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无事,老衲夜观星象,却什么也看不出来。于是带了两个徒儿来看看。或许是什么蒙蔽了天机,出家人,也要入世,才能了悟。”渡苦道。
三娘点点头:“那大师稍坐。既然与大师投缘,我亲自下厨,给大师做些吃的来。总不叫大师觉得我这小馆子浪得虚名。”
“阿弥陀佛,多谢多谢。”
长生给老和尚和两个小和尚倒上了热茶。
今日的茶又是去年三娘晒的桑叶茶。
又上了些小菜什么的。
三娘进了厨房,取出一个黑瓷盆来。
“三娘做什么?”胡大娘问。
“莜面如何?”三娘问。
“好啊。”胡大娘手上还有一堆活:“你先做着。”
三娘点头,挖了三大碗莜面进了黑瓷盆里。
又加了半碗白面。
拌匀后,将锅里烧的滚开的水舀进去搅拌成块。
下手和面,这时候有点烫,但是一定要这样才能行。
温水和的莜面会散开。
等面和好了,先取一块来做。
其他的用锅盖盖着保温。
取出来的这一块,搓成长条,揪成大小差不多的剂子,然后在光滑的石板上推开。
推成片,再卷起来,离着放在笼屉里头。
如此这般,将一层笼屉装满。
因用的是小笼屉,所以不多时,就做了十几笼。
再将面揪开之后,就不做这个了。
而是要做长鱼鱼。
将剂子摆放在石板上,可以并排放三个,用手搓成条,一点点搓开,粗细都是一样的,也不会断。
然后十来根一团,放在大笼屉上蒸。
莜面全部蒸进去的时候,锅边空着的地方还可以放几个土豆南瓜一起蒸。
这头,张大烧火。
三娘取了一块五花肉,切成丝儿,土豆去皮切成丁。
胡萝卜切丁,用葱花辣椒姜丝爆炒过后,加水煮着。土豆软了就可以出锅。
这是土豆丁肉臊子。
三娘又取来去年的腌制的柿子酱(西红柿),开了坛子。
切了几个新鲜的嫩绿辣椒炒过,西红柿就不加什么东西了。
只加一些盐就好了。
最后是葱末蒜末芫荽末,加陈醋,滴几滴青酱和香油,再切几根小米辣碎末。
基本上也满足了所有人的口味。
莜面一出锅,拿到了前头,果然众人都要。
三娘给那师徒三人上了三分莜面栲栳,又上了三分莜面鱼鱼。
留了一碗西红柿酱,一碗咸菜,一碗莲藕拌花生。
说是说,有条件还是要给师傅们吃素的。
肉臊子自然就分给其他人了。
三娘舍得下东西,这肉臊子自然也是肉足足的。
黄猫从外头溜进来,喵呜呜的叫唤。
那从心一看就要起身,被师父拦住:“吃饭。”
“那……可是……”从心激动的指着猫。
吓得猫都炸毛了。
“吃饭。”师父板起脸。
三娘抱起黄猫笑了笑,就往后头去了。
进来后院,她戳猫头:“让你不好好修炼,叫人看出来了吧?堂堂妖族,化形维持不了半个时辰,丢不丢人?”
“喵呜。”我不是人,我不丢人!
从心终于能好好说话,小声道:“那有妖气!”
“吃饭。”师父依旧板着脸。
“哦。”从心只能低头吃饭了,反正饭真好吃。
渡苦大和尚心里叹气,猫有妖气?这店里有几个没有妖气的?
那柜台里头的姑娘,还一身的死气呢。
哎,果然是要天下大乱了,这世间什么都有。
不过看这无味馆,明亮干净,绝不是什么黑店。
老板龙三娘又不知是什么来路,没有什么妖气鬼气,却也不像是个人。
嗨,终究还是老和尚道行浅了些啊。
前日里,那一声惊雷,他掐指算了好久,结果都是天机混乱。
不知以后如何,反正如今,他要带着这两个徒弟四处走走了。
吃完了这一顿,老和尚显然满意。
三娘特地没收钱:“知道师傅们不缺,不过这是我一点心意。师傅就笑纳了吧。若是心里过不去,日后多渡化渡化亡魂,就算是报答了。”
“阿弥陀佛,娘子如此慈心,老衲记得了。这一去,就不知何时还有缘再见。娘子保重。”渡苦作揖。
“大师也保重。”三娘点头一笑。
走远了,从心才问:“怎的直接叫娘子了?”
