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璟道:“聚景苑之事,朕知道该怎么做了。诚如朱军使所言,此事与行刺无关,更没有所谓的劫持太子....
呵呵,朱军使少年得志,名士风流,些许冲动之处,无伤大雅,朕就不予追究了。”
“陛下圣明!有陛下如此仁善睿智之君,真乃江南百姓之福!”朱秀适时地送上一记马屁。
李璟乐呵呵地道:“朕倒是好奇,老太傅家的千金是何等绝色佳人,竟然惹得朱军使这样的俊杰也念念不忘。”
朱秀感慨道:“正如李太白所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周娘子之美貌,乃自然而生,钟灵毓秀,国色无双!”
“呵呵,看来朱军使心中早已情根深种了....”李璟捋捋须,神情暧昧,没有半点嘲笑之意,倒像个宽厚的长辈。
“让陛下见笑了,惭愧惭愧~”朱秀拱拱手。
他这副痴情郎的样子,让李璟觉得弄不好这小子闯聚景苑,真的不是为了刺杀太子,只是去抢美人。
反正虚虚实实,究竟目的为何,李璟不打算深究,个中原因只有朱秀自己知道。
“周主派遣使臣,即将抵达江宁,你可知道?”李璟问。
朱秀笑道:“听安定郡王提过。”
李璟又问:“依你之见,周主使臣前来,所为何事?”
朱秀想了想:“只因江宁之事传入开封,我主担心陛下生疑,特地遣人来拜见陛下,解释此事。”
“哦?你觉得周主是否有意对淮南用兵?”李璟紧盯着他,追问道。
朱秀暗笑,难怪李璟这般紧张,他是担心周军借口进犯淮南。
看来李重进那厮写信给陈觉,一番臭骂又威胁之下,搞得唐国朝廷人心惶惶,认为周军有可能趁着唐军进取荆襄的机会出兵淮南。
这条计策还是朱秀临走时给李重进留下的,让他一旦接到江宁有变的消息,就照此执行。
目前看来,李璟确实被吓住了。
整个唐国上下,还没做好和大周爆发战争的准备。
第395章 文才深得朕意
历史上真正的淮南战役爆发在显德年间,距今还有数年之久。
作为和郭威、魏仁浦、范质等人讨论过大周发展路径的人,朱秀当然知道大周对于收复淮南失地势在必得。
不过计划归计划,短期之内不可能实现。
郭威的战略目标很清晰,要用三至五年时间休兵养民,最起码不能有大的战事爆发。
镇淮军的组建只是未雨绸缪,特别是水师部分,要形成战力还需要数年时间操练。
中原自唐末以来积弊太多,百姓赋税沉重,朝廷财政吃紧,郭威对此很清楚,当下的首要任务是改革国内弊政,恢复农业生产,繁荣国内贸易往来。
四个字总结,搞钱,囤粮!
等到三五年后,政权稳固,民生得到恢复,郭威才会开始对外用兵。
这些大周内政方略朱秀当然不会透露给李璟,稍作斟酌后说道:“回禀陛下,我主向来重视和江南的沟通往来,还下旨开放边境贸易,鼓励两国商贾互通有无。
依外臣之见,我主并无对淮南用兵的意图,最起码短期内不会有!
我大周上下都明白一个道理,南北之争,不管胜负如何,终究是我汉人内部矛盾。
而契丹人,才是我华夏子民共同的大敌!
若是不能收复幽燕,御敌于长城之外,九州天下终究不得安宁!”
李璟有些高兴,更多的却是狐疑:“周主当真这么说过?”
朱秀严肃道:“外臣岂敢欺瞒陛下?我主在开封万岁殿上,当着满朝文武金口说过,大周最大的敌人,永远是契丹胡虏!
大周的目标,就是要把契丹人赶回白山黑水之间,重建松漠都督府,对契丹人施行羁縻之策!”
“壮哉!大周皇帝气概非凡啊!~”李璟钦佩地赞叹一声。
“可朕还是担心,万一两国有朝一日不幸爆发战事,以至于给了契丹人可趁之机,不管是大周还是大唐,终究都是我汉人百姓,河北中原再度面临契丹铁骑摧残,想来大周皇帝和朕都会于心不忍啊~”
李璟话锋一转,又忧心忡忡地叹气。
朱秀看着他:“依照陛下之意,两国应该怎么做?”
李璟笑道:“朕愿效仿昔日秦昭襄王和赵王渑池会盟,两国休兵止戈,共结盟好,就以淮水为界,相约永不侵犯,唐周两国结成兄弟之邦!”
朱秀睁大眼,差点忍不住喷出一句“你特么在想屁吃”!
李璟这白胖子小算盘拨得啪啪响,还想搞划江而治那一套!
自始皇帝扫灭诸侯一统神州以来,历代帝王莫不是以统一九州为目标,以分裂割据为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