变得光明正大。
薛鸿文的眼神转变相当快,前一息看薛扶光的眼神还是温和的,满是兄长的的包容与溺爱。
后一息,眼神落在慕见书身上时,便立刻有了点想针尖对麦芒的尖锐感。
慕见书丝毫不觉得被针对,甚至是努力的拿出对薛扶光十分之一的心态,冲薛鸿文挤出一个拘谨的笑容。
薛鸿文冷冷瞥了眼,转身大步走了。
他要是不那么沉默寡言,此刻大概会丢给慕见书一声冷呵再走。
哈哈。薛扶光没忍住笑出声。
慕见书总算有了一些,他们之间要成为一家人,不仅仅是与薛扶光,还要融入整个薛家的自觉,僵着声音问薛扶光:说错了什么?
薛扶光勾着唇,觉得慕见书意外犯蠢的样子也很有趣,眨眼说:你自己想罢。
慕见书没有想清楚,郢朝皇帝也还没带着南方大军打过来。
薛扶光先带着人进皇宫,清点掉宫中参与郢朝皇帝留下的人。
薛扶光在听到一位在宫中待了四十多年的老嬷嬷时,起了兴趣,使人带到自己身边。
那嬷嬷十多岁便入宫,如今五十余岁,到薛扶光跟前是颤颤巍巍跪下。
薛扶光命人扶她起来:你放心,朕不会杀你。你在这郢朝皇宫中待了这么多年,想必这宫中之辛密没有多少人能比你知道的多。
老嬷嬷很懂规矩,什么都不敢乱看,闻言忙道:陛下请问。
留在薛扶光身边护卫的是薛鸿文的亲兵,慕见书此时没守在薛扶光身边,而是去清理郢朝内的暗谍,将忠心于自己的人手抽出来,余下的均清理干净。
薛扶光问她:你可知道,郢朝皇帝那个被丢在冷宫独自长大的皇子,是死是活?
老嬷嬷犹疑道:您问的是四皇子,还是大皇子?
薛扶光敏锐的察觉出不对:先皇后所生的大皇子不是夭折了?
那老嬷嬷摇头:陛下有所不知,早夭的实则是皇后庶妹所诞下的那四皇子,皇上因为四皇子生母的身份与行为,对其极为不喜。是以四皇子三岁时突发急症,皇上命宫中的太医不准管这母子,于是四皇子便活生生病死了。
薛扶光愣住了:那,冷宫中长大的是谁?
老嬷嬷道:嫡长皇子。只是自大皇子被送入冷宫后,老奴也是多年未曾见过,不知大皇子是否在冷宫中活了下来兴许,也夭折了。
薛扶光的脸色不受控制的一点点难看,他声音低了下去,问:嫡长皇子,嫡长皇子怎么会被送入冷宫?若没记错嫡长皇子的生母,先皇后权氏与郢朝皇帝青梅竹马长大,后来更是由权家一力扶持才助他登上皇位。哪怕后来先皇后病逝,权家门庭衰颓,也改不了他身份之显赫。他如何会被送入冷宫独自长大?
老嬷嬷没忍住惊异的抬头看了眼薛扶光,见到他年轻的面貌,恭敬道:陛下年纪轻,所以对二十多年前的事知之不详。嫡长皇子正是因为权家女之子的身份才落得那样的下场,而据老奴所知,先皇后也并非病逝。先皇后死后,盛极一时的权家便开始衰颓,而后新皇后入宫,权家便衰败的更快。再到后来四皇子夭折,宫中便传出了嫡长皇子夭折的言论。可老奴曾在先皇后身边见过大皇子的样貌,亲眼见着他被抱入冷宫,绝不会认错的。
是啊,嫡长皇子与四皇子之差一岁多,先皇后在生下嫡长皇子不久便病逝了。一岁左右的差距,换掉两个孩子再杀死参与这件事的知情人,便能瞒天过海了。
薛扶光神情有了些微的茫然。
他脑海中迅速根据这老嬷嬷的几句话,勾勒出二十多年前,整件事情的走向。
郢朝皇帝要登上皇位,便需要人扶持,而当年的权家在整个郢朝都是声名赫赫,一旦进入夺嫡之战,便有着决定性的力量。
身为权家嫡女的先皇后,身份显赫,自小便与王公贵族一同长大,与哪个不是青梅竹马呢?但显然郢朝皇帝是把握住这份优势的人,他获得了先皇后的感情,然后便能借着他一举取得整个权家的支持。
然后,他顺利的登上了皇位,先皇后也诞下了他的嫡长子。
若是不出意外,太子之位会落在这个孩子头上,他将拥有最强大的外家支持,最显赫的出身,是最名正言顺登上那高位的人。
可郢朝皇帝怎么甘心呢?他有了与当初靖国皇帝一样的担忧,他不愿意看自己臣子如此盛气,不愿自己的儿子仿佛比他自己还尊贵,更不愿自己贵为帝王却还要受区区臣子的辖制。
所以当初他自己费尽心思求来的,成了他最厌恶的。
他先想办法弄死了在皇宫中孤立无依的皇后,对外称病逝。而后再掌控着那个小小婴孩,用他来瓦解整个权家,让当初显赫一方的盛世大族短短几年间飞速衰败,销声匿迹与众人视野中。
待到他终于将所有的权利握在了手中,他有了操控任何人的权利,可以随心所欲决定自己未来的继承人是谁,他的嫡长子便成了那个最碍眼的了。
他抱着愚弄作贱权家血脉的心思,用死去的出生便有污点的四皇子身份掩盖住了他原本的身份,送入冷宫,对外宣称嫡长皇子夭折,做尽了慈父的模样。
或许是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他又将这个孩子从冷宫中提出来,丢入残酷的影卫训练组织中,让他必须不断厮杀,才能保住自己的命。让他受尽所有苦难,连夜晚睡觉都要担心会有人在梦中将刀刃刺入心脏,时时刻刻怀揣着这样的恐惧长大。如此,他便能透过一个有着权家血脉的孩子,感到当年辖制他的权家人遭受无数磨难,被碾进泥里的的快感。
这个孩子没死,反而一步步成长起来。于是郢朝皇帝再度做出了改变,让他从影卫组织中脱离,掌握暗谍,潜入敌国刺杀敌国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