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正月一日,以天命自居的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分置公卿,欲与许县的刘协分庭抗礼。
然而。
这本该属于袁术的高光时刻却因郑牧的搅局而变成了笑话,不仅登基大典遭到破坏,还得了个“冢中枯骨”的“雅称”。
同时传出的,还有武帝谶言的最新释义:大汉有四次六七之厄,如今正在经历第二次六七之厄,天命之主刘协应运而生,大汉还能再兴四百年。
一时之间,跟武帝谶言有关的符命之辩,在淮南掀起了争议热潮,而袁术在登基大典上的笑话也让支持“天命在袁术”的士民日渐减少。
许县。
刘协既愤怒又兴奋。
愤怒的是袁术竟然敢僭越称帝,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行称帝之举;兴奋的是“赤帝显灵,大汉当兴八百年”以及武帝谶言的最新释义。
作为被董卓废少帝而立的汉帝,刘协自登基以来一直都是忐忑不安如履薄冰,生怕会跟前朝末帝一般沦为亡国之君。
即便东归许县,刘协亦是没能摆脱亡国之君的恐惧,而赤帝帛旗上的武帝谶言,让刘协内心对亡国之君的恐惧真正的消失了!
四次六七之厄,现在才第二次。
皇兄刘辩对应的是前朝末帝,而自己对应的是乱世之中应运而生的天命之主光武帝。
郑牧刻意营造的武帝谶言,不仅刘协信了,朝中公卿同样信了。
即便朝中公卿知道武帝谶言是郑牧借符命之说强行赋予的新释义,但并没有公卿因此而弹劾郑牧篡改谶言本意。
公卿虽然争权夺利但不傻,这个时候弹劾郑牧就等于支持袁术反对刘协,这是在将脖子伸出去让刘协砍。
廷议。
刘协看向百官中屹立的征东将军刘备,语气难掩兴奋:‘袁贼称帝,罪不容诛,征东将军在许县厉兵秣马多日,准备何时征讨袁贼?’
虽说去年就下达了圣旨让刘备征讨袁术,但今日不同往日,去年的袁术尚未称帝而现在的袁术是公然称帝的汉贼,这讨伐的性质也有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