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影营全员五千人,在这两年里反複操练、演戏,这次被洪尘绸全部带来南方。
在火影营的强势掩护下,浅水岸边集结了约万人步兵。此刻正列阵等待中。
长堤上的骑兵依然巍然不动。
火影营每个阵三排,第一排射完,快速后撤,第二排顶上,依次轮换,保持火力不断。
他们踏着吴军的尸体步步前进。
吴军对火器无力抵抗,步兵损失惨重,边打边退。
吴军主将调骑兵向前沖,骑兵速度快、位置高。
运输马匹不容易,这次火影营没带马。
洪尘绸身边的角手吹起了号角,两短一长。
号角声落,火影营停止射击,手中的火器由端着改为拎着,瞬时化作冷兵器。他们快速让出位置,到一侧结队。
同时,堤岸上等待已久的骑兵队,风一样卷向岸上的吴军骑兵。
吴军主将命骑兵站两翼的位置,中军步兵持刀持盾。
夏军的火器,不仅仅让这些新兵慌了心神,马匹也备受惊吓。
对骑兵来说,马匹的状态尤其重要。因此,当夏军的骑兵沖过来的时候,吴军骑兵的阵形是乱的。
夏军骑兵收割般摧毁着吴军的骑兵队伍。
吴军主将指挥骑兵,再次沖击夏军,但他心里知道,打到现在,他们一直在后退,已经完全退出了他们原有的营地。但面对对方的火器,他毫无办法。
看着前方吴军的混乱,洪尘绸命角手再次吹响号角,这次是一声长调。
号角声落,浅水区的步兵快速奔入战场。
一场大混战,开始了!
洪尘绸事先不知吴军这些人都是新兵,但多年征战经验,让他看一看也就看懂了。
吴军主将每次组织起来的攻击阵形,都很快被大夏军打乱。
说一句“夏军以一敌二吴军”,毫不夸张。
朱潇和孟垚奔马在战场上,朱潇长刀,孟垚短刀。
孟垚双腿夹住马儿,上身歪向右侧,一刀割下一个吴军的头颅。孟垚回身坐好,抖落刀刃上的血迹,那个无头尸体才倒落地上。
朱潇始终在孟垚附近,挥舞长刀,左劈右砍。
与果子渡隔着一个行省的南宁嘉定府里,秦昭正在看罗城送来的军情——皇太子陈简策带着苗瑶联军,围攻罗城!携带火器!
秦昭在甬城的时候,已料到了这个情况。但他没想到陈简策带来了火器!他是大夏的降将,陈简策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惩罚。
武经纶和卢冠南一起离开了宁海,还带走了宁海卫。这是藏不住的秘密,张池已经被调到宁海。
武经纶和卢冠南肯定在陈简策这里,有他们在,打一个罗城,有什麽难?!
半月前,秦昭给苏宫明写折子,奏请允他带着老兵守罗城,防止苗瑶打过来。
苏宫明驳了他的奏请,命他去打甬城。并且,把老兵都留在南京皇城,派四万新兵给他守罗城。
秦昭看着门外的天色,“罗城现在已经是陈简策的了。下一步,就是嘉定府。”
打完罗城打嘉定府,这两步棋并不难猜。
秦昭疾步到书桌后,快速写了一封急报,“送果子渡,请韩国公支援嘉定府!”
果子渡有驻军八万,除南直隶外,其余四省中,果子渡驻军最多。果子渡与嘉定府仅隔着一个南兴行省,急行军赶来,可以救嘉定府!
秦昭的传令兵,上马疾驰而去。
这次围攻甬城,秦昭消耗的主要是新兵,现在他这里还有老兵两万。他即刻下令,全程戒备,守城!
被秦昭赋予期望的果子渡,此时正陷入一场大战中。
随着夏军的不断推进,如今已经变成巷战!双方在这个小镇里打!
果子渡主将跑到吴学峰身边,“国公爷,咱们退吧,退到宝山府,据城而守。”
吴学峰是不敢退的,苏宫明给他八万大军就是要他死守这个渡口,他怎麽敢退?!
“我们占据地利之势,八万大军,往哪里退?!不能退!”吴学峰收敛自己的心慌,大声呵斥这位主将!
“没有八万了国公爷,他们有火器,我们死伤惨重!”
“不能退!就是打剩一个兵,也不能退!”吴学峰也仅仅是靠着这个气势在撑着了。
主将无奈,回到战场,组织阵形,艰难抵抗。
吴学峰担心主将不能尽心组织抵抗,他带着侍卫来到战场上。马儿刚刚站稳,吴学峰听到对方阵营后方,响起了号角声。
然后,大夏的骑兵做掩护,步兵潮水般退下车马道。
随后,骑兵也迅疾撤退。
吴国士兵竟然无人追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