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陵歌 作者:水在镜中
第7节
宁舒当日走投无路,带韩旷回来,隐隐就在担心此事。但想着自己撒娇弄痴,甜言蜜语,怎么也能胡混过去。
到底还是他天真了。
白夫人对他灰败脸色见若未见,只从腰间解下一个香囊,放在了盒子边上:“我累了,你们回去吧。”
第26章 上
宁舒与韩旷一前一后下了环翠亭。及至行到中坻,面对开阔水面,宁舒忽然停下脚步:“你想要的半本经书,与夫人答应传你的无陵诀,未必是同一门功法。”
韩旷声音如常:“我知道。”
“你练了那功夫,不见得有用,可能反而有害……”宁舒低声道:“无陵诀入门艰险,讲究一个否极泰来。需要在经脉损伤时被师父用同一种内力打入体内。你的归阳心经本来就有内息紊乱的征兆……”
“我知道。”
宁舒猛地回过头来:“我看你什么都不知道!你若知道,做什么要答应她!你知不知道你现下身上除了噬骨,还有一种蛊叫做惊蛰。来年春天前若不能解,从此就要成为她的傀儡!”
韩旷望见宁舒神色,先是微微一惊,随即就平静下来:“左右都到了这般田地,试一试,又有什么打紧?”他自嘲一笑:“报不了仇,我这十几年,同行尸走r_ou_也没有分别了。”
宁舒生性恬淡快活,是个七情少怒之人。从小到大,大喜大悲多忧多思都经过,唯独绝少动气。何况是一日之中,两次这般。他一言既出,心中却猛然生出了几分慌张:自己这是怎么了?韩旷一条性命是人家自己的,怎么折腾,与他宁舒有何相干?
上回这般生气,还是段辰为了讨他欢心去崖上采药,摔伤了手臂。
一想起段辰,心头不免涌起了几分苦意,倒是把那股不明来由的慌张压了下去。宁舒一甩衣袖,走上木桥,意兴阑珊地想:“算了,由他去吧。”
哪知道韩旷自然而然地跟了上来,还在他后头咳嗽了几声。
宁舒走到湖心亭上,忍不住回头道:“你那药有按时吃么?”
韩旷毫不在意地抬手抹了抹嘴角:“大夫说伤了肺脉,还得多将养几日。”
宁舒眼尖,看见他手背上的一抹血痕,神色不免又黯淡了几分:“你年轻体健,孟连山已过天命之年。都言拳怕少壮,你资质又好,早晚有一日,是能胜过他的……若只顾眼下,未免太过……”
韩旷摇头:“我同他……差距越来越大,只怕今生都复仇无望。”他望向湖面:“你不是我,不会明白。”
宁舒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了看天色,忽然从怀中掏出了那盒香粉。他在湖心亭的石桌下摸索了一会儿,只听“咔嚓”一声轻响,似乎有什么机关打开了。
韩旷看着宁舒从桌下拿出了香炉和香篆:“你这是做什么?”
宁舒没好气道:“给你解蛊。”他抬了抬下巴:“坐下,凝神。”
韩旷在亭边盘膝而坐,凝神入定,没有半句言语。
宁舒神色复杂地望了他一会儿,将白夫人给的那盒香填进香篆里,点燃了小香炉,将香炉放在了韩旷身边。
一股幽微白烟顺着炉顶浅浅地飘了出来。湖上清风,园中草木,都带着各自的气息。那点儿白烟里微弱的野苏与血腥气,一落入空气中,便很快消散了。宁舒托腮望着湖面上的几只水鸟,静静地发起呆来。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韩旷忽然皱起眉头。
宁舒回过神,看着他手背与头颈上越发紧绷的青筋,低声道:“你忍着些,不然又要重来一次了。”说话间,便见韩旷手上皮肤有一个黄色小点慢慢凸起,在肌肤之下缓缓游走起来。那小点约动越快,韩旷脸色也越来越差,身子慢慢颤抖起来。仿佛还嫌事情不够麻烦似的,他额头上浮现出了一片青黑色蛛网般的纹路,渐渐爬满了整张面孔。
宁舒将白夫人给的那个香囊取下,里头是个极小的翠玉盒子,轻轻旋开,里头有一只黄豆大小的银色甲虫。那甲虫虽小,但银白背甲在阳光下一映,却有流光溢彩之色。
当此时,那黄色小点已行至韩旷颈上,在那日入体的位置停了下来。宁舒盯紧那处,见韩旷的皮肤被缓缓刺破,一个黄色的虫头露了出来。
说时迟那时快,那一直安安静静呆着盒中的银甲虫忽然如流星般蹿起,恰落在那处。
鲜血顺着韩旷脖颈淌了下来。
宁舒盯着那银甲虫,见它在血涌处停留了片刻,振翅飞落到了韩旷额上。一个干瘪的黑色虫尸顺着血流淌了下来。
宁舒用指尖拈起那虫尸,噬骨仿佛灰泥做的一般,在他指尖顷刻碎成粉末,被微风带走了。
宁舒捻了捻指尖,对着那在韩旷脸上逡巡不去的银甲虫道:“它不肯出来,你吃不到的。”说着将墨玉盒子凑近。
银甲虫又爬了一会儿,方才嗡地一声,回到盒中。宁舒将小盒子仔细拧紧,收回了香囊中。
韩旷不知何时,已经睁开了眼睛,面上青黑的纹路也r_ou_眼可见地淡了下去:“那是什么?”