“尊敬。”渡苦道。
“哦,那猫肯定有问题我跟你说!”
“人就没问题了?”渡苦心说我教你几十年,别的看不出就算了,那姑娘一身死气你也看不出?
“啊?人有什么问题啊?嗨,他们都不知道那麻雀开了智我跟您说。”
“闭嘴,赶路。”渡苦皱眉。
从心摸头,从慧摇头。
哎,师兄是有些天赋,可惜,人太粗心了。
从慧也感受不到什么,可他知道师傅定然看出来什么了。
“师父啊,这无味馆,是好地方吧?”
许久许久后,老和尚才悠悠的道:“应该是吧,为师盼着是。”
“那要不是呢?”从心大咧咧的问。
“不是的话……为师大概是打不过的,那时候为师顶住,你们逃命去吧。”
“啊?”
——
作者有话说:
放在草稿箱,我就忘了……幸亏熬夜了,不然……都怪这个定时只能定俩小时后的,嘤嘤嘤嘤对不起。
第145章 人祸
不说这师徒三人去了哪里。
只说吴婶子这一日来无味馆,就愁眉苦脸的。
她是常来的,要么来做点活,她家的猪还用无味馆的泔水喂呢。
她本人也会在下午这会子没客人的时候过来坐坐。
今日过来,就脸色不好看的很,虽然没说,谁也看得出她不开心。
“这是怎么了?你要有为难的事,就说出来,大家参详,或许还能帮你一把。”胡大娘问道。
“哎,是我那小外孙,不知怎么了,日夜啼哭,郎中也看不出什么来。我说别是冲撞了什么?找了人看了,也没有。两岁的孩子,也说不出个什么来,成日里哭。睡不安稳,饭也吃不进去。”
吴婶子叹气:“我闺女身子弱,出嫁好几年,才得了这么一个宝贝疙瘩。这要是有个什么,她可就活不成了。”
“郎中看了,竟也说不出病来?这小孩子眼睛干净,不是看见了什么?”胡大娘问道。
“我也担心啊,可就算是看见了什么,那也不能只是这样。吃喝总要的吧?”吴婶子问道。
“多长时间了?”三娘问。
“有个半年了,起先只是哭一下,只当是小孩子小,被惊着了。这一个月来,就越来越严重了。”吴婶子道。
“这样吧,胡大娘呢,别看她常做饭,她倒也知道些医术。只是家里有规矩,轻易不能动用。你不如找个时间,把你闺女和外孙子接回来,叫胡大娘去看一眼。不过结果不管如何,这事不能张扬出去。胡大娘要是替人看太多了,对她自己有坏处。”三娘故意道。
吴婶子就想歪了,想到了仙家之类的那种地方去了。
就是顶仙什么的。
忙不迭就应了,这就起身去,叫她家老头子开车去接人了。
“三娘是看出了什么?”胡大娘问。
“我瞧着,他家是有夭折小口的征兆。不过以前我看时候是没有的。这是人祸。”三娘道。
胡大娘点点头,也没太好奇,反正很快就接来了。
都在燕京城里,不过晚上时候,人就接回来了。
胡大娘依约去了吴婶子家。
吴婶子的闺女叫吴宝莲,约莫二十四五岁,长得也还算好,只是一脸的病容,看着叫人觉得憔悴的很。
她男人也很是疼爱孩子,知道有人能看,高兴的什么似得,只是不大会说话,就只是笑。
胡大娘装模作样的请脉,其实她只是探查这孩子体内是怎么回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