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鲜的板栗金黄饱满,个头不大不小,几乎没什么坏的。
三娘把洗好的鸡剁成块儿,锅里倒花生油加热,放入鸡肉炒到金黄。
加入姜片,干辣椒和板栗爆炒片刻。
然后加入清水,加盖焖煮约莫半个时辰。
等时间到了,再加入葱段和食盐稍微煮一会,再勾个芡就可以出锅了。
鸡肉本就鲜,加上新板栗,更是透着一股子甜味。
这道菜别提多鲜嫩,连酱油都不需要。
一只鸡也不少,可往瓷盆里倒也没多少了。
薛冲就着这个菜,吃的是馒头。
鸡肉混合板栗的鲜甜,板栗又混合了鸡肉的鲜香,简直是人间美味。
反正三娘的手艺,除了一个大拇指,真的也没别的好说了。
薛冲吃饱喝足了,就瞧见那大黄猫又溜进来蹭吃喝了。
它也是真的厚脸皮,纵然大家都看过他变成人那个样子了,还是能光明正大溜进来,还敢撒娇。
甚至还敢跟三娘撒娇。
反正……一只油光水滑的猫,卷着尾巴跟你喵呜呜的时候……
就算是三娘,那也没法铁石心肠。
小猫咪只是混吃混喝,又没什么坏心眼……
于是,今天的黄猫也成功的骗到了鸡肉吃。蹲在桌上一边吃一边甩尾巴,胡子抖动的很有频率,看得出很开心了。
当然了,这猫也不是全然无害的。
他吃饱喝足了,就去程家溜达了一圈。
程家人看着屋檐上有只猫,也没管。
反正院子里也没什么吃的。
可入夜后,那三儿后背的黄毛就开始往肚子上长。
不多时,前胸后背就都是一层金黄的毛,还挺好看的。
就是长在人身上,叫人觉得慎得慌。
自然是又痛又痒,那孩子哭的都岔气了。
可城里能请得动的郎中都看了个遍,吃的药,抹得药都用遍了,也不见效。
有个郎中说叫拔毛。
程老二也狠狠心照做了,可孩子哭晕过去,后背的毛都没拔干净。
主要是,白天没了,晚上又长出来了。
这再拔孩子也受不住。
终于还是有年长的人嘀咕说这别是冲撞了什么吧?
叫去庙里看看。
偏程家的老婆子是个不信这个的,也是,真要是信,也不敢对李氏母子那么狠绝。
这一天,程家又闹了起来。
张氏狠狠的将桌上的碗碟砸在老婆子脸上。
“你让我把孩子丢了!好你个狠心的老虔婆,你就是个千刀万剐的!那是我生的孩子,我就丢了他?亏你说得出口。依我看都是你个老东西克的家宅不宁!”
程老二回来,听着她娘的哭诉,看着他娘脸上的红印子,一时烦躁:“有叫人家丢孩子的?”
老婆子原本以为能得到儿子安慰,好替她出出气,如今更是气的肚子疼起来。
这一天夜里,黄猫溜进来。趴在秀娘的床榻上,尾巴轻轻晃悠。
秀娘忙完了,正给自己做一件衣裳呢。
一边做一边道:“程家的孩子,会死吧?那小崽子也确实欠教训。不过你要是杀了生,对你自己是不是不好?”
秀娘毕竟骨子里还是个人。
就算做了多年的鬼魂也还是人的思维。只想着,诸多的话本子什么的不都这么说么,说妖类成仙,就必须没沾染过人命之类的。
其实说白了,这种书都是人写的,自然把人看作万物之长。
所以她不懂,不平白害命,却也要有仇必报。
其实自然界生存下来的动物们,怎么可能不杀生?
每天都要吃饭不是吗?