“是虹霓。”宁舒道:“七大奇蛊之一。母蛊称虹,子蛊称霓,用法得当,可解千蛊。”望见韩旷惊讶神色,终于恢复了一点儿往日的跳脱:“这也没什么稀奇的。毒物救人是药,杀人是毒,蛊虫自然也是一样。”
他摸出一方帕子递给韩旷:“擦擦吧。伤口不可敷药,血会自然流十二个时辰,等蛊毒排尽,自然会止血。
韩旷接过帕子:“多谢你。”
宁舒看他擦拭血迹:“你不求我把惊蛰一并解去?”
韩旷并没答话,只把那帕子叠好,揣入怀中:“你几时传我功夫?再过几日,我的内伤就要好得差不多了。”
宁舒盯了他片刻:“便是……事与愿违,你也不后悔?”
韩旷摇头:“事到如今,早已没什么好后悔了。”
宁舒垂眼,叹了口气。
第26章 下
无陵诀的经文早已佚失,如今全靠口耳相传。且这门功夫真练起来,不是靠背几条口诀便能成的。宁舒如今之于韩旷,就像当年白夫人之于宁舒自己。虽然心怀忧虑,但到底这许久相处下来,他对韩旷的经脉十分了解,算是一件万幸之事。
入门虽然艰险万分,倒是比宁舒最初预想的要顺利。韩旷久在归阳心经中艰难跋涉,对险境早就习以为常。宁舒一向被长辈夸奖聪慧,此番见了韩旷的领悟能力,也不由得心生赞许:“虽然比我要差点儿,但是也算颖悟过人了。”
宁舒的内力在韩旷经脉中因势利导,将初生的无陵诀内力纳入韩旷经脉之中。只是因着归阳心经的内力太过浑厚,这一点儿初生的内息始终无法进入丹田,只得暂时存与y脉之中。但韩旷因为归阳心经的缘故,y阳二脉早有失调之兆。这薄弱的一点儿内息,要么是消隐无踪,要么是触动了归阳心经的内息引来经脉动荡。譬如在流沙上筑基,反反复复,只是白费力气。
这样折腾好几日,韩旷仍然在咬牙强忍,不厌其烦。宁舒伴在他身边,有心无力,徒留忧虑。他托腮坐在小桌前,看着韩旷双目紧闭,衣衫汗shi,心中不免郁郁。
窗外雨声沥沥,打落了一地枝叶。宁舒在一片翠色里看见些许黄叶,这才恍然,夏日快要过去了。
一个传信的少女在外头轻轻扣了扣门,宁舒推门迎去,见那小姑娘恭恭敬敬道:“夫人有事出门,请公子这些日子记得看顾一下园中的姑娘。”
宁舒点头:“这个自然。”
那少女却不离开,神色欲言又止。
宁舒温声道:“还有别的事?”
