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沉默了。
他们都在等着陆时能说出什么标新立异的观点。
陆时说:“刚才有人提到了文明延续的问题,一般来说,文明应该具备三个要素:文字、文化、社会组织。它不等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不等于一个血统或一个种族。”
有人指出:“陆教授,扯得有点儿远了。”
其他人跟着点头,
刚才不是在说英汉之争的问题吗?
要回答,也应该一个一个来。
陆时一脸严肃地说:“我是听到了有人说‘中国文明早就已经没有延续了’,甚至还认为,汉语强于英语是一种愚蠢的想法。所以,我才会讲这些。”
他纠正道:“首先一点,我刚才只提到了韵律。我没有说两者在应用层面上孰优孰劣。”
接着,他又道:“其次,中国文明并未断代。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受过一定教育的中国人,秦汉之前的文字可能比较难辨认,但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应该没几个不认识的字。”
卡文迪许问:“秦始皇是什么时期的人?”
在场有不少人了解中国的历史,
夏目漱石最精通,立即给出答案:“公元前220年左右。”
卡文迪许愣在当场,
“公元前?”
他看看身边的教授们,心中产生一个想法:
同时期的欧洲更多使用拉丁文,可现在只接受普通教育的欧洲人能认得拉丁文吗?
这个问题他最终没问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