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几个月前的龙阳关。
战事到了最紧要的时候,到了这会,没有一个人会后退,他们都已经做好, 埋骨于此的准备。
休息的间隙里,浑身伤口的赵守康靠着常子云。
常子云抖着手,将水壶里最后一些水喝了一半,又给赵守康喂了一半。
“要是还能活,咱们就去找个地方种地吧。就咱俩,反正咱也没爹娘没家了。以后就种地过活好不好?”
赵守康对他笑,呲出一口大白牙,然后点头。
“嘿嘿,笑的傻乎乎的。等那会子呀……我也不娶媳妇了,你也不许娶媳妇了。就咱俩过。要是有人问,就说咱们俩是一对。好不好?”常子云问。
赵守康还是点头。
“他娘的,这些年光会打仗,种地的本事都快忘了。回头好好学一下。也不说多好吧,一年里要天天吃饱。年底还能杀个猪,你说行不行?”
赵守康再度点头。
他也幻想那样子的日子,多好啊。
两个人靠在一起,头碰头,说着以后。
赵守康说不出话,就听着常子云的话。
满脸都是笑意,仿佛浑身的伤口也不疼了。
再进攻的时候,常子云冲在前头。他想护着赵守康。可这是战场。
谁也护不住谁。
戎族人的弯刀锋利。
将赵守康的腰几乎砍断。
常子云的长枪狠狠的扎进了那人的肚子。
可赵守康也不行了。
他艰难的将他拉去一边战车底下:“兄弟,你等我,死了也等我,别走开好不好?”
赵守康艰难的伸出手,在他手臂上捏了捏,就闭上了眼。终究没有说好不好。
常子云用全都是血和泥的手,摸他的脸,眼泪落在他的嘴唇上。
然后,举起长枪,又冲了出去。
最后……
最后,他力竭,与一个戎族的将军同归于尽。
又不知过了多久,鬼魂有了意识。
却忘记自己死了。
只是满战场的找人。
终于找到了,赵守康就站在战车前,对他笑。
没有了死之前那么狼狈,一如来龙阳关的时候一样,穿着盔甲。
他们两个抱在一起。
然后,常子云就说,我们去找个地方种地吧。
他们从龙阳关,一路南下。
迷迷糊糊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看到了一盏红灯……
地府中,问生平,他们都是好人。虽然杀了无数人,可战场上的对敌,与别的计算不同。
凡间死伤太多,所以很快便可以去投胎了。
到了喝汤的时候,他们两个很默契的假装喝进去。
其实,孟叔都知道,只是不忍心。
十六年后,鹿城王员外家的小儿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朋友。
那朋友,是鹿城郊外一户农家的长子。姓周。
王员外的小公子从此就跟这位农户家的孩子在一处。
也闹了几出。
王家,爹娘哥哥姐姐都不理解,可小公子跪在那,只求与周兄弟在一处生活。
爹娘毕竟疼爱,最后也认了。
两个人在一起,如好友,如兄弟。反正一辈子都快活。
小公子有家人照顾了一辈子,侄子都对他极好。
而这位周郎君,身体健康,无病无灾的活了七十一,还硬是比小公子晚走了一年。
小公子,便是前世哑巴的赵守康。而周郎君,就是那坚持要去种地的常子云。
互相寻找了十六年,却因一场大雨,在寺庙里遇见了。
纵然变了容颜,可缘分仍在。也只需一眼,就认得出对方。
这一世,现世安稳,足以要一个太平人生。
第187章 白菜羊肉丸子汤
外头是淅淅沥沥的冬雨,又冷又潮湿,三娘又不爱动了。
薛冲还好,不管是作为人还是妖,都要比三娘耐冷。
还颇有心情的赏雨。大堂里吃饭的人也不少。大家好像也不怕雨。大抵是南方人习惯了。
倒是一个个穿的很厚还缩着的,一看就是从北边来的。
大堂里放着好几个炉子给大家烤火呢。
有个四十多岁的人靠着椅子,侧身在炉子跟前烤自己的帽子。
“哎,听说了没,那翠云楼……”
“嗨,你这什么新鲜的,不就是翠云楼的头牌花魁妙仙姑娘嫁给了固安候次子做了妾么。”有人打断他。
那人摆手:“我说你这人,没听过就不要抢话嘛!哪里是这个。是那妙仙姑娘得了重病,被送去庄子上养着了。”
“啊?这嫁进去没几天吧?半个月?”