“夫人还说,公子自己的日子,不要忘了。”
宁舒不甚在意地挥挥手:“知道了,你去吧。”
关门回头,见韩旷不知何时已经睁开了眼睛。气色倒是还好,只是神情间难掩低落。沉默片刻,双手重新落于膝上,五心向天。
宁舒终于忍无可忍,抿了抿嘴唇,从花瓶上抽出一支孔雀翎,去搔韩旷手心。
手心发痒,掌心自然要收缩成拳。韩旷方运气一口气,被他这般一闹,气顿时泄了。他皱眉看向宁舒:“你做什么?”
宁舒不答,只提着一支孔雀翎在韩旷身上四处做怪。韩旷无法练功,伸手去捉,身子不得已离了床榻。待终于将那雀翎捉在手心,宁舒却放了手。
见韩旷困惑,宁舒直言道:“你这样下去,就是练到胡子都白了,我看也没什么用。本来就是y阳相左的两门功夫,哪可能随意拼到一块儿去呢……”话说到这里,隐约觉得有个重要的关窍被自己漏过了。可是究竟是什么,又一时想不起来。
韩旷道:“习武原本……原本就并非易事。”他深呼吸几次:“事在人为。”
宁舒见他眼瞧着要一头撞死在南墙之上,不禁扶额长叹:“韩旷,你胸口里长的那个是一颗没窍的石头么?“想起方才传信的少女,忽然一笑:“反正眼下这般田地,我看你一时三刻也练不出个什么东西来,不如随我出去转转。”
“可我……”
宁舒认真道:“人活一世,为一个念想心无旁骛固然没什么错。可有酒不喝,有花不看,未免也太苦了些。”
韩旷摇头,声音有些发哑:”人活一世,各有……各有所求……”
宁舒指着他手中的孔雀翎道:“你瞧它,不美么?”
韩旷一时愣怔,半晌才低声道:“美。”
宁舒点头:“是了。那我再问你,你这些年来,难道就没什么快活的时刻么?”
韩旷原本与他目光相对,听闻此言,当即僵立原地,不自在地移开了眼神。
宁舒望着他发红的耳朵,心生好奇:“看来还是有的嘛……”他凑近韩旷:“能同我说说么?”
韩旷偏开头,闭了闭眼,神色黯淡下去:“你知……知道了……也没……没什么用。”
宁舒有点儿失望:“可我不知道什么能叫你快活,现下又该带你上哪儿去转悠呢?”他望着沉默不语的韩旷,突然道:“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有一日,孟连山死了,你的日子是怎样的?”
韩旷语气转硬:“他还活着,我不去想。”
宁舒一时无话。两人枯坐片刻,外头的雨声倒是渐渐小了。
他起身抽出一把油纸伞,对韩旷道:“走吧。”
韩旷犹豫道:“去哪儿?”
宁舒理直气壮道:“不知道。”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第27章 上
宁舒嘴上说着不知道,出行时脚步却并不迟疑。园后有湖,他带韩旷上了一只蓬舟。缆绳解开,小舟便飘悠悠地缓缓顺水而下。宁舒将人皮面具利落地糊在脸上,又从舟中取出旧蓑衣和斗笠,在韩旷眼前变成了个水乡里随处可见的舟子。
见韩旷望着自己发呆,戏弄之心大起,又翻出些有的没的,往韩旷脸上抹去。
韩旷与他同行日久,对易容这件事见怪不怪,所以倒也静静由着他摆弄。
宁舒一本正经地弄完,掐着一副老翁的声音道:“客官稍坐,老朽这便行舟。”
韩旷屈膝坐在蓬下,神色温和地看着他:“你要带我去哪儿?”
宁舒忍着笑,却不答话,转身站上船头,长篙一撑,小舟在细雨中向湖对岸行去。
姑苏城中水网密布,宁舒却轻车熟路。小舟轻盈如梭,两岸渐渐热闹起来。微雨绵绵,恰逢天色向晚,山塘河两岸早早亮起了灯火。宁舒将小舟泊在僻静之处。带着韩旷上岸,向一处灯火通明的彩楼走去。
韩旷抬头望见楼上的一片莺莺燕燕,不禁叹气。
宁舒早就把舟子的蓑衣褪了,此刻撑伞走在韩旷身边,逗弄道:“怎么?怕了……这次放心,绝对没人来近你的身。”
韩旷面现无奈:“风月之地,喧嚣杂乱,于修行……”
宁舒眨眨眼:“可你上一次破了瓶颈,也是在这般杂乱喧嚣所在。”
韩旷低声道:“金陵那次……哪里是……不过因……因为有……有你罢了……”
他这话说得结结巴巴,声音低不可闻。宁舒没有听清,困惑道:“嗯?”
