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慕凡道:“此人俗家姓李,双名广武,当年随吴三桂镇守‘山海关’、与赵龙动,周纪龙二位将军合称‘三虎将’,吴三桂变节移志后,他在“五台’剃渡出了家。”
和尚凤目深注,浓眉微轩,道:“原来施主问的是……施主打听他干什么?”
李慕凡道:“‘大和尚,我是听他一位朋友说他在‘五台’,我仰慕‘三虎将’已久,如今正好藉机会结识……”
和尚道:“他一位朋友,谁?”
李慕几道:“赵龙勋将军的令尊,赵胜英赵老英雄还有玉姑。”
和尚目现异采,道:“施主跟赵将军的令尊是……”
李慕凡遂把“十里铺”被赵胜英祖孙所救的经过说了一遍,一直说到了分手。
听毕和尚道:“原来如此.施主真要见李广武。”J李慕凡道:“名将近在飓尺,我已经来到‘五台’岂可当面错过,失之交臂。”
和尚听李慕凡说,要拜见明末“三虎将”之一的李广武,笑了笑道:“施主很看得起他,那么我告诉施主,施主已经见过他了。”
李幕凡心头一跳,忙道:“大和尚,是在文殊寺还是……”
和尚截说道:“施主,是在岳神庙。”
敢情,疯癫和尚是他,名将李广武也是他。
李慕凡一阵激动,道:“李将军……”
和尚笑道:“施主,不如大和尚三字来得顺耳称心。”
李幕凡道:“得能结识名将,奇人,异僧,李慕凡不虚此行,足慰平生了。”
和尚笑道:“施主,你要是有这种感觉,我和尚的这种感觉比施主尤甚,别多说了。请跟我到后面去吧。”
话落,他当先行了出去。
李慕凡跨步跟了上去。
出了神殿,和尚笑指庙外,道:“施主,恐怕喇嘛们等得不耐烦了。”
李慕凡笑了笑道:“到现在我才明白,大和尚,那喇嘛们稍时会自动退去的话何指。”
和尚收回目光望着李慕凡道:“施主以为我指的什么?”
李嘉几道:“大和尚习达摩易筋,洗髓二经,已成金刚不坏身,当然是有退喇嘛们的办法。”
“是的,施主。”和尚点头说:“我是有办法,但只是有办法,而绝不是用武力,施主稍缓即知,我不能出手。”
李慕凡呆了一呆,讶然说道:“那么大和尚……”
和尚笑道:“施主又性急了,何妨再等片刻自己看。”
李慕凡没有说话。
二十三
就这几句话工夫,李慕凡跟着和尚已穿过月形门进人了“五郎庙”后院,这后院不大,但满院苍松翠柏,外带几竿铁骨穿云的修竹,显得十分荒凉,十分幽静。
在那茂密的松柏林中,座落着一间小茅屋,茅屋的两扇门关着,看不清里面的情景,也听不见有什么声息。
李慕凡道:“大和尚,他两位就在……”
和尚点了点头,道:“是的,施主,这间茅屋只供他两位打坐苦修……”
到了茅屋门前,和尚抬手推开了门。
如今,李慕凡看见了--
茅屋里洁净异常,点尘不染,空荡荡的,什么摆设都没有,只有地上摆着两只蒲团。
蒲团上,盘膝坐着两个人,左边是位布衣芒鞋,手捧念珠,长眉细目,看上去约有五十多岁的清瘦老僧。
右边,是位清丽若仙,冰肌玉骨的中年比丘尼。
他两位,都闭着眼,脸上的神色很安样,像是不知道有人已来到眼前。
不用说,那老和尚就是爱美人不爱江山,为情抛弃帝位,削发为僧,剃渡出家的顺治。
那中年比丘当然也就是以才貌闻名天下的鄂妃董小宛了。
一时间,李慕凡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只听和尚含笑说道:“二位请睁睁眼来,有人看二位来了。”
老和尚首先睁开了一双细目,细目之中,神光湛湛,望向了李慕凡,道;“这位是……”
李慕凡抢先一步,道:“江湖草民李慕凡见过……”
老和尚“哦”地一声,目光凝注道:“你就是朝廷悬赏缉拿多年的李慕凡?”
李慕几点头说道:“是的。”
老和尚道:“你来见我干什么?”
李慕几道:草民受张大人之托,特来找寻……”
老和尚道:“是张英?”
李慕凡道:“是的。”
老和尚道:“他找我干什么?”
李慕凡遂把找寻他的原因说了一遍。
听完了李慕凡的叙述,老和尚摇了头,道:“玄烨无能,张英等庸才,像这样事也来烦我这年迈老僧,真是爱新觉罗的耻辱,施主,出家人四大皆空,尘缘已断,我在这茅屋里苦修,不问世事已久,烦劳施主回去告诉张英一声,再让他转告玄烨,就说是我说的,自己想办法解决,要不然就让位贤能,闭门思过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