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雍初听时,还觉得郑牧说的挺正常的,结果到了末尾郑牧忽然来一句“太费钱粮了”,简雍一个站立不稳,差点摔倒。
郑牧瞥了一眼简雍的木屐,遂道:“木屐这种鞋子,不太适合军旅,要不给宪和寻双马鞋?”
木屐这种风格的鞋子,多存于士人之间,用郑牧的话来讲就是为了附庸风雅。
普通人依旧以草鞋和布鞋为主,而在军中,就更少有人会为了附庸风雅而穿木屐了。
似郑牧的这支骑兵,穿的都是耐磨性更强的马鞋。
简雍摇头,他可不是因为鞋子的问题才站立不稳的:“都尉还是给雍讲讲,如何破这东城吧。”
“不急!”郑牧并不着急去打东城。
虽说东城的城墙不高,但若是桥蕤死守不出,郑牧不仅要耗费大量的钱粮和时间去打造攻城器械,这攻城也会造成太多的伤亡。
这些丹阳兵都是郑牧辛辛苦苦从陶谦手上诳来的,死一个郑牧都心疼,又何必为了一个小小的东城而付出不对等的伤亡。
破一个东城小城,根本用不上强攻这样的手段。
“宪和曾跟公祐游玩徐州,可曾来过东城?”郑牧牵着玉狮子,一边向山坡下走去,一边向简雍询问。
简雍轻轻摇头:“这东城被袁术占据,雍虽然有游玩之意,但也不敢轻易过淮河,只是在淮河北岸眺望淮南景物。”
郑牧轻笑:“那正好,宪和先生可以跟牧同游。牧曾闻,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虽然相似,但味道却是不同。”
“如今九月天,正是淮南橘子成熟的季节,宪和与牧同往乡野,寻一片橘林品尝一番,顺道印证刘子政的书中记载,是否是真。”
刘子政即是西汉的刘向,流传的书中有一篇文名为:《晏子使楚》,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便是出自其中。
简雍见郑牧在临战时还有这样的兴致,遂也笑道:“雍亦是有此想法,这到了淮南,又恰好遇上橘子成熟的季节,的确得去品尝一番。不过这要去品尝橘子,还得换身装扮才行。”
郑牧想到了第一次见简雍时,简雍的渔夫装,遂笑道:“牧惜命得很,这身衷甲是不可能换的。”
简雍挥了挥手:“就算郑都尉你想换,雍也不可能让你换的。上回让公祐穿上渔夫的衣服,他的神态却怎么都学不像渔夫。既然要换装,这神态眼神,举止言行都得换,否则容易被误认为是‘可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