黄猫喵呜了几下,秀娘是听不懂的。
它也不试图叫秀娘听懂。
黄猫还是每天过来蹭吃蹭喝。无味馆里的妖精都习惯了。
算了,就当是个家猫吧。
这猫也是毫无上进心,一点不着急修炼,面对众多能力出众的妖族,它也不着急。
就这么做家猫混吃喝。
无味馆里日子一样过。
可程家,如今那孩子一身都是黄毛,而渐渐的,老太太竟也开始长毛了。
第84章 下场
也是从后背开始,蔓延到腹部,再到四肢。
孩子有这个怪病,程老二夫妻两个不嫌弃,还心疼的要命。
可老太太有了这怪病,程老二的媳妇说什么也不肯留她了。
“二郎也说句话,倘或非要留,我就带着孩子们回娘家去。和离也使得。”
程老二虽然花花肠子多,可要说真不要媳妇了,他还真不是老大那种看着窝囊实则心冷的人。
反正老娘如今这样,大哥如今也不肯好好孝敬了,索性一狠心,就把又哭又闹的老太太送去隔壁了。
老二家不喜欢,老大家怎么喜欢?
牛氏当时就要收拾东西回娘家去。
程老大哪里舍得?只劝她说叫那老婆子住个厢房就这么养着,绝不许干涉家里的事,这才算劝住了。
曾经不可一世的老太太,就这么住进了狭小的屋子,隔壁就是厨房,烟熏火燎的过日子。
至于身上的怪病,谁管她呢。
就在这时候,老二家感觉从老大家榨不出油水来了,索性偷偷把那布店盘出去了。
在某一个清晨,带着妻子孩子一并去了别的地方做生意去了。
说白了,一来是觉得没油水了,二来嘛,毕竟还是个人,总也怕李氏母子的事事发了怎么办。
程老二带着妻子孩子,带着一笔钱出城去,却不想,刚离开了燕京城地界,就被土匪整个劫走了。
那些土匪们将他们一家带回山上去,银子自然不用说,全都抢走了。
张氏还有几分姿色,就叫一个老光棍带走了。从此成了人家媳妇。
没少挨打挨骂,至于能不能好好过,还得看自己造化。
这群土匪也坏的很,将程老二绑起来,各种折磨。
最后吊死在山上,临死时候,他浑身都不见一块好肉了。
三个孩子还算好,两个大的被赶下山了。自己寻生路去。
这个小的因为一身毛,叫土匪们稀罕死了,当个宠物一般养着。
后来又被卖去了杂耍班子,没少受罪。
直到三年后,他一身的黄毛总算褪尽,是个 正常的人样子了,才被那杂耍班子赶出去。
从此流落街头。
他的两个哥哥还好,当初赶下山就被附近村里人收留,虽然收留的那个老人脾气不好。
动辄打骂,但是好歹叫他们两个吃饱穿暖长大了。从此留在本地做了农夫。
可这个三儿就命运多舛多了。
被杂耍班子赶出去之后,也没去处,这几年折磨受的人也有些傻。
那个时候,整个北方都失陷,谁家也没什么好日子过。
流浪了一年,才被人抓去送给了一家富户做了家丁。
从此寄人篱下过了一辈子。
而当年,他们兄弟三个,拿着大伯给的钱还要欺负程望之的时候,也不会想到有今日。
程望之自己的衣裳小了也没有新的换,可这三个孩子,却永远穿着新衣裳。
再把时间拉回如今。
程老二家不光卖了铺子,还卖了屋子。
自然走的干净。
老婆子这一下,越发没人管了,就连素日里最孝顺的程老大,如今对她也是一肚子怨言。
更不管她吃不好还是穿不好。
牛氏不是个会伺候人的,她自己都还是雇了一个婆子做饭呢。哪管那婆婆是吃不上还是吃得上,饥一顿饱一顿,有什么吃什么。老太太还嘴贱,都这样了,还成天坐在屋里骂人。
如此又是病又是饿又是气,天气又冷下来,牛氏哪里肯给她烧好炭。
要烧就是最便宜的黑炭,烟气很大,要么就不烧。
反正就这么半死不活熬着,街坊们只说这老婆子没几天好活的了。
今年也确实冷的早,十月初一这一天,一早起就感觉外头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