韩旷摇了摇头,越过宁舒,迈上了台阶。
还没进门,便被门口的小厮拦下了。那人打量韩旷面容身形,脸色惊疑不定:“阿……阿婆,阿婆怕是走错了门?”他讲的是吴语,韩旷听得半懂不懂,只得与那人大眼瞪小眼。
宁舒走上前来,将一只木牌递上去:“阿婆同我一处的。”
那小厮接过木牌,仔细检查了一番,将木牌又恭恭敬敬抵还给宁舒:“公子请在茶室稍候。”
宁舒接过木牌,一提衣摆,迈入门中。韩旷随他入内,果然一路上无人问津。擦肩而过的姑娘们不少以袖掩口,目光惊奇。韩旷困惑不已,直到入了楼上茶室,瞥见桌上铜镜。
镜中赫然是一个人高马大的老妪。他顿时如遭雷击,呆立当场。宁舒回过头来,望见韩旷神色,露出八颗细白的牙齿。
韩旷回过神来,脸色猛地一沉:“宁舒!”
宁舒笑得打跌,上气不接下气道:“你不喜人家上来拉拉扯扯,我又想不出旁的法子……”瞧见眼前人通红的耳朵和脖颈,努力收敛笑容,正色道:“这不是怕被人认出来么。你瞧,我也改了容貌。”话虽然讲得一本正经,但是眉眼仍是弯的,唇角抖动不已,显然是在拼命忍笑。
韩旷深呼吸几次,忽然逼近宁舒:“给我……给我……给我改一个!”
宁舒笑嘻嘻道:“这里什么都没有,我也没办法……再说,我等下还要见个人。到时候你可不许出声。”说着从韩旷身侧灵活地钻了出去,摘下墙上的琵琶拨弄了几下。
韩旷还要再说什么,忽然听见外面有人敲门:“公子?”
宁舒向韩旷做了个“别说话”的口型,方朗声道:“进来吧。”
来人是个艳妆的女子,向着宁舒仪态万方地行了一礼:“公子请随我来……”抬头瞥见韩旷,惊了一跳,犹疑道:“这位是?”
宁舒神色坦然:“这是园中新来的教习婆婆。”
那女子忙向韩旷行礼:“婆婆这边请。”
韩旷仿佛被什么噎住了,只得狠狠瞪了宁舒一眼。然而此时不便拆穿,于是忍气吞声地跟在宁舒后头。谁想行到半路,一个小丫头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不好了不好了,谭娘子的嗓子不出声了!”
那女子脸色一变:“怎么回事?”
小丫头急得满头大汗:“染了风寒,今日一早就不大好。方才试着开口,竟哑了……下头都是来看她的,这可怎么是好……”
宁舒知道这谭姓的歌女是兰桂坊的招牌之一。误场事小,堕了兰桂坊的名声是大。他本意是带韩旷过来瞧热闹,不过眼看着出了事,总是不能不管的。于是开腔道:“你先别慌,我有个法子。”
说是法子,不过还是离不开易容的老本行。韩旷站在一堆慌里慌张的艺人边上,眼瞧着宁舒走进屏风后头,转身出来的却是另一个谭娘子了。
只是病榻上的那个谭娘子身虚气短,嗓音嘶哑。屏风前的这一个却色如春花,语声婉转。宁舒手执朱红牙板,开口唱道:“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与那谭娘子所唱虽有些细微不同,但若非耳力极佳之人,想来也是分辨不出的。
众人听闻歌声,皆是松了口气。
宁舒容色端庄,将那绛色的大袖衫敛了,随着乐人们往外去了。路过韩旷时,轻声道:“不要乱走,我去去便回。”言罢拢了拢鬓发,长裙曳地,翩然而去。
第27章 下
本是来听曲看舞的,结果自家倒成了上台的那个。宁舒捡谭娘子常歌的几曲唱了,算是将这个场面应付了过去。台下有耳明之人,听出些许不同,不禁疑虑道:“谭娘子的嗓音,今日似乎不似平日清润……这歌的也都是往日之曲,少了些新意。”
宁舒听了,拨弄了几下牙板,嫣然道:“却不知这位客人想听些什么新曲。”
那人见他回应,更来了劲头:“朱红柳绿的听得久了,如今想听些豪放之曲。”
宁舒笑道:“奴家身在兰桂坊,金戈铁马的曲子恐怕唱不来……”他沉吟片刻,抿了抿唇:“倒有一支古曲,可当一歌。”说罢,深吸一口气,开腔唱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一歌情真意切,热烈奔放。及至最后,大有穿云裂石之意。歌声终了,梁上似乎仍有余音不息。
宁舒唱过之后,在台上静立半晌。待听得下头的叫好声,才仿佛回过神来,深施一礼,匆匆下了台。
他低头走路,不留神撞上了一个人。抬起头来,才发现韩旷正站在自己跟前。宁舒从恍惚里清醒,埋怨道:“做什么站在这里,那么大一只,扮钟馗么?”