“可不,反正不到一个月呢。”
“哎哟,这……别是叫那二公子的正室赶出去了?”
“那二公子也不拦着?”
“那谁知道呢,说不定不敢呗?”
“嘿,这送去庄子上,还回得来?”
“那谁知道,要我说啊,就不该嫁人,仍旧做花魁娘子多好啊。”
“是啊,虽说都想从良,可哪个青楼女子从良过得好的?”一个妇人叹气。
纵然议论纷纷,可这种事,谁也管不了。
妙仙从小就沦落青楼了,如今是赎身被带出去,死活,谁又管得了?
随着这件事出,这固安候府也渐渐开始不太平了。
先是老夫人忽然得了重病,太医来看,也说是不成了。
紧接着,就是大房的幼子忽然夭折,那孩子还不到两岁呢。
二房尚无子嗣,但是二房的嫡妻刘氏也病倒了。
一时间,整个固安候府都不对劲了起来,不到十日,老夫人和二房嫡妻都死了。
固安候也病倒了。
一时间,还闹出了笑话,这老夫人是固安候的母亲,老侯夫人了,还有诰命在身的。
要办丧事,竟拿不出银子来了。
这南下的勋贵们,都是带了大笔财富来的。固安候府以前跟卢家近逃的匆忙,家财被当时还是梁王的陛下掠夺一空。
也是因此,他们家能留下命。
当然了,陛下不是贪财,要不这么做,军中没有钱粮根本坚守不住龙阳关。
所以当时,不光是固安候府。
有些富户也捐出来不少。
蒋员外这种都要捐,蒋员外将半幅身家都捐出去了。
当然被全掠夺的,只有靠着卢家的那些,还没跑的快的那些。
如今,堂堂一个侯府要办丧事,拿不出钱,好朝廷赏赐了一些。
可这固安候府,就跟下饺子似得。
先是死了三口,紧接着,大房也就是世子也死了。
都是肺病。
满门就剩下了固安候和长房两个孙女,还有二房杨宁。以及一个还没出阁的姑娘了。
众说纷纭,有人怀疑是不是杨宁想要继承父亲的爵位才这么做的?
可又有人说这也太狠了些。
接连丧母丧子丧孙的,固安候终究也没扛住,咽了气。
爵位这回是能落在杨宁身上了,可陛下不给了。
这太蹊跷了,派了人严查。
这一查,就揪出了另一桩命案。
原来,那妙仙姑娘早就死了,入了固安候府十七日后就死了。还是被溺死的。
送去庄子上的只是一具尸身,埋在了庄子外头的田地里罢了。
哪里有什么休养。
这一时间,就说是妙仙报复。
而无味馆里,三娘终于是看见了妙仙。
她穿一身桃红的裙子,样子很叫人看着舒心。
其实,她长得并不多美,称不上绝色。
可她既然是翠云楼的花魁,自有妙处。
那就是,她的五官令人看着十分舒服,看着如沐春风。
身段也很是迷人。
她盈盈下拜:“奴此时才知道,竟有无味馆这样的地方。早知道,奴早就该来的。”
她幽幽的叹了一口气,叫人看着她生前时候,该是何等芳华。
只怕是,叹口气都叫人怜惜吧。
“此时知道,也不晚吧。”三娘道。
“究竟还是晚了啊。”妙仙笑了笑,摇摇头:“不过,奴既然来了,可否求一碗汤?奴最爱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