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唔...”朱秀没有立即回话,陷入沉思。
宋参扔下碗,状若疯魔般冲到朱秀面前,抓住他的胳膊,急的语无伦次:“莫非你也精通医术?尊师四有...四有先生,乃一代名士,他...他知道这是何病?能否治好?”
朱秀忙安抚道:“宋先生稍安勿躁!在下不懂医术,恩师也不擅长此道。只是知道几个偏方,说不定对老夫人的病症有效果....”
宋参瞪着一双泛红的眼睛,怔怔了看着他,噗通一声跪下:“若朱少郎能治好家母,或者...或者让她减轻病痛,宋某愿做牛做马,任听驱使!”
“宋先生言重了,快快请起!”
朱秀赶紧将他扶起,“我记得恩师曾介绍过几种疑难杂症,看症状,与老夫人的有些相似。但终究没有验证过,我也不敢肯定能否见效,且容我回去想想,准备一番。”
宋参哽咽着点头,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老母病重,时时忍受折磨,但凡有丁点希望,他都愿意尝试。
昏昏沉沉的宋母再度痛苦地浑身发颤,宋参急忙回身照拂。
朱秀又待了会,叹口气悄然离去。
第86章 大家都穷啊
节度府。
朱秀坐在院子里,手拿一把蒲扇,面前放一只炉子,炉子上架着砂锅,锅里的水早已沸腾。
朱秀往锅里添些凉水,继续任其烧煮,轻轻摇动蒲扇,思绪回到了宋参那卧病在床的老母身上。
回来后朱秀寻思许久,结合宋母发病之初的症状,和目前的病症来看,她很有可能得的是坏血病。
坏血病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也不曾大规模爆发过。
西方历史上关于坏血病的记载,也多是在大航海时期,因为长时间的远洋航行,缺乏新鲜蔬果补给而短暂集中爆发。
在历史上,中国人比西方人的饮食结构更加均衡些,还有饮茶的习惯,维生素族群的摄入是比较充足的,按道理不太容易患上坏血病。
但凡事都有例外,宋母或许因为体质原因,加上过去那些年,家境苦寒,跟随宋参东奔西跑,躲避战乱,饮食上太过单调,终究是拖累了身子,导致患病。
发展到现在,宋母身上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只怕时日无多。
按照朱秀的推测,假如坏血病是宋母发病的根本,那么只有在将坏血病治愈的情况下,其余病症才有可能治好。
可惜耽误时间太久,宋母身体底子熬坏了,就算朱秀找准病根,也没有把握根治。
马三和史灵雁进到院中,马三拎一瓶黄酒,端一碗糖浆,史灵雁拎个小布兜,兜里有些山楂和黑豆。
朱秀检查无误后,将山楂、黑豆用水洗净,各取四两放入砂锅,再将糖浆倒入,盖上盖子,用力扇风加大火力。
“小官人我来~”马三想要接手。
朱秀推开他:“你先仔细看我做一遍,记在心里。”
马三以为朱秀又在传授他什么新技法,急忙眼睛不眨地盯着看。
砂锅烧开再添水,一共添四道,将四碗水烧至快干时,加四两黄酒,煮开放至温凉一次内服。
“朱秀你又做什么好吃的?”史灵雁眨巴圆眼,小舌头舔舔嘴唇,满脸期待。
朱秀摇晃蒲扇,瞥她一眼:“这是治病的药,你也想吃?”
“朱秀你又骗我!哪有人煮药放糖浆的?闻着还挺香!”史灵雁说话声清脆如莺,用力吸吸鼻头,脸蛋娇憨。
“嘁~少见多怪~”朱秀摩挲下巴,眼睛不老实地在小姑娘身上转悠。
“这副药喝下肚可不得了!能长出大胡子,就像你爹那样!胸脯会变平,就像我这样。脸会压扁,就像马三,头会变秃,就像关铁石!”
朱秀翘着腿,看着睁大圆眼惊恐不已的小姑娘,慢悠悠地道:“怎么样,你想喝吗?”
史灵雁慌忙摆动小手:“我才不要喝!分明是毒药嘛!”
马三笑呵呵道:“小官人是在逗弄您呐~”
朱秀没好气地瞪他一眼。
“对了雁儿,我记得你在地窖里藏了不少橘子、菜菔、大枣、石榴、苋菜什么的,可还有?”
“你想干嘛?”史灵雁后退一步,警惕地瞪着他。
朱秀将蒲扇递给马三,起身搓搓手谄笑道:“好雁儿,江湖救急,匀出些给我可好?”
史灵雁想都没想,用力摇晃脑袋,两条羊角小辫甩动:“不好!那些可都是我攒着,要吃到夏天呢!”
“是这样的....”朱秀揽着小姑娘的肩头,长长叹息一声,“说起来,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宋参宋判官你知道吧?那可是我们彰义镇的大孝子啊....” ', ' ')