韩旷皱了皱眉:“你……你眼睛……怎么……怎么红了?”
宁舒一梗:“……我并不是谭娘子,唱这种曲,当然要吃力些。”说着瞥了韩旷一眼:“你等等我,我去将这身换了。”哪知到了更衣之处,见满屋子乱糟糟的,俱是女子。他虽没什么羞耻之心,礼教倒还是懂的,只觉此时一个男子进去换装十分不妥。于是踌躇片刻,只得又转回韩旷身边去。
韩旷不明所以道:“怎的回来了?”
宁舒叹气:“不大方便。”
他两个兜兜转转,在一处僻静角落坐了。台上轻歌曼舞,间或还演些胡人的把戏。宁舒见韩旷茫然,不时低声同他解释一二。林林总总说了半天,却见那人并不怎么往台上瞧,倒是时不时转过头来,看向自己。宁舒不明所以:“怎么?演得不好看么?”
韩旷摇头,目光转向台上,神色间却有些意兴阑珊。
宁舒想了想:“你不喜这些,我们不妨等下去虎丘瞧瞧灯船。”
韩旷突然道:“我记得华山……是个讲究清修的门派。”
宁舒点头:“不错。不过我自小在这种地方玩闹惯了……我娘原是教坊司的歌伎,我七岁的时候她得痨病去了。恰好那时门中的长老找来,我便随着他们上了华山……”见韩旷困惑,微笑道:“她是家中犯事入的教坊司。我随她,自然打出生起就身在贱籍。”他想了想:“我那个便宜爹是华山弟子,听说当年同我娘也是海誓山盟的。不过后来他有了旁人,就把我娘忘了……嗯,再后来,他稀里糊涂地要死了,临死不知怎么晓得了自己还有个便宜儿子,便求门里的长辈看顾。”宁舒摸了摸鼻子:“我在门中过得其实不错,只是运气不算太好。十七岁那年意外离开华山,才知道自己除了便宜爹,原来还有个大魔头姨母……”他叹了口气:“我娘的聪明都用在了风花雪月上,姨母同她相比,心思却要深得多了。”
韩旷待要说什么,宁舒却冲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二人在一片鼓乐丝竹声中,听见了“孟连山”的名字。
中秋快乐。
第28章
宁舒循声望去,见那几人衣饰打扮,乃是几个不同门派的弟子凑在一处。想是办事之余,来兰桂坊消遣的。只是这消遣也不见得尽兴。凑在一处,总是要想办法显出自己比旁人见识多些。
却听其中一人道:“……那张蔚在孟掌门手下,竟然走得过十招……松溪虽然是个小门派,有弟子如此,也是一件得意之事了。”
另一人不以为然道:“孟连山身为前辈宗师,对小辈自然是点到即止。你瞧他后来招式一变,只一刀就将张蔚击下台去。“
有一老成者摇头道:”张蔚这亏吃得不冤。你可知孟连山那一招,并不是君山本门的武功。那一刀有白虹贯日之气,倒与昔年武林中传说的归阳刀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旁人不免嗤笑:“归阳刀法当年在武林中昙花一现,被传得神乎其神。可说到底,那刀法早已失传数十年。便是往上再数两三辈,也没有几个人见过。你又是怎